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基于多维贫困概念,采用效用分解模型,从社会效用的视角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总体绩效进行了评估;基于收入贫困概念,从普惠性"三农"政策和扶贫专项政策着手,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增收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反贫困总体绩效显著;普惠性的农业政策和扶贫专项政策对于减缓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收入贫困问题均具有显著效果,且普惠性的"三农"政策的减贫效果要优于专项扶贫政策的减贫效果。  相似文献   

2.
商业政策是调整各类经济主体交易性逐利行为的制度、管理措施,有别于我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公共经济政策。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归纳比较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三个问题:1)民族商业政策设计的实质是多目标规划,约束条件是制定政策时所要遵循的原则;2)少数民族商业政策设计过程是一系列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任何一项商业政策设计实质是政策要素集合的排列;3)少数民族政策具有点、线、面、体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面临的挑战及调整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新世纪初,新疆反贫困战略面临时间紧迫、最后攻坚、财政困难、脱贫与返贫等四个方面的严峻挑战。应对挑战的思路是:一是观念调整,二是机制调整,三是方式调整,四是指标调整。  相似文献   

4.
迅速有效地缓解和逐步消除广泛存在于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现象,是当前中国西北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极为紧迫、艰巨而又十分棘手的难题。就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来看,它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生态环境恶劣、民族文化差异大、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国家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对高原地区的农牧民进行生态移民、产业扶贫、旅游先导战略。  相似文献   

5.
藏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问题在我国藏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我国藏族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解决贫困问题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安定和平和长远发展,也由于我国藏族地区的特殊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解决贫困问题也面临诸多的制约因素和困难,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藏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现状及其成因、反贫困的实践工作和贫困治理模式创新路径进行探讨,从而为我国藏族地区贫困治理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思路和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计算机应用现状的分析,说明了目前该地区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恶劣状况,分析了造成该状况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都存在贫困问题。和贫困地区相比较 ,发达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其独有的特点 ;自然资源不足、土地的级差、人力资源和资金的不足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而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进行农田基本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异地移民开发、推行小额信贷扶贫等方式可以逐步解决发达地区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8.
试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否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实现有效政治整合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家一体化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民族问题是现今及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影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整合的主要因素。根据实际状况,构建一套完善的政治整合机制体系,是促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整合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9.
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宗教心态指以宗教信仰构筑的对日常交往的反应方式和反应态度,由宗教的价值取向心态、宗教的思维方式心态、宗教的行为模式心态构成,具体表现为:与人交往的虔诚心态、与人交往的严肃心态、与人交往的健全心态、与人交往的礼仪心态.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宗教心态的形成源于宗教环境、宗教信仰、宗教社会功能的影响,其中宗教信仰的影响最大,这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帮助西北少数民族形成信仰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来自宗教,但是一旦与日常交往的心态相结合,就会影响人与人之间、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体现宗教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对增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政治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现代体育发展的视域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文化功能,旨在发展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民族贫困人口集中的四川省为例,从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对扶贫攻坚以来民族地区的贫困动态作了较为系统的考察,结果显示扶贫攻坚使民族贫困地区的绝对贫困状况有了实质性缓解,但比较发展差距(相对贫困状况)有扩大趋势。据此,提出了加快民族贫困地区整体脱贫步伐的两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四川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为指导,通过实施整村推进、劳务扶贫、产业扶贫、安居扶贫、易地开发扶贫、小额信贷扶贫、以工代赈等扶贫政策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发生率降低;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逐渐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规模扩大;农民医疗条件及健康状况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贫困是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现象之一。我国西北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农村,由于受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的相互制约,贫困问题依然严重,扶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因此,深入研究西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原因,探索有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途径,直接关系到我国多民族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新农村建设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知识发展的特殊性、民主政治的特殊性、民族关系的特殊性和多元文化的特殊性6个方面对西北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初步的探讨,并简明指出了西北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北民族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新疆4省区,是我国自然生态极端脆弱的地区,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文章将采用统计方法,分析西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和消费模式的变化与现状,然后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生态环境和消费模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转变消费模式改善生态环境的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16.
产业扶贫项目的运作机制与地方政府的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为手段的扶贫方式也被称为产业扶贫,是开发式扶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通过发展地方产业,提升贫困群体自身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但是,产业扶贫项目在基层运作的过程中,是否真正能带动贫困群体脱贫致富?使用定性研究方法,对武陵山区4个贫困县展开调查。通过对产业扶贫项目在地方社会的3种运作模式(干部承揽的产业扶贫、依靠“大户”或“公司”的扶贫项目、依靠农户参与和合作推行的扶贫项目)的考察,认为地区产业发展和经济提升未必一定会带动贫困者能力提升并脱离贫困的生活困境;而中央设计扶贫政策的目的与地方政府的施政能力和施政动力之间、产业发展理念与扶贫理念之间存在着的张力导致了产业扶贫项目这一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被扭曲,因而并未真正达到期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对贫困的概念和内涵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贫困的基本特征是:(1)经济贫困与环境贫困共存;(2)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共存;(3)返贫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应纠正反贫困工作中的偏差,提高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思想认识,增强农业造血功能,促进农业自强。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贵州农村脱贫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农村贫困呈现以下特点:贫困人口中开发式扶贫人群占绝大多数;贫困原因以外部因素为主,贫困人口以中青年人群为主,小学以下劳动力比例高,贫困人群总体素质低下;贫困人口收入结构单一,以实物收入为主,购买力极低。如何解决贵州农村脱贫问题,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通过教育来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的提高,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但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北科技扶贫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陕北17年科技扶贫中,以科技支撑农业产业,以产业带动陕北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具体做法和成绩。讨论了科技、产业和扶贫之间的关系,认为发展产业是陕北科技扶贫的基础,发挥科教单位的技术优势对扶贫进行科技支撑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对广泛吸收高等院校参与,构建以高校为依托的扶贫技术推广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与贫困地区需求相匹配的扶贫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