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白的《秋浦歌》第十四首“炉火照天地”,诸家歧见甚多,主要表现于:对此诗写作年限的考订;对结构层次的分析;对“赧郎”一词的理解。此诗盖作于天宝十三年秋或次年春;“赧郎”一词,并非指冶炼工人,而是吴语中歌者语助之词;此诗结构,并非“见→感”,而是“见→闻→感”  相似文献   

2.
在1938-1948年“诗歌大众化”的浪潮中,李健吾早期的“纯诗”批评发生了一些或微妙或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却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从新诗的内涵、意蕴、形式、语言等方面进行了考察,此考察对于理解李健吾诗歌思想的完整性和“诗歌大众化”浪潮中不同的批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山的那边》一诗的“信念”主题是在经典化过程中和特殊的文本“谱系”中逐渐确立起来的。进一步考察该诗的文本“谱系”,并将此诗重新归置于“八十年代”或“新时期/文学”的思想文化语境中,可以打开其“信念”主题之后不同寻常的隐秘的文本空间。此诗在“山-海”对立的结构形式中表征了“八十年代”“文化-心理”结构中的缺失或不满,即“求诸于外”的文化意识与精神“失父/寻父”的无意识。  相似文献   

4.
邓仕刚  李强 《新天地》2011,(11):76-76
《咏怀古迹》是一组七言律诗,一共有五首,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选入了此诗。《唐宋诗醇》评价这首诗说:“咏明妃者,此为第一。”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我认为,后人对此诗评价之所以这么高,主要是诗圣把明妃这个形象写绝了,把对比这种表现手法用绝了,对比其他写昭君的诗词来说,也就高下立判了。  相似文献   

5.
古来解诗者对此诗多有歧义,或认为此诗是居者思念行者之作;或认为是游子思归之篇。直到现代仍是二说并存,各持己见,悬而未决。著名学者朱自清先生力持“游子思归”说。朱先生在其《古诗十九首释》专论中着力阐述了“这首诗的意旨只是游子思家”,并从内容、结构形式及时代几方面否定了“居者思夫”说。由于朱先生在我国古典文学界的权威地位,凡高教部通行的大学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都沿习了这种认识。这似乎已成定论。  相似文献   

6.
人民网文化读书频道从“心系汶川”征文近万首诗中精选了100首诗,编成汶川地震诗集《汶川情·中华魂——人民网“心系汶川”征文诗歌精选》(以下简称《汶川情·中华魂》),此诗集已于2008年7月公益出版,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一件颇有意义的事,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正如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副局长刘正荣先生所说:“人民网做了件好事,做了件实事,把抗震救灾中广大网民以诗歌形式表达的真情实感汇集成册,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诗经》五首篇名试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共有305首诗。其中299首诗均是截取诗中词、句或略加改动以名篇。但其它六首,即:《小雅·雨无正》、《小雅·巷伯》、《大雅·常武》、《周颂·酌》、《周颂·般》、《周颂·赉》的篇名为另外拟定,颇为特殊。对此,诸家说解各异,迄无定论,故很有必要作一番考证。现就其中的五首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一、《雨无正》此篇名“雨无正”最难索解。“雨”无所谓“正”与“无正”,而名“雨无正”岂不怪哉!《诗序》:“雨自上下者也。众多如雨,而非所以为政也。”此属强解,实迂曲难通。陈奂云:  相似文献   

8.
“夫妻双双把家还”一类把字句非常特殊,我们概括为“s+A+把+O+V单”式把字句。文章从构成特征、语体分布、存在条件等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句式表达的语法意义是说话人强调施事主体以特定方式或在一定的行为背景下对关注的目标或重要客体实施了特定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盛唐边塞诗人高适的名篇《燕歌行》(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高常诗集》卷五),今人多认为诗序中所言之“御史大夫张公”即为玄宗时名将张守进,所谓“征戍之事”指开元二十六年《七三八》张守登隐瞒部下败状,“妄奏克获之功”这件事(见《旧唐书》卷一O三“张守检传”)。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二在此诗下引《旧唐书·张守传》后即谓“此诗盖隐刺之也。”岑仲勉先生亦谓“此制张守登也。”《读全唐诗札记》朱东润先生主编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编之《唐诗选》论及此诗时亦持此看法。傅珐琅先生则对此提出…  相似文献   

10.
依照司马迁描述,孔子搜集、整理和重新编定《诗三百》,形成了文献意义上的“善本”,同时也是按照新标准(“取可施于礼义”)辑定的“精选本”。后人依据不同史料进行不同解读,分歧主要集中在孔子搜集整理和依据的原始文献到底有多少篇,孔子是对已完全成型的积累文献进行“校勘”还是“重新编定”及“重编”幅度、是否发生文本性质的“质变”。近年发表关于孔子“删诗”的论文,超过70%支持“删诗”说,不断有新材料或新论证支持该说。司马迁“删诗”说不但有调查与史料的依据,其描述潜隐着一个关键史实:从孔子逾战国至汉武帝时期———距离真相最近的400余年间,包括战国墨、道、法诸家,当时社会均对儒家编定《诗三百》并无异议。这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原本必须充分尊重。  相似文献   

11.
宇文所安在其对中国古代诗学思想的研究中提出中国文学传统中"非虚构"的特点。一些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是对中国文学传统的臆断。然而实际上,他所谓的"非虚构"观主要是对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阅读传统的片面性描述,它概括了中国古人对诗歌意义的一种理解方式和倾向,但亦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杜甫的《月夜》历来被学界看作是诗人向妻子表达思念的深情之作。从女性主义角度重新阐释此诗,从诗中的“叙述视角”、“居处意象”、“身体语言”等方面寻微探幽,挖掘出潜藏在文本中的男性主义立场。该诗是诗人转换叙述视角后表达隐忍欲望的一首类“闺怨”诗。  相似文献   

13.
西萨摩亚当代最杰出的诗人温特在南太平洋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代表作《我们心中的死者》是该民族的史诗,它以传统的文化作为背景,审视了波利尼西亚民族心灵和精神的成长;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相遇和冲突是他诗歌的重要主题,他的诗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述和个人的感受,展示波利尼西亚民族心灵深处活跃的永不泯灭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14.
首先指出在本科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文学理论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在教学中引入理论的方式;提出"一的多矢"理论阐释法:即运用多种理论阐释同一作品,使学生熟悉有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用方法,并以此对约翰.邓恩的《跳蚤》一诗进行了多视角阐释。在此基础上,以短篇小说《屋顶丽人》的教学为例,详尽探讨了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理论的步骤和方法,并对将文学理论引入英美文学教学的意义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15.
李义山的《无题》诗,历来论者众多,解说纷纭。由于典事与"本事"相融,而致虚实相生,朦胧无定。这首《无题》诗,应主要是一首思念情妻之作。在诗中,作者并非一贯以男性为抒情主人公的立场,有时甚至以女性的角度来审视和抒发其情,更增加了义山诗的朦胧性。这种创作心理和审视角度的迁变,也引起了对此诗一些不确定的新解,很有必要提出并待商榷。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首新近发现的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奉天盟军战俘营的诗歌.诗歌诞生于日军的严密监控之下,诗耿被日军发现后引起强烈反响.该诗歌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奉天盟军战俘营的概况和盟军战俘的劳役状况及生活境遇,是一份难得的史学性和文学性兼备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从现当代文学史的宏观政治倾向、鲁迅的文学思想转变以及具体的当代创作文本解读,考察和剖析了文学和政治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冲突现象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力图对此不和谐现象作出富于理论意义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理论界将"诗言志"与"诗缘情"对立起来,从而形成文论发展的两个不同流派,似乎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可互渗互补的矛盾性。事实上,理论界长期流行的这种"矛盾"说法有失偏颇。在中国文论发展史上,这两种说法不仅在文本来源上造就了一种虚假的矛盾性,而且在以"情"为本体的观念上也分化了两者的交叠重合,而"诗言志"与"诗缘情"矛盾的真正根源在于儒道观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法国著名诗人洛特雷亚蒙的作品《马尔多罗之歌》的体裁归属问题 ,一直是西方文学批评界争论的焦点 ,但若从西方修辞学中的寓意入手分析 ,则可发现 :这部表面上以叙事诗形式出现的作品除了可以被当作诗体小说、诗体散文、散文诗等来阅读之外 ,它还可以被当作不同于传统的拉封丹式的寓言诗和试图重写人类和宇宙起源的神话故事 ,从而也能进一步证明《马尔多罗之歌》的不可归类性和它既排斥又生成一切文学形式的特  相似文献   

20.
李白的《静夜思》是当代中国知名度最高、普及度最广的小诗,堪称天下第一绝句。诗中物象的亲切性、音韵的和美性、思维的单线性、空间的可变性、时间的永恒性、身心的依存性,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魅力系统。但是,《静夜思》在整个唐代并未受到评论家和诗选家们的青睐。而且"床前明月光"和"举头望明月"两句,也是明代人从李白原句"床前看月光"和"举头望山月"改动而成的。"明月……明月……故乡",不仅大大增强了宇宙间的空明感,强劲延续了望月思乡的诗歌传统,而且大大凸显了明代文人群体的"大明"意识。尤其是明末清初的民族情绪,更使得这两个"明"字别具意味。因为在古典诗文中,"故乡"与"故国"同义。从明清两代开始,中国读者用集体的智慧,小小修改了李白的《静夜思》,大大强化了"作品的绝对独特性",又用集体的热情,一代代人亿万次地持续诵读。时至今日,终于在千淘万汰之后,将"床前明月光……"托上了民族记忆的珠穆朗玛峰。透视一首默默无闻的唐诗演变为天下第一绝句的特殊历程,后人可以在文学创作、作品改编、接受研究等方面获得多向度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