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法制建设思想方法论初探杜耀富我们学习研究邓小平的法制思想,应致力于把握他指导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方法论原则,把握住邓小平的方法论原则即等于掌握了打开他法制建设思想宝库的可靠的钥匙。一、“实事求是”的唯物观邓小平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出发,在南巡谈话中提出了“不争论”的实践原则:“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该如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4页)不争论的实质就是看准了大胆去干,最终让实践来说明问题,反对那种只说不干的作风。科学地理解“不争论”这一实践原则,对于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提出一个重要原则,即在改革开放中“不搞争论”。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也曾多次提到“不争论”观点。我们学习邓小平这一思想,重温列宁的论述,就会发现,邓小平“不搞争论”的思想正是列宁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发展。学习和领会这一思想,对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在南巡重要谈话中,邓小平在谈到推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说,“对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不仅是经济特区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农村改革”,搞农村家庭联产承…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争论”思想,得到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工作者的一致拥护并已经成为我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自觉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和领导方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对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存在着抽象化、普遍化、绝对化的理解,认为“不争论”就是什么问题都不能争论,以至于涉及到政治  相似文献   

5.
李义凡教授主持的《邓小平方法论研究》认为,邓小平方法论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法的学说,是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和层次结构的科学体系。它包括一般方法论原则、具体方法论原则和具体方法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从抽象到具体依次展开,第一个层次的内容又具体体现在后两个层次的内容中。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不搞争论”思想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内容。对“不搞争论”思想的历史背景、内涵、方法、原则和现实指导意义作深入探析,以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一思想,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习马列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原则──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李树华,何丽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马列主义指导,要坚持马列主义,就必须学习马列主义。怎样才能学好马列主义?邓小平同志主张“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这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学习方向,而且也提出了...  相似文献   

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这在我们国内似乎是没有争论的。但是,对邓小平理论有一个理解问题。邓小平的同一个论断,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至于看来似乎自相矛盾的观点,论者各执一是,那就更不奇怪了。 “不争论”和“要辩论”是两个显然不同的观点。这两个观点邓小平都说过。他在1992年的南方讲话中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于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①邓小平的这个“不…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们党在意识形态方面、在思想理论战线上有过多次大的争论,这些争论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通过对建国以来历次争论的反思、总结,形成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争论”与“不争论”的辩证思想。一、通过“争论”,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0年前神州大地发生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大争论、大讨论,这就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和讨论。这场争论和讨论形成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在这场争论和讨论中,邓小平以无产阶级的革命胆略和求实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粉碎“四人邦”以后,我党在指导思想上面临的重大…  相似文献   

10.
论“试验”的哲学意义周正刚敢于探索,大胆试验,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一方法论原则哲学上具有深刻的意义,对此进行一番探讨和阐发,对开拓认识论研究的新视野,进一步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解放思想,无疑十分重要。一在哲...  相似文献   

11.
“不搞争论”是邓小平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初丽华邓小平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在其领导活动中,创造了精湛的领导艺术。认真学习和运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艺术,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邓小...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成绩时,总是将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中央集体领导,归功于人民,他说:“我个人做了一点事,但不能说都是我发明的,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但是在南巡谈话中,小平同志却十分肯定地表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可见他是十分看重这个问题的。因此,科学地认识和准确地执行小平同志这一创造性的提倡,是事关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不搞争论。是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1.中苏“不搞争论”六十年代前半期,中共和苏共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邓小平同志作为这一场争论举足轻重的当事人…  相似文献   

13.
论邓小平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周发源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各个方面,是形成这一理论的思想方法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比某些具体的结论更为...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研究社会主义的方法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研究社会主义的方法论特征:一,注重总结经验,是邓小平实践观的重要内容和方法论原则。他特别注重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失误中,从发生“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错误的“痛苦的经验中学习”。二,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邓小平研究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灵魂,因为它始终蕴涵着创新精神。邓小平就是一位最具创新精神的人。三,坚持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旗帜鲜明地把价值观和价值标准引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判断标准之中,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认识作出的最具时代特色的贡献。四,坚持历史观和实践观的统一,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的道理,因而才能够准确地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论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的方法论意义马永真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根本主题,邓小平同志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其中邓...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这个判断是科学的,因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给我们指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总体的方法论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靠什么?靠“本本”不行,本本上没有现成可用的答案,即使有现成的答案,有些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文选》三卷的出版,为我们的党和人民提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武器,作为十年(1982—1992)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总结,邓选三卷提出了许多需要我们认真领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概念,“不搞争论”即为其中之一。在学习研究邓小平思想的热潮中,邓选三卷中的新思想、新观点已有大量的文章阐释,然“不搞争论”这一被邓小平视为自己一大发明的新思想,至今却鲜有人论及。不少人——包括我们宣传、理论界的同志对邓小平的  相似文献   

18.
“两手抓、两点论”,是邓小平同志一贯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法制;两手抓,不能一手硬一手软。邓小平同志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情况,提过不同的“两手抓”的要求。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的论述,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他把“两手抓”看作是“两点论”,将其上升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并成功地运用于建…  相似文献   

19.
一、邓小平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其理解上的困惑我在一篇探讨邓小平创造性思维内在机制的文章中,曾这样说,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往往表现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论断,诸如,“一国两制”、建设经济特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中姓“资”姓“社”的问题、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等。同时。我又指出,“如上各个论断的相对独立只是外在形式,它们在创立的方法论上都是共同的,既解放思想,又实事求是。可以这样说,没有这一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就不可能有这些主要论断的创立。我们应当…  相似文献   

20.
(1)理论建设与现实生活迫切需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2)研究邓小平理论体系应首先在探讨和遵循邓小平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在认识和把握邓小平始终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在找准和透析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以切实做到理论研究中的“不抬高、不附加”、“不淹没、不贬低”、“不曲解,不篡改”,达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之目的。(3)根据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形成和扩展的历史轨迹及其丰富内涵、理论价值与实践效用等内容,按理论根源、理论原理、策略原理、方法原则、理论特色框架构建邓小平理论体系。(4)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从其理论的时间特性、空间特性与发育的成熟性等视角看,邓小平理论的真理性具有绝对性与相对性相统一之特点,其理论体系亦具有完备性与开放性相统一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