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丹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4)
本文借鉴现代考古学的方法,以特定的青铜器器型作为定点标准,考证《诗经》中位列第三的《周南.卷耳》篇形成于殷末一周初时段。这一结果,与近年考古发现及传世文献的记录一道,形成坚实的证据网链,确证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起源时间为殷末-周初时期。 相似文献
2.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52-60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哲学思潮对日常生活世界的重视与反思,源于意识到现代性所引发的人的实存性危机,其根本目的在于探索突围生命困境的方法,实现对生命的关注和关怀。以日常生活的视角来重读《卷耳》一诗,发现《卷耳》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述,虽不导向形而上的超验之域,却蕴含着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命安顿智慧,彰显出诗歌独特的生命价值。挖掘《卷耳》所具有的生命关怀深度,对于人们反思现代性弊病,寻求生命在日常生活境域中价值意义的解答乃至安顿,通达一种统一的整全性生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冬珍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116-117
《周南.卷耳》诗中出现的植物“卷耳”,历代的解释歧义纷呈,比较混乱。宋代以后逐渐形成一个较为普遍的误解:卷耳即苍耳。通过对古人有代表性的观点的辨析,我们可以发现卷耳其实应当是草耳类的可食用的植物。 相似文献
4.
张启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对《卷耳》一诗的本义,历代学者理解不同,至今尚无统一的意见。关于《卷耳》一诗的不同看法,大体可分成以下七种: 一、明君思贤说。此说始见于《左传》,鲁襄公十五年载:“君子谓楚于是能官人,官人国之急也,能官人则民无觎心。《诗》云:‘嗟我怀人,宾彼周行。’能官人 相似文献
5.
《基督山恩仇记》和《呼啸山庄》均为19世纪世界名著。它们相似的创作背景和经历、相似的创作风格和主旨、相似的创作题材和情节,使读者更进一步体会世界名著永存的艺术魅力,笃信世界文学发展的整体性和人类文明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6.
龙文玲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3-48,53
《泽陂》主旨主要有八种观点,《毛诗序》和朱熹之说影响最大。这些分歧主要缘于历代学者对此诗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诗歌主要兴象——蒲、荷的兴义,卷与俨两个关键字等问题有不同认识。结合诗文本的上下逻辑关系剖析,得出结论:在引喻成风的《诗经》时代,蒲荷相依的实景,引发了诗人人不如物的悲情;卷、俨二字,形容美人容貌美好、仪态庄敬。诗歌表达了男女相悦之情。朱熹从诗文本出发,其结论可从。《毛诗序》评此诗男女相说,忧思感伤焉,符合诗文本,但其将此诗与陈灵公史事联系起来,则拘泥政教。 相似文献
7.
岳云庆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4):41-44
《诗经·大雅·民劳》的主旨迄今主要有四类观点。之所以产生这四种不同的观点,根源就在于历代学者对诗中的"小子"一词以及诗文本内在逻辑的理解有不同。通过综合考察诗中"小子"一词的含义与诗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得出两点结论:一、诗中的"小子"不是指代周王,而是指作者的同僚。二、作者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同僚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8.
郭苑钤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51-53
关于《诗经·小雅·大田》的主旨,众说纷纭,主要有“刺幽王”、“颂美”、“省敛”、“祭祀”等几种说法。其中“祭祀”说细分为“报祭”和“因农事而及祭祀”两类。经过分析文本的字词、内在逻辑以及联系古老的蜡词,《大田》乃贵族为祈年而祭祀田祖之诗。 相似文献
9.
10.
柴娟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2):73-75,77
关于《诗经·陈风·泽陂》的主旨,历来有不同看法。在无法找到直接史料证明的情况下,必须重视文本提供的信息。通过对《泽陂》文本的分析和对各家解读的辨析,《泽陂》应理解为一首男子思念心中美丽女子的爱情诗,充满了浪漫的青春气息,敏感而热烈。 相似文献
11.
《周颂·丰年》是《诗经》农事诗中比较重要的一篇。关于此诗的主旨,迄今为止,主要有"报祭宗庙"、"秋祭四方、冬祭八蜡"、"祀田祖、先农、方社之属"、"祭上帝"、"藏耤收"五大类观点。经考察诗歌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重点字词的含义以及诗歌的功用,可知,《丰年》是籍田收获后告祭先祖的诗。 相似文献
12.
《青春男女生.妙语》2010,(9):I0031-I0033
真题回放
请以“难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13.
龙文玲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3):12-18
《诗经·陈风·宛丘》的主旨迄今主要有四类观点。综合考察此诗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诗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可得出三点结论:一、陈国的巫风习俗是包括《宛丘》在内的《陈风》赖以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二、诗中的“子”指游荡于宛丘的善歌舞者,“荡”、“望”蕴含着诗人对“子”的道德评价。三、此诗通过描写一位痴迷歌舞者终日游荡于宛丘的情景,反映了陈国歌舞繁盛的巫凤习俗,隐含着诗人对陈国歌舞无度现象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董红普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4):56-58
《八十七神仙卷》是我国保留至今最完整的白描艺术绝品 ,不仅把“以形写神”、“意想布局”、“笔线立骨”等典型的中国艺术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而且给人以强烈的色彩视觉和音乐感觉 相似文献
15.
李白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
<周颂·臣工>是<诗经>农事诗中比较重要的一篇.关于这首诗的主旨,迄今主要有"诸侯助祭遣于庙"、"戒农官"、"籍田"、"省耕"和"祈谷"等五种观点.经考察<臣工>的字词含义及诗中的用历情况,可知此诗是周天子在籍田上祈麦实而戒农官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16.
李白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33-37
《周颂·臣工》是《诗经》农事诗中比较重要的一篇。关于这首诗的主旨,迄今主要有“诸侯助祭遣于庙”、“戒农官”、“籍田”、“省耕”和“祈谷”等五种观点。经考察《臣工》的字词含义及诗中的用历情况,可知此诗是周天子在籍田上祈麦实而戒农官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17.
《诗经·关雎》篇主旨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礼刚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4):42-46
作为《诗经》之首的《关雎》篇,历来为治《诗》者所重视.封建时代均解说其主旨为赞美“后妃之德”,但这一解说在现代颇遭非难.认为其系封建道德说教,故多不采信.本文从考察周初进一步强化父权制,扫荡母权制遗风,以建立嫡长子继承为核心内容的宗法制度入手,结合历来对《关雎》文本训释的辨析,认为美“后妃之德”实为《关雎》篇主旨之正解,它深刻反映了殷周交替时期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李改莲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Z1):118-119
以文本的形式解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结构与主旨,探讨这首词的艺术特色,认为词的上阕以写景为主,但体现了景中情,下阕以抒情为主,情中含景。 相似文献
19.
20.
陈斯金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25(6):91-94,111
《诗品》与《人间词话》在体例结构上二者都从先建立批评理论标准再到批评实践;在创作主旨上,二者都力图超越前人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诗学理论上,二者存在诸多相似相通之处,并有着各自的思想深度。《诗品》专论五言诗,正本清源,立首创开拓之功;《人间词话》专论词,体大精深,集古今中外于一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