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苏联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刻已问世。这部著作概括了近年来苏联社会学家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方面的成果,分析了社会学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些综合性问题。这些问题,对于苏联社会学的发展以及提高它在共产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总地说来,作者是把社会学学科的历史和现状同解决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出现的理论和社会实践问题结合起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社会哲学中,各种经验主义思潮占有特别显著的位置。所有经验主义者共有的一个基本信念,大体上可以这样表述:只用纯粹的思考而没有经验的检验(借助于观察),要说明现实世界的性质及其法则是不可能的。经验主义方法,毫不夸张地说,是社会学得以存在的支持力量。翻开任何一本教科书,便可看到,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大都是作为唯一的方法被详细介绍的。其中一本教科书这样写道:“社会学最终摆脱思辨哲学的影响,发展成为一门实证的社会科学,是通过把经验研究作为自己认识社会现象和过程的基本手段并把它同理论建设密切结合起来而实现的。重视经验研究,是社会学突出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肖灼基同志著的《马克思青年时代》(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第一部由中国人写的马克思传记著作,也是一本1848—1849年以前的马克思思想发展史。它阐述了马克思青年时期的革命实践活动和思想发展,并把马克思的革命实践和理论著作密切结合起来,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书中对一些问题作了新的探讨,立意新颖,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文字精练,有一定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作者注意把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和理论创造结合起来。本书第三章分析马克思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转变时,强调参加工人运动,直接与工人结合的作用。作者指出,马克思在1843年到巴黎后不  相似文献   

4.
我们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新中国这块土地上研究社会学的,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上决不能跟着外国走,一定要洋为中用。但是,究竟怎样洋为中用,才不致于使我们的社会学研究走弯路,我看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解决。中国的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新中国的社会学也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现实实际结合的产物。乔木同志于1979年3月代表党中央提出要把社会学的研究恢复起来。他说,否认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并且用一种非常粗暴的方法来禁止这门科学在中国存在、发展、传授,是完全错误的。他还说,认为因为有了历史唯物主义就不需要有关社会科学的研究,完全不能这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学的研究中,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该文将这对关系看作是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的内容之一,并归之为手段方法论。对此,该文首先从社会学的发展及其与哲学的关系以及学科方法论的特点,论证了这对关系作为手段方法论的必然性。其次,提出了手段方法论的逻辑关系,包括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一致性原理、经验研究过渡到理论研究的中间环节、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简单性原则等。再次,分析了手段方法论的实践内容。该文认为,作为社会学的手段方法论,必须同它的总体方法论、目的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方法论的体系。  相似文献   

6.
周普杰 《学术交流》2005,(12):35-37
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大法宝和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新世纪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是对毛泽东、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把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政治文明有机结合起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入新的内容,开辟新的境界。统一战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肩负更加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大胆的理论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二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始终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四是始终围绕着实现中国现代化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8.
这部专著分析和阐述最近20年来家庭社会学范畴内的理论和方法,属于使积累起来的国际学术经验联成整体的、有价值的概括性著作之列。作者评述了社会学的这个方面,虽然这方面经历了“幼年时期”,但还没有研制出一个统一的、可以通用的概念和指标体系。对情况的批判分析是在详细研究著名专家(T.帕森斯、V.古德、E.巴杰斯、H.洛克)和不大著名的专家(例如V.托马恩论选择配偶和组成家庭过程中兄弟姐妹之间血统关系的意义的著作)约400篇著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撰写这类概括性著作的主要困难在很大程度上与各种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符号相互作  相似文献   

9.
肖瑛  曾炜 《社会》2007,27(2):1-1
概而言之,2004年到2006年的中国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主要是理论——研究取得了如下一些成果:(1)2004年,《国外社会学》成功改版为《社会理论》,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中国大陆惟一刊发国内外社会学理论研究成果的专业刊物;2006年,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学理论专业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国社会学理论的学科制度建设迈出了可喜步伐。(2)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了中国两岸三地在社会学理论研究方面卓有成效的学者的理论研究文集(苏国勋,2005;阮新邦,2005;黄瑞祺,2005;谢立中,2006;叶启政,2006;郑杭生,2006),同济大学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集中推出高宣扬教授几十年的社会理论研究成果系列,这对于检阅我国近数十年的社会学理论研究成果、回顾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历程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3)国外社会学理论著作的翻译和介绍蔚为大观,大批国外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被推介到汉语学界,特别是M.韦伯和涂尔干著作的系统译介,对国内社会学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助推作用。(4)回返古典主义、重建社会学的学术传统的倡议得到积极回响,相关研究成果斐然。(5)一些新的议题不断进入国内学者的眼界,特别是关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思考的视野不断得到拓展。(6)努力走出西方社会学思维模式,以中国经验和本土传统来反思并批判西方社会学的基本范式,重建中国社会学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绩。  相似文献   

10.
费孝通 《社会》2005,(1):3-6
上海人民出版社在2002年推出了中国乡村考察报告的首本著作 《乡镇社区的当代变迁--苏南七都》(刘豪兴等著),引起了社会的关 注,认为中国乡村考察报告是一个好的主题,进而计划组织出版"中国 乡村考察报告"丛书。这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社会学等学科发展的需 要,是一件好事,我积极支持和参与。 我坚持把认识中国社会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方向和动力,但从哪  相似文献   

11.
军事成为社会学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对象始于本世纪,确切地讲,是本世纪40年代。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形势(许多国家和部分社会生活的军国主义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紧张的国际形势、由于军事技术及工艺的发展和完善而导致的军事超越民事的状况,在60、70年代促使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社会学学科——军事社会学。社会学把军事作为专门学科研究,不仅有助于对军事的科学解释(从过去社会学著作把战争和军事看成是投机行为转为具体的经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2.
海勒所描述的第二个阶段集中在一种转变,即从有关个人问题的研究转向对加拿大社会学的研究(既是内容上又是观点上)。七十年代中后期,美国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受到猛烈抨击,社会学刊物上的许多文章强调了独特的加拿大社会学的重要性。研究工作应当将独特的加拿大理论取向与加拿大自身的材料结合起来。利用美国理论的加拿大的社会学,对于进一步发展加拿大社会学并无益处。加拿  相似文献   

13.
我觉得,将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胡绳同志一生研究和写作的一大特色。《胡绳全书》中的《时事政治评论》、《政论》、《思想文化评论》、《论学》等栏目的文章,都是直接针对现实而发。《史事评论》和历史卷的几本历史专著的内容,也与现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些都是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取得的科学成果。《胡绳全书》哲学卷中几本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4.
李三虎 《创新》2016,(6):29-42
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技术范式理论,限于学科和部门描述微观的技术进化过程,缺乏对技术的总体性反思。从哲学世界观来看,可以在总体上分别从机械论世界观和有机论世界观,辨识出技术的机械范式和有机范式。在技术哲学中,不少哲学家以不同的理论和概念,把技术的机械范式反思成为单向度的、不可持续性的决定论。重估机械范式下的现实技术发展情形,着眼于美好生活追求和可持续发展背景,文章倡议构建技术的有机范式,以有机体的象征性和意向性重塑技术本身,确立有机化的技术概念,使技术取得与自然和人性一致的广泛文化意义或价值内涵,促进技术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元理论(Sociological metatheory)是一门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属于元社会学(Metasociology)的一个组成部分。“元社会学”的概念是由弗菲(PaulFurtey)教授于1953年在他的《社会学的范围和方法——元社会学专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弗菲教授把元社会学定义为“一门研究社会学方法论原则的分支学科”。元社会学和一般社会学的主要区别在于:一般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界,而元社会学则把社会学本身作为其研究对象。元社会学的研究涉及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社会学元理论即元社会学中研究社会学理论的那个分支。社会学元理论研究社会学理论的产生、途径和过程,研究社会学理论与社会,社会学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5,(12):153-156
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产物,哲学理应面向现实、反映现实。回顾我国唯物史观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自觉的体系建构,意识到现代问题意识的转变,但对于问题意识的过度强调,也带来了诸如缺乏历史性、历史感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做到方法论上的自觉,即把唯物史观的体系意识与问题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表现为:现代性与历史性的结合、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把唯物史观看作一个"艺术整体"等。  相似文献   

17.
一、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研究前沿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是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基础。中国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建构,目前还处于翻译引进与研究并重的阶段。近几年来,欧美社会学领域的大量经典著作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系统科学方法向现代科学知识诸领域的渗透,这种方法当然不会置伦理学于不顾。系统科学方法的独特功能在于,借助它可以对至今无法列入逻辑范围的大量经验材料加以整理和分类。根据我们的看法,如果把系统科学的原理同人文思维方式的标准与规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会有可能促使人们发现伦理学研究的新层次。近年来某些把道德问题作为系统来研究的尝试就是这方面的说明。不过,人们至今尚未把道德作为某种完整的调节系统加以研究,尚未揭示出发生在各个层次中的道德过程是怎样同个人自身及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伦理学的迫切任务应当是对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起作用的道德,即“活动中的道德”加以研究。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将根据对道德过程的结构与功能的多视角的系统分析,并吸收文化学、社会学、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试图填补一下这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19.
刘平 《社会》2006,26(6):7-7
2006 年8 月在沈阳召开的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暨系主任联度会议上,笔者参加了关于社会学教学与社会学研究中国化问题的专题研讨,深受启发。会后把当时自己的发言作一整理,尽管很不成熟,但还是想在这里与大家进一步交流,以期得到指正。笔者以为,社会学研究的中国化,在总体上涉及到社会学与当下中国社会的关系,在具体分析时又会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从社会学重建以来,已有多次社会学研究的中国化问题的讨论,随着社会学的普及和研究的深入,现在这种讨论已不仅仅限于一种西方的学术如何适应中国社会的问题,而是反映了这种西方的学术在中国现实需要的压迫下,如何对中国社会进程进行积极的社会学干预。  相似文献   

20.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伏虎 《探求》2002,19(4):11-14
坚持党的先进性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两者不可分割。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们党的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现实要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疑虑,把“新生的进步的社会阶层”扩大到党的群众基础中来。同时,要充分发挥“党的大熔炉”的净化作用、推进作用和凝聚作用,这是坚持党的先进性与群众性内在结合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