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农民待遇与制度道德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民待遇问题"根本上说是个制度问题和道德问题。在传统的社会等级制度下,中国农民的社会等级地位和城乡二元社会制度是导致"农民国民待遇得不到保证"的根本原因;要解决"农民待遇问题"的道德尴尬就必须建立起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道德制度,即在划定社会成员权利与义务的利益结构上逐步走向合理和公正,激活社会繁荣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使社会成员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获得充分的制度性保障,促使社会道德伦理关系格局趋向有序化和合理化。  相似文献   

2.
“引咎辞职制度”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其性质应当只能定位为一种面向后工业社会的道德制度,而这又更应当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之举.目前我国引咎辞职制度及其在生态行政中的实施表现在引咎辞职的动因、主体、内容、对象、程序、后果以及保障条件等多方面的界定与规定之中.引咎辞职制度的功能既包括引咎辞职行为的主要作用,也体现道德制度的特有功效,而这些作用与功效在生态行政领域又必然具有一些特殊内容和特殊意义.在生态行政中,引咎辞职制度创新方向也应当是面向后工业社会的道德制度,而构建作为道德制度的引咎辞职制度也必然需要具有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金陵瞭望》2011,(3):59-59
“十一五”期间,我市把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全面落实“五有”目标、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2008年6月20日.率先出台了《南京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宁政发[2008]113号),建立了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相结合的三方筹资机制,保费征收激励约束机制、养老待遇随农民人均纯收入调整的自然增长机制,待遇保险关系城乡统筹衔接机制,做到农民缴得起、待遇保得住、关系可衔接、制度全覆盖。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制度行为主体不是“经济阉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效用函数,有着自己的价值追求,必定会影响到政府制度和执行的道德合理性,这是关系到经济运行秩序是否道德公正的首要因素。政府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在一定的伦理原则支配下进行的,正确的制度伦理对经济运行秩序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政府制度德性可以提高制度进行的效率并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具有规范社会成员行为选择和维系社会秩序的本性、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秩序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制度伦理的研究视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度是一种定型化了的规范 ,强制性、规范性和客观性是制度的主要特征。制度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强有力的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和规范功能。个人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必须以现实社会中制度对各种利益关系的公正合理解决作为前提 ,必须得到现实社会生活的支持。制度伦理的首要意义应是社会制度体系建构的伦理合理性研究 ,为制度的制定、安排、实施提供必要的价值要求、道德依据和伦理资源 ,使社会制度获得坚实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文学制度的角度,对文学评奖这一范畴做出了一种历史性的研究。论文提出,文学评奖作为文学制度的一个面向,它本身也是社会现代化和文学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产物。一方面“制度”与“文学”的关系,以及“评奖”与“文学”的关系必然会投射于文学评奖之上。同时,作为具有某种独特性的文学评奖的出现是与社会现代化和文学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特定因素紧密相联,而这些特定因素在相当程度上界定了文学评奖。在这两个方面的制约下相应地形成了文学评奖及评奖策略上的某种特点。  相似文献   

7.
试论道德对社会信用制度的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的社会信用制度。本文认为 ,道德是从宏观上支撑社会中主要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以及由此联合成的统一的社会合作体系 ,从微观上着重支撑和调整社会经济环节中的行为规则体系。道德作为非正式制度 ,除了支撑社会关系制度、自然关系制度外 ,主要支撑的是社会经济信用制度 ,道德与经济信用是人类社会中的矛盾统一体和逻辑统一体。而道德对经济信用制度的支撑主要体现在把“道德资源”融入在经济活动中 ,并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征地行为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威胁到了“失地农民”的各种社会权利和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将土地征用问题置于国家、基层政府与农民的三维关系之中进行考察,并沿着土地制度、农民集体利益表达与维权运动、国家与农民的关系等三条路径对我国学术界关于土地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述。作者认为,在认识征地问题时,应当采用一种综合的观点,将以上三种视角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同时,还应当注意土地征用中的“程序”正义原则与补偿中的差别正义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土地征用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希望社会环境(包括他人的行为)是可被预期的.于是,制度被设计用以克制社会无秩序状态和社会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任何合理的制度都必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演进的。由于制度本身固有的特性使得其变迁的过程面临路径依赖和沉淀成本的现实问题.本文依据制度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有关理论工具.从制度本身的内涵出发,探索社会制度变迁的一般逻辑.最终将分析引向制度变迁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0.
道德制度建设引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德制度是指将人类社会道德生活中的部分人伦关系和道德活动方式明文化、正规化、异己化,把人们的道德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使道德具有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同等的效力和作用。这是历史经验的概括,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亦有理论上的依据。道德制度化必须辅之以制度道德化;同个体道德相比,制度的道德性对于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绝对的优先地位。道德制度建设的内容和范围将随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深化,道德制度建设重心在制度、关键在于制度体系的公正性和运行的合理性,道德制度的功能表现为制约与激励并重,仍须强调道德个体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1.
制度伦理是道德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社会生活的必然表现。制度伦理化是社会成员对于国家或政府的道德要求,伦理的制度化是国家对于社会成员个人的普遍要求,二者具有一致性。制度伦理的提出使道德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具有了可操作性和直接性、可预期性和确定性,丰富了伦理学研究的内容,推动了伦理学理论的发展。制度伦理不关心人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容易将道德工具化;制度伦理容易弱化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使道德面临着失去存在的合理性的危险;制度伦理排除了传统道德的影响,使道德失去了历史的根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需要利用传统的道德资源以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需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给人们以价值的引导,需要注重人的美德的培养以使社会的道德获得坚实的基础。因此,道德建设不应仅仅局限于制度伦理的层面,而应该是上述各个方面的有机构成。  相似文献   

12.
低保政策与其他社会政策被捆绑在一起形成了“福利叠加”。这种政策捆绑的“福利叠加”现象其成因表现在道德和技术两个层面:在道德层面,低保是一项伦理性制度,低保对象因其低保资格同时获得弱势群体的道德优势,进而获得其他社会政策例外对待的合法性;在技术层面,为了节省信息成本,政策制定者直接将低保作为享受其他社会政策的信息通道。“福利叠加”在实践中产生了意外后果,导致了政策目标的偏离和政策资源的损耗。为了理顺低保政策与其他社会政策之间的关系,应当取消对低保对象的差别化待遇,并加强专项救助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益、降低社会成员的生存风险,并让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社会制度,建立在正义理念的价值维度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改革,有助于维护社会公正与社会稳定,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正义作为制度设置及改革的最高价值,是调整和维护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依据,因而,必须把正义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 ,体现为制度的正义性、合理性、道德性与规范性、可操作性相协调统一的制度伦理 ,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基础和公共理性生长的基点 ,它对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秩序具有根本性的意义。由此决定了制度伦理在扭转“道德失范”、社会道德重建过程中是必须先行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5.
政治道德视阈下的政府公信力问题,是社会成员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情感道德评价及内心认同程度,源于政府行政理念及具体行政中蕴涵的情感道德和价值取向的反映。其政治道德实践意义体现在以公众评价为主要特性、社会成员情感认同为评判,既是构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社会治理结构的价值基础,也是维持"政府—公众道德关系"持续性的重要联结。在实现路径上,制度伦理的价值实现、主体的道德内化建构及道德情感融入的实效性,是建构和保障对政府信任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农民负担十分沉重,其主要原因是财政的不公平待遇。虽然经济体制改革前后农民交纳的形式不同,但其实质均体现为农民的财政不公平。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实施针对农民的公平财政改革。在现阶段,统一城乡税制的改革不能急于求成,可先行建立“社会补偿”制度与“逆向税制”政策。  相似文献   

17.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社会层面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二在国家层面形成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体系。目的是要形成一种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广泛的体制性力量,以确保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永续。然而,现实中“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正在并将继续遭遇人性违和、义利定位失当、价值取向混沌、他律与自律失衡等伦理困境,摆脱这种困境的根本途径是以道德自觉铸造制度之魂,以新的“生态社会人”人性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义利观,构建以人为本、人自和谐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和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8.
责任是现代社会成员对社会所负担的与自己的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和社会成员对自己实际所为的行为承担一定后果的义务。问责制度的建立就是要让为官者意识到自身角色的特殊性,达到警醒自己、规范自己行为的目的。推进问责制度是回应时代要求和保障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必然选择,关系到人民与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存续,问责制度应当成为改善和优化政府管理的杠杆、驱动器和制衡器。从“人民主权”的呼唤、公共政策制定执行中潜在的风险、责任政府的建立三个维度,读解问责制度构建的合理性基础;从规范权力授予机制、厘定官员问责标准、建立监督机制等方面构建问责制度,使之趋于完善,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善治体系。  相似文献   

19.
“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理应从历史的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来加以解读与阐释。基于历史纵向维度即人类社会治理模式历史演进中的制度形态视角,构建与善用道德制度也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而又先进的策略选择。目前,类似生态(环境)行政约谈制度、生态管理中的引咎辞职制度以及自责道歉制度、道德诚信制度等新型制度就本应属于道德制度的范畴。道德制度不同于西方新制度主义理论中的非正式制度,也不同于道德教育制度、道德教化制度、道德文化制度等。作为生态文明制度的道德制度必将逐渐由边缘地位转向中心地位,必将发挥越来越广泛和越来越重要的历史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论代际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义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自然要求。代际正义是制度伦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代际正义是当前一代与未来几代人的机会平等和待遇对等的原则,集中表现为资源的合理储存问题。黑格尔用世袭制的政治关系,分析了“长子继承制”的代际关系;罗尔斯则从连续世代的情感纽带论述了一定社会承续的代际正义;“可持续发展”着眼人类永续发展提出了代际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