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弗洛伊德之后,诸多理论建构和批判奠基在父亲欲望理论的偏见之上,国内相关论著偏于复制而较少创建。在此理论前提之下,从弗洛伊德、克里斯蒂瓦欲望论语出发,追踪父亲极度欲望的丰富内涵:死亡和乱伦、模仿和返回等。这种超若建构将为国内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理论的深入消化和发展提供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2.
在对《哈姆莱特》所作的各种解释中,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解释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这种解释的支点是将哈姆莱特之谜纳入俄狄浦斯情结的结构之中。但是,拉康作为精神分析的革命者,却从自己的理论逻辑出发,得出了与弗洛伊德完全不同的结论。他们之间的根本差异在于:在弗洛伊德那里,这出悲剧的关键是哈姆莱特对母亲的欲望;而在拉康这里,关键是哈姆莱特母亲的欲望,菲勒斯被拉康用来表示母亲欲望的能指。  相似文献   

3.
潜意识理论不仅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哲学的基础和核心,而且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哲学人学思想的理论基石,潜意识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这种本能所产生的欲望,是个体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的东西。弗洛伊德对潜意识进行考察与探索,得知人的本质主要是无意识的和非理性的潜意识。文章着重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分析:即潜意识与人的精神的关系、潜意识与人的行为的联系、潜意识与性欲人的关联、潜意识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对其潜意识理论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从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到德勒兹-加塔里发展的精神分裂症分析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精神分析与精神分裂症分析二者之间是一种断裂关系,然而正是断裂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连接体。精神分析和精神分裂症分析对于欲望的解读差异,带来了人们对于生产性欲望的不同解读。  相似文献   

5.
拉康的主体三层结构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拉康的思想中,关于欲望的概念处于其理论的核心。拉康认为,欲望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类存在的中心,也是精神分析学关注的焦点。主体是欲望的载体,欲望是主体的成因。拉康的三层结构说彻底修正和重构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相似文献   

6.
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并不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简单继承或局部修正,而是基于继承的全面颠覆。拉康以哲学加语言学的方式改写了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些主要概念,如无意识、自我、欲望以及主体等,从而在真正的意义上完成了弗氏未竟的关于人类主体问题的哥白尼式革命。同时,拉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更广及人文、社会以及文学批评领域,对当代许多重要理论的形成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因而成为了后现代主义的先声。  相似文献   

7.
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主要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其作品与弗氏的人格结构学说互相印证,施蛰存站在人的本我欲望这一独特视角,尤其是从上海都市语境出发,表达了对现代都市人自我的探寻,折射出都市人复杂的人性.  相似文献   

8.
麦尔维尔小说《白鲸》中人物意识和无意识的多层次描写使得他的小说在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的刻画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对人的心理的研究与弗洛伊德有许多相合之处,因此,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可以更立体地把握麦尔维尔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9.
奥尼尔与弗洛伊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金·奥尼尔(EugeneO'Neil)的戏剧创作深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然而他本人对此则讳莫如深,尤其不喜欢人们将自己与精神分析运动的鼻祖弗洛伊德相提并论。而众多的奥尼尔研究者们似乎也不愿详论他与弗洛伊德的关系。该文则以此关系为题,深入考察精神分析尤其是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理论对奥尼尔戏剧创作的巨大影响,既有助于展现两位大师在探索人类精神世界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共通性,亦有助于我们多角度地认识和研究奥尼尔及其创作  相似文献   

10.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当代西方理论界争议较大的学说之一。争议的主要分歧在于精神分析学说的臆测性和科学性。作者认为精神分析学说的科学性和弗洛伊德积累材料、解释材料的方式有关,深入分析弗洛伊德积累材料、解释材料的方式有助于科学地评价精神分析学说。因此,本文试图论述弗洛伊德解释癔病、梦与日常生活失误行为、文学艺术的三种不同方式,从而对精神分析学说这三个领域的内容的科学性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之所以对张爱玲的创作产生影响,主要原因是与张爱玲的期待视野相契舍,这种契合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张爱玲早年生活体验不啻为一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典型案例;其次,张爱玲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接受是受时代思潮的影响;第三,张爱玲对精神分析学说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人人都有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梦是人在睡眠状态下,一种漫无目的、不由自主的奇异想象,是一种精神的漫游。奥地利精神分析心理学派鼻祖弗洛伊德解释梦是“性的本能欲望的象征性的满足”。科学家认为,由于大脑细胞的积极活动,而使人进入梦境,没有这个梦境,脑细胞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就不能进行,所以,做梦是人的生命所必需的。它与生命攸关,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意识哲学认为"自我"作为主体是理性的,而且能够在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展开自己的意义,然而这仅仅是从有限的思路来讨论问题,忽视了主体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的结构性作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让"自我"的非理性层面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释,与之相关的"无意识"和欲望也都与构建人格的"力比多"有关。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结合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和"欲望"的观点予以重新解释,颠覆了传统的主体"自我"的形象,否定"自我"的建构性与合法性,用一种反讽的方式揭示出一个"异化"的"自我"能指概念,这样的"自我"不仅始终无法满足其对象的欲望,同时也是属于一种语言和文化结构性的无意识的自欺,是一个空洞的幻象。"自我"的本质被潜在地证明为一种不可能。  相似文献   

14.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基础理论本能性思想述评张丽锦(宁夏大学基础部讲师,宁夏银川,750021)如今谈弗洛伊德已不具有什么新意了,不论提及精神分析的哪个部分,不论对弗洛伊德进行褒或贬的评价,都不带有什么开创性或挑战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精神分析已失去了应有的价...  相似文献   

15.
荣格在心理学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笔者通过对他的分析心理学进行深刻分析之后认为,荣格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运动的叛逆者,他的心理学体系也不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挑战;荣格分析心理学是荣格在坚持弗洛伊德主义的根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改造和发展,这一理论对以后心理科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我”与“超我”的矛盾是人类心灵之中的普遍矛盾,弗洛伊德关于性心理的学说揭示了这一人心世界的奥秘,它成为中国现代小说性爱叙述所反复表现的主题。弗洛伊德对精神心理的研究,为文学打开了一扇深入作家灵魂和人物形象心理世界的窗子,当代女性小说的私化和细化倾向也是与精神分析学对性心理的深入研究分不开的。从它对文学的阐释力来看,精神分析学依然称得上是20世纪伟大的理论发现。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析是西方心理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它的理论给心理学以巨大冲击。从弗洛伊德始 创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发展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其间,由于弗洛伊德的理论追随者不断努力的研究,争鸣与 拓展,促使精神分析理论一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精神分析至今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有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谁也无法否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强调无意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并把人的精神变态、失误(口误、笔误等)、梦等等心理现象乃至人类社会诸如文化、艺术、科学、宗教活动的根源归之于性欲。它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是显而易见的。鲁迅究竟从这种学说受到什么影响?他的态度又是怎样?这些问题在过去鲁迅研究中大多采取规避的办法。近几年来,在正确的政治路线引导下,学术领域逐步摒弃了“左”的观念,对鲁迅与弗洛伊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是一个言必称"性"的心理学家,这位著名的奥地利精神病医师以惊世骇俗的"泛性论"奠定了精神分析学派的基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自有其合理可取的成分,  相似文献   

20.
根据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并结合艾米莉.迪金森自身的心理状态解码其诗作"I started Early—Took myDog—"的象征意义,探讨诗中展现的爱情与死亡在作者虐恋心理状态下的统一;利用拉康关于欲望即他者欲望的理论,分析了诗中展现的欲望观,并指出这种欲望观根源于19世纪上半叶美国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与压迫。这是笔者尝试用精神分析学批评(psychoanalytic criticism)理论对艾米莉.迪金森诗作"I started Early—Took my Dog—"进行的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