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设计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性化设计”已经成为当前的设计潮流为人们熟知。本文主要就人性化设计在影视广告中的体现,即创意、取景设计以及文化内涵的人性化设计进行探讨,提出在影视广告设计中,设计者要“以人为本”为原则,获得目标人群最大化的认可和关注,从而更好达到影视广告所期望的效果的论点。  相似文献   

2.
设计究竟是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当今的设计活动已经不是单纯的个体活动,而是从设计到产品,再从产品到市场的全过程,更多的表现为集体活动。设计管理是对设计整个过程的管理。以设计管理的视点看待设计,设计过程远比其结果更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0,(29):20-21
北京全面实施“首都设计创新提升计划” 设计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业态,也是科技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北京市设计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形成了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工业设计、集成电路设计等优势行业。截止2009年底,全市设计产业服务收入已超过800亿元。在此基础上,6月2日,北京市委召开常委会议,  相似文献   

4.
曹滨  高杰 《中国管理科学》2018,26(7):142-150
工艺设计质量决定了产品可制造性,从而对产品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在生产外包环境下,不仅供应商的质量努力难以合同化,而且工艺设计质量可能是设计者的私人信息,因此在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往往是不对称的,从而为质量激励合同设计带来挑战。本文考虑一个制造商和一个供应商构成的两级供应链。制造商可能自己设计产品,然后将生产外包给供应商,也可能将设计和生产都外包给供应商。本文分析了在这两种外包策略下,制造商的质量激励合同设计。研究发现:1)当工艺设计质量是对称信息时,制造商可以通过质量合同设计实现全局最优质量和利润;2)当工艺设计质量是制造商的私人信息时,工艺设计质量高的制造商可以通过降低对供应商的质量惩罚强度以及增加采购价格来传递工艺设计质量的信号;3)当工艺设计质量是供应商的私人信息时,制造商可以通过质量合同菜单来甄别工艺设计质量信息。与工艺设计质量是对称信息时的均衡合同相比,在针对低工艺设计水平供应商的合同中,制造商降低质量惩罚强度和采购价格;在针对高工艺设计水平供应商的合同中,质量惩罚强度不变,但采购价格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福建省漳州市国有林场伐区调查设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森林经理先进成果,修正完善调查设计数表,加强伐区设计人员的培训、改进调查设计方法等措施,提高伐区调查设计质量,确实落实好森林采伐限额等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蒋莉 《管理科学文摘》2009,(31):263-264
旅游商品的包装设计应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看待,加强其设计的文化性,丰富旅游商品的内涵,提高商品的文化品位,这对提高旅游商品的销售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旅游商品包装时,只有关注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满足这种回归自然的消费心理,立足于本民族与区域性文化,结合现代设计表现手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方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室内设计也称室内环境设计,它包含了室内空间界面设计,家具设计,陈设设计,家具、绿化、色彩等设计,其中色彩具有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性质,所以,色彩对人们产生的第一印象是室内装饰设计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利用色彩调节空间感,营造室内氛围,而色彩的运用与搭配具有极强的目的性,我们只有合理的运用色彩才能营造出符合人生理、心理需要,丰富多变的室内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8.
李璇 《科学咨询》2009,(21):40-40
设计这个行为动作,在人类诞生之日起,便自然而然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无论是原始社会的钻木取火,还是现在的神州五号,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一种设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设计是人类的基本技能,是创意的实践。然而,当今社会科技突飞猛进,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日益激烈,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已经渐渐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及社会的发展。设计像是天马行空,需要纪律和管理,才能将它驯服成为可供骑乘的千里马,  相似文献   

9.
陈岚 《科学咨询》2007,(3):52-54
中华文明的文字发展凝结着几千年国人的智慧,在历代书家的作品中,对文字的“设计”无处不在,虽然这种“设计”更多是基于艺术审美的创造,却能引发我们对现代中文字体设计的新思考。创造发展地发展中文设计字体,还可以通过借鉴其他民族对文字的理解,掌握其他文化的文字书写特性,然后应用到中文字体设计中,拓展汉字字体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设计、咨询业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市场供需失衡。设计企业大多是综合型的,行业结构不合理,大家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不仅制约了设计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是行业整体实力不强的一种表现,缺乏合理的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因此,建筑设计行业应培养一批“专、精、新、特”的设计企业,这既对优化产业结构有利,还能减轻设计市场的过度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