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景泉(区委书记):现在春耕生产越来越忙,“双抢”大忙季节也快到来了。在大忙中,活路多,时间紧,任务重,靠什么来打好达一仗呢?要不要靠突出政治?能不能突出政治?怎样突出政治?请大家来议一议。  相似文献   

2.
竞争与谦让——中国古代“争”“让”范畴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争与谦让是一对对立的范畴。中国古代通常称为“争”、“让”。我们的先哲通过对“争”的考察 ,达成了“争则乱、乱则穷”的共识。他们的学说在制度和思想两个方面排斥“争”。同时 ,他们又提倡“让”德 ,力图实现社会的和谐。考察古代先哲关于“争”、“让”范畴的论争 ,分析其利弊得失 ,对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当代中国社会 ,如何处理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熊熊烈火烧毁了一堆又一堆假冒商品。 打假小分队捣毁了一处又一处制假黑窝。 执法部门惩处了一茬又一茬不法商贩。 然而,笔者在这里想说的不是对具体的假冒伪劣商品进行打假,而是对与统计有关的数字进行打假已刻不容缓了。 为何出此言语呢?君不会忘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那种脱离客观实际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以闯天下闻名于世,形成了特有的温州人现象。对此,许多论著进行了具体描述,读之引人深思。人们不禁要问,温州人闯的是“天下”,何为“天下”?为什么温州人会乐此不疲地去闯天下?为什么闯天下成为温州人精神的个性特征和群体行为特征?本文从理论上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提出了温州人已由原先的无奈闯荡天下转变为现在的乐于争闯天下的看法,并将它视为温州人精神的重要内涵加以阐述,对它的基本涵义、基本特征、精神动力和根本原因进行了探讨,试图从中揭示温州人争闯天下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5.
屈原《天问》结尾处的几句话写到吴王闔闾的生平,包含着春秋时期一段佚史;由于旧注作祟,近人研究又不深入,弄得支离破碎而又混乱: 勋阁梦生,少离散亡; 何壮武厉,能流厥严?…… 荆、勋作师,夫何长〔先〕? 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吴光争国,久余是胜; 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爰出子文? 主要问题出在“勋”上。一般注解都把它说成“功勋”,先入为主,望文生义,弄得索解为难。只有〔清〕孙诒让《札移》提出“荆勋”之“勋”应读为“阍”:  相似文献   

6.
<正> “四人帮”横行时,吕后红得发紫;“四人帮”垮台后,吕后臭不可闻。历史上的吕后到底是个什么人?今天到底应该如何评价?江青歪曲、吹捧、自比吕后是为了实现她的政治野心,需痛加批判。过去通行的做法是把相差两千二百多年的两个人捆起来一齐打,为批判江青就打倒吕后。这在表面上看来是很“旗帜鲜明”的,但这是一种简单化的做法。这种批判方法实际上还在影射史学的迷魂阵里翻筋斗,带着“四人帮”制造的枷锁造“四人帮”的反:江青是以吕后影射自己,而我们的  相似文献   

7.
韩非在其《五蠢》篇中提出了他关于人口问题的观点。这些观点简单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要点,即:第一,古代人口少,而现在人口多。第二,古代的自然财富多,所以“丈夫不耕”、“妇人不织”,都能很好地生活下去;而现在财富少,虽然努力生产,生活仍然很坏。第三,根据上述两点原因,韩非得出结论说:古代是“人民少而财有余”,所以“民不争”,社会安定;而现在则是“人民众而财货寡”,所以“民争”,往往发生骚乱。第四,为什么古代“人少财多”,而现在却“人多财少”呢?韩非认为,就人口与财货对比,人口增加很快,一个人生五个儿子不算多,五个儿子又各生五个儿子,因而有所谓“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可以说是按几何级数成倍增长的;至于财货,其增长速度则很慢,是落后于人口数量的增长的。总之,韩非认为人口增加太快了,往往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因而造成了社会动乱。  相似文献   

8.
对于城市办人民公社问题,经过一两次学习讨论,还有一些具体问题没有解决。如街道居民办公社后,解放了大批劳动力,如何组织安排?广州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消费城市,搞农业生产没有土地;搞工业生产,则资金、原料、机器、市场问题,如何解决?高等学校办公社后,劳动力如何安排,搞什么工业好呢?当时由于迷信过去读过的书本,脑袋中又残存着“见物不见人”的思想,在会议室、资料室查查阅阅,争争辩辩,没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犯法     
<正> 一金圣叹指出,同样一个题目,(《水浒》能够。有本事出落得无一点一画相借”,并把这称之为“正犯法”:“如武松打虎后,又写李逵杀虎,又写二解争虎;潘金莲偷汉后,又写潘巧云偷汉;江州城劫法场后,又写大名府劫法场;何涛捕盗后,又写黄安捕盗;林冲起解后,又写卢俊义起解;朱仝、雷横放晁盖后,又写朱仝、雷横放宋江”等等。他在内文的评点中,还具体地指出这些相似的情节如何被描写得“犯而不犯”的道理。先说打虎。金圣叹指出,《水浒》“写虎能写活虎,写活虎能写其搏人,写虎搏人又能  相似文献   

10.
人类是如此普遍而又强烈地需要艺术,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人如此酷爱艺术的呢?引发人类鉴赏艺术的心理原因是什么呢?普列汉诺夫说:“人的心理本性使他有可能产生审美概念。”乔治·桑塔耶纳指出:“我们的天性中必定有一种审美和爱美的最根本最普遍的倾向。”人们酷爱鉴赏艺术确与人的“天性”和“心理本性”有关吗?人的“天性”和“心理本性”包括哪些内容呢?也就是说,人的精神需求呈现的多元化形态可以概括为哪几方面呢?本章将在下面分别论述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和现状》一书,写作于1985—1988年期间。这正是我国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时期,尤其是“民主”和“自由”等问题极端混乱的时期。“争民主”、“争自由”、“争人权”、“全盘西化”……等口号到处横飞。正是在过一关键时刻,该书作者聂运林顶住了这股逆浪,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政治理论专著,颇值得一读。该书主要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色: 一、在政治上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是贯穿该书的一条主线,从头至尾,每个章节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例如,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方面,作者针对某些人鼓吹的所谓“全盘西化”,强  相似文献   

12.
《八佾》篇“君子无所争”章,在儒家君子人格的修养中有着重要意义。前人疏释,有将“争”字泛化的倾向。《论语》一书中,“争”字凡三见,除此章外,另见同篇“君子矜而不争”章。三“争”字均非泛指,而是有特定的指向,即指争以力,这是与夫子不语“怪、力、乱、神”等对力的贬斥相一致的。将“争”字泛化,既不符合孔子的立身行世,亦不合于《论语》之思想,还会导致儒家君子人格的贬退。与“尊让”一样,“无所争”“不争”亦有其界限,在仁与不仁、善恶之际、是非之间,君子则当充分运用其智识、言语、技艺等等据理而争。  相似文献   

13.
近日偶读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的故事》一书,展现书中对清照词的注解,有不尽妥当处。如《如梦令》:“……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海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其中“争渡”二字,书中注解为“奋力划舟渡水”。“争”字,固然有争夺、力求达到的意思,如“力争上游”、“为国争光”等语。但“争”字还有一个另外的解释,就是“怎”、“怎么”、“如何”的意思,例如柳永的《八声甘州》词中的“争知我倚栏杆  相似文献   

14.
桐城县大枫公社比学赶帮的增产节约运动,是在社会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运动开展得很好,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掀起了队队争先进、人人争先进的热潮。精神面貌和生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气象一新,命人鼓舞。第一、干部和群众的爱国主义思想大大提高,国家观念显著增强。过去有的人认为对国家贡献越多越“吃亏”,现在认为对国家贡献越多越光荣,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今  相似文献   

15.
"自然内在价值"无法证成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卓 《东南学术》2005,(5):168-168
自然是否存在内在价值?出于人的良知以及对生命的敬畏,我们愿意把自然作为与人同样平等的独立物来看待,并善待自然、善待生命。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法律上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可以作为与人平等的主体而独立存在?作为人类的法律又该如何取舍,如何规范? 一、对“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分析我认为我们在“自然的内在价值”这一问题上的混乱主要在于没有从本质上区分“价值”和“内在价值”, 使得我们迷失在自然是否具有“内在价值”,进而能否上升为法律主体这一问题上。  相似文献   

16.
"幽默"裂用     
“幽默”一词,众所周知,是由英文 humor翻译过来的,表示诙谐风趣而又意味深长。它是一个音译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是不可以拆分的。可是,近年来裂开运用该词的现象越来越多。如:(1)一人追问:“这是唯一的原因吗?”李宁又幽一默:“是因为怕老婆。而且亲热戏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边邓伟《我是王———李宁:从体操王子到商界英雄》)(2)“解释什么?”我幽他一默,“你外头另有女人?”(梁凤仪《花魁劫》)有时加上引号,明示裂开用法,例如:(3)整个会场气氛非常友好,双方都不时“幽”一“默”,会议室里笑声不断,不像在谈判,倒像几个朋友在聊…  相似文献   

17.
妻在家带女儿1年后,原工作单位很不景气,就准备“孔雀东南飞”了。就在“飞”的前一天晚上,我还习惯性地同她争嘴。直到妻挂“免战牌”,悻悻地说:“看到我明天就要走了,还争……”我一下意识到,将要离别的妻,心中已经打翻了“五味瓶”,可我怎么还去“加油”呢?  相似文献   

18.
阿 Q 为了争个姓赵,遭一回臭骂毒打,令人同情。但他连受刑前的画押,也要争争气,把圆圈拼命画得象样点,以免贻笑大方,有损于“阿 Q 真能做”这份虚名,却叫人鼻酸。由此,我想到了一些身边“新”事儿。譬如,关于广东文学创作与评论是否落后的问题,最近开始有一些争议。我不反对这种争议,也不想举手表决。因为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要做认真、切实的探讨,不必刚有争论就马上摇头或点头。而且,真正能“争”得起来,总算是好事,说明大家都在关心我们的文学事业。如果好坏没人吭声,那才是麻木不仁,令人担忧的。这是其一。其二,要看你怎么“争”。如果明知落后,还不老老实实  相似文献   

19.
熊芝 《家庭科技》2012,(8):17-18
1“念故事时,他听到一半就走开了,怎么办?” 妈妈的苦恼:是硬把他拉回来,还是把书合上,等他有兴趣时再读? 可以借鉴的做法:不管他,我一个人念完. 希望孩子安安静静地坐着听完一个故事,是很多父母的期待,所以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坐不住,听得不认真”.  相似文献   

20.
(一)“人”——人的认识对象中的难解之“谜”人要认识外部世界,也要认识人自己.依照常理,人最了解的首先应该是人自己,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在人的所有认识对象中,“人”可以说是最难把握的一种“对象”.所以“人是什么?”一直是个“谜”,成为世间向无确定答案的难题.认识人的困难.可以从许多理由去说明,例如:(1)人作为自然进化基础的产物,原本也是一物,然而人之为人的特性却又在他对物的超越性.人有生命本质,又有超生命的本质.人的生命只有体现为超生命的本质,它才能够是人的生命.这说明认识人已不同于认识物,决不能把人再当做物,运用认识物的方法去认识人.那么,怎样才能不把人理解为物而把握为“人”?这显然是十分困难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