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对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兴趣是学习动机的初始,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有兴趣参与活动,教师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2.
刘斐 《职业》2008,(20)
新课程标准指出: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自主、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也是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技校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教师在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达到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篮球教学是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培养学生篮球兴趣是篮球教学中的重点。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篮球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篮球运动的学习.是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课改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学习的目的不光在于让学生锻炼身体,而且还在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体育即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而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及运动习惯的形成也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重要前提。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学生素质教育,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发展趋势。为了能更好地推行这一方针的实施,"体育"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体育能够锻炼出一个人的耐力与抗压力。如:跑步时挥洒的汗水可以舒缓人的神经。为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习惯,老师们围绕: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运动的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怎样在重视学生运动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要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兴趣和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为目标,对体育课教学改革进行大胆摸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9.
运动兴趣和人的运动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生以一定的运动需要为基础.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及提高措施.体育教学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是每个体育教师应研究的课题,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去,会让体育教学生动有趣.本文就如何培养并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学校体育是终生体育的基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实践课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直接方法和手段。体育实践课教学效果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对帮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掌握体育知识、发展运动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学生兴趣、体育教师素质、体育场地、教学方法等影响体育实践课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便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推进体育新课标的今天,广大体育教师要贯彻的落实好"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新课程实践与研究,体育课才能逐渐呈现活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但是面对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践,仍然有许多亟待关注的问题,只有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间,体育新课标的实践才能顺利进行. 一、教学目标定向问题 体育教学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后师生要达到的预期教学结果和标准.新课标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的实践,从而学会科学的健身方法,并最终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他的理念是: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积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智慧之源,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行探究式、导入式、合作式、讨论式的学习,是我们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笔者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探索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把快乐带入课堂,以快乐教学为宗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总结我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有以下几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一、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王猛  许飞 《现代交际》2012,(12):172-173
研究旨在系统地了解部分中学生的体育兴趣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依据.调查对象:随机抽取福州市某中学初中学生200名.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法、分析比较法、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对初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行调查.结论与建议:调节心理与娱乐是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场地器材短缺,体育课不能使学生的生理、心理得到良好的体验,这些是影响中学生体育兴趣的主要因素.建议学校体育正确处理好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相似文献   

16.
王霖 《现代妇女》2014,(5):363-363
在目前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常忽略学生的运动技能教学,而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动作要素的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学习的习惯。体育教学中动作要素的研究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现代教学中着重强调动作要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刘夏 《现代交际》2015,(2):251-252
让初中生在体育课堂中活跃起来,主动的运动,使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多样化。本文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为手段实践教学,对初中生的运动兴趣、技能习得、集体荣誉感在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中进行调查了解。总结得出,体育教师在做好体育器材,营造良好运动环境和适时组织比赛过程,要将体育课堂变成充分调动初中生运动兴趣,体悟运动过程中,自主参与运动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成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饶思胜 《职业》2015,(8):158-159
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让学生掌握一项体育技能既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全民健身的需要。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就直接进入职场就业状态,能在学校里学好一项体育技能至关重要。学校开展的体育项目要多元化,让学生多去挖掘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本文通过对气排球运动魅力的分析,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找到气排球锻炼的兴趣,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也是学生能够在学校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一个重要阶段.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养成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以更好的身体素质投入学习、生活,并能达到身心健康、积极生活的目标.因而,在高职院校体育中融入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因素很重要,这关系到提起学生锻炼的兴趣并促成习惯的养成,故而,探讨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教育的管理系统尤为重要.本文试图从高职院校提倡阳光教育运动的角度,探析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促进是否有效,还对如何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成效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20.
魏莉 《职业时空》2009,5(12):135-137
新体育课程改革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的过程在不断地进行尝试与探索的过程中,积极围绕“健康第一”思想组织教学,但是,“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的运动技能教学问题目前存在不少的讨论与争议。文章指出在体育教学中,应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并逐渐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今后培养运动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