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7年,我国《节约能源法》(1997年)在颁布十年后进行了修订。面对日益紧张的能源形势,节约能源法法律条文的修订固然重要,关键还要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激励机理,通过制度的创新,形成以政府为推动、市场为导向的激励型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2.
无论诉诸于农民退社权的剥夺、公共食堂,还是从政府救济能力、城市偏向的供应制度,这些单个因素或视角的解释不能让人信服地理解大饥荒发生的真正机制与根源。将解释大饥荒的各种因素纳入到一个能够包容各种假说在内的系统的政治经济学模型,增加了一些被现有文献所忽视的因素如家庭储备与社区共济机制失灵等因素。对大饥荒研究存在的两个重要争论是可以得到消解的,显然,关于大饥荒发生的解释应该同时侧重于粮食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而关于Sen的粮食获取权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对非市场经济的大饥荒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3.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在制度设置上进一步完善了《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体现了实用和创新的鲜明特点。其创新集中表现在强化行政复议机构的建设,从组织上保证行政复议制度的有效运作;通过相关制度的健全和创新,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引入听证制度,健全行政复议的审查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常假设制度因素给定不变,并在这一假定下研究经济现象,分析经济行为,响应地得出一定的结论(某种均衡)。但这一假设削弱了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这也是传统经济学日益受到制度经济学挑战的重要原因。文章在对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中引入制度这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在对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有关概念明确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市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市场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和技术创新对市场制度创新的催化,阐述了实现这种互动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跃进”时期河南大饥荒的暴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是"大跃进"时期大饥荒的重灾区之一,浮肿病和饿死人的情况严重,其中"豫东事件"和"信阳事件"是典型代表。饥荒和饿死人的事情发生后,地方各级政府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救灾措施,但有些地方政府仍然继续"极左"做法,企图掩盖真相,压制打击反映灾情的干部群众,阻挠中央调查组的调查,导致饥荒蔓延,饿死人数不断增加。河南省饥荒和饿死人事件的彻底暴露及采取得力的救灾措施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在剖析我国原国有企业财务制度缺陷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我国原国有企业财务体制通过重构合理产权结构、确立新的财务目标、根据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金融市场等措施 ,实现企业财务制度创新 ,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高效、灵活、富有创造力的新型的财务制度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各国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无不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引发了产业革命,带来了工业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制度创新则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保证.政府在创新过程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制度创新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首要问题,也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问题.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先从理论上阐述了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后又对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创新对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作了实证分析,并把西部地区的现实情况同东部地区进行对比,从而论证了制度创新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其自身特点.提出了对西部大开发中制度演进和设计过程中的制度创新主体转换问题和制度创新成本的一些看法及西部大开发中的制度安排建议.  相似文献   

9.
家族式民营企业是世界范围内既古老而又普遍存在于当代的企业组织形态.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迈入了一个新阶段,家族式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改制问题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制度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视角,基于家族式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并不断发展壮大这一客观现实,通过探讨制度创新动力机制有助于家族式民营企业与时俱进、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回答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力所在。本文从动力形成、动力转换、动力贯彻和动力终止四个阶段阐述了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1.
1959—1961年中国发生了现代人类史上最为惨重的饥荒,导致了人口大量非正常死亡。本文对大饥荒成因、终结和分布差异原因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评述,指出现有研究的解释力度不足,存在诸多可疑之处。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能融合多个观点的解释性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央决策层、地方政府实施层和农民反馈层互动博弈圈,分析了信息流交换异常与否对饥荒蔓延、缓解和终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机制创新的各项主要内容,特别着重分析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阐明了这些创新活动对企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通过海尔集团的具体实例,认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创新主体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联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和中介机构组成,它们以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优势,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区域创新体系是创新主体良性互动,制度、政策与环境相互协调,各创新要素协同作用,开放配置资源的网络系统。我们深入探讨了创新主体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表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三者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合理分工,中介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桥梁、纽带及支撑作用,能有效地完成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吏治腐败与体制、机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吏治腐败是最大、最严重的腐败,是一切腐败的根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中国社会出现了以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为特征的吏治腐败现象,并且呈现出多案窝案化、公开半公开化、资金大额化、职务高级化等特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除了其他复杂的原因之外,现行政治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存在的缺陷和弊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现行政治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权力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仍然过分集中,且不受制约或很少受到有效制约;权力--责任--利益机制扭曲,权力利益巨大化和权力责任虚空化倾向严重;监督乏力,惩治被动,导致"腐败黑数"大量存在.要遏制和消除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吏治腐败现象,最重要的是要实现政治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从协作角度看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与管理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机构养老发展不足的现实背景下,以协作为基础的居家养老成为养老服务的战略发展方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要解决在服务整合、系统整合和系统发展上的协作需要,兼顾效率与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本文在对上海市实践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分析当前居家养老实践在不同协作层面上的发展,总结了构建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正在兴起并亟待进一步完善的公共管理创新,包括发展政府间的协作网络、建立合作服务提供体系,以及协同运用多种政策与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面对服务体制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必须恪守"政府主导、社会介入,市场决定、民办公助,资源协同、系统集成"的原则,促进公益性、准公益性与营利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协调发展,建立"政府+服务中心+专家+协会(+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实行农科教一体化、服务内容综合化、服务形式多元化、服务队伍人才化、服务技术网络化。实行双向互动服务,全面提高服务效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创新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浅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探索了目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创新的途径与对策,为相关部门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选人用人公信度是衡量干部选拔任用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重要尺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我们党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科学的用人原则落实好,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选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的关键在于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良好的机制是保证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根本所在;从当前情况看,最重要的是创新用人导向机制、民主推荐机制、考察机制和纠错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关于公共服务体制与机制及其创新问题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对国内外公共服务体制与机制及创新的研究进展作出评述。作者认为,从总体上看,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而且不同学者从不同领域、角度勾画出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与合作框架扩展的多种可能性图景。但是,目前国内的研究仍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如有关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基本概念不够清晰;学者们对新的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目标框架缺乏明确共识;理论层面的探讨多,结合具体案例的实证研究少,理论成果的政策指导意义不强;跨学科、多维视角的研究以及宏观上和整体上的系统性研究不足等。这些有待于学者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拓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