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制镇是指根据国务院规定的建镇标准,设置镇的建制的镇。它是小城镇中举足轻重的部分。一九六三年,全国有建制镇4219个。后因“左”的思想影响,一些镇被陆续撤销,到一九七九年,全国仅有建制镇2664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城乡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建制镇蓬勃兴起。一九八四年十月,国务院批转了民政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玉林地区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乡镇企业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1992年底,全地区乡镇企业总收入达134.47亿元,比1991年净增87亿元,增长183%,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第一个总收入超100亿元的地区和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1993年继续保持高速高效发展的势头,1—10月,总收入达230.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实现利润9.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这样高的增长速度,在全区首届一指,在全国也是少有的。随着乡镇企业高速高效的发展,农村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经济现象——“能人经济”现象,这种现象已经渗入玉林地区农村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各个方面,越来越显示了出其独特的魅力。目前,从整个地区乡镇企业来看,非公有制的“能人经济”比例已超过了乡镇公有制经济而占主导地位,其总收入已经占整个乡镇企业总收入的77.42%,有的乡镇财政收入的大部分主要靠“能人经济”提供。“能人经济”现象的出现,对整个地区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能人经济”现象,对玉林地区乡镇企业乃至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多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玉林市实现了摆脱贫困、解决温饱、逐步向小康迈进的大跨越。尤其是“八五”时期,是五林历史上国民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年递增28.63%,分别比全国、全区同期水平高出16.62个百分点和11.73个百分点;1996年,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82%;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达479.30亿元,增长80.81%;实现财政总收入12.54亿元,增长12.89%。 在世纪之交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玉林市必须以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抓住关系全市改革与发展全局的关键问题,针对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薄弱环节,努力突破,加快形成区域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4.
我镇在努力办好镇办企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村办、联办、合作办、户办企业,做到“五个轮子”一齐转,从而加快了乡镇企业的发展。1984年,全镇企业发展到191个,其中镇办21个,村办22个,联营、合作、个体148个,总收入1051万多元,比上年增长49.3%,比1978年增加4.7倍;实现利税128万多元,比上年增长29.2%,比1978年增长6.9倍;1985年  相似文献   

5.
对“镇改街道”原因的解释集中在镇级行政体制改革、化解城乡二元社会矛盾两个视角,但是,缺乏从镇级领导人微观行动的视角来解释具体的决策过程.基于广东省一个经济发达镇的个案研究,对其两镇合并、村改居、镇改街道的三个阶段做了细致分析.研究发现,“镇改街道”有利于镇级领导人的收益最大化和受损最小化,他们的理性行动推动了这一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彰显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凸显、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等各方面。能否解决好民生问题、劳动力就业转型问题、农民“市民化”、农村“城市(镇)化”和农业产业化问题,对于我国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必须在现有城市。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基础上,广泛发展乡村工业,走二元工业化带动城市的发展道路,最终推动农业劳动力转型,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爱梅 《兰州学刊》2004,(4):206-207
农村社会发展滞后是制约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 ,畸形的城乡二元结构是阻碍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统筹城乡二元社会分割的状况 ,“转移剩余劳动力”比“反哺农业”更重要 ,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市化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也是实现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一、全球旅游业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生态资源的关注 新世纪的到来,使全球沐浴在希望与和平的曙光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为世界旅游业翻开了新的篇章,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不断增强,旅游业这行“无烟工业”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前景。回顾2000年,全球旅游总收入占其 GDP的比重为 11%.旅游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为2亿个,照此发展速度.到2020年,全球旅游总收入将占GDP的比重和旅游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将分别达到 11.6%和 2.5亿个。 我们从全球旅游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到,新世纪的旅游经济热点将在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9.
一、“二元经济”格局与出路由城乡分割过渡到城乡开放,最后到城乡一体化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建立,既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必须经过的发展阶段,如何推进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是改变我国“二元经济”格局的中心议题,几年来,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已经展开了持久的讨论。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科学的理论规范。没  相似文献   

10.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结构中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现象。对于社会活力型、经济开放型、环境宜居型的大连市来说,人口老龄化现象更为突出。从大连市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介绍大连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成因,着重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保障作用,并提出大连市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八五”期间,广西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9%,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分别为20%和9%左右,乡镇企业总收入翻4番多,全区提前五年实现了第二个翻番目标,经济总量排位从全国的第20名升到第15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第29位,前移10大步,跃到第19位.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负效应也日益显露出来,社会环境愈来愈复杂,诱发犯罪因素在增多,犯罪率也在增加.这个发展势头,如果得不到及早有效的扼制,发展下去将会极大影响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到了宋代,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像一股急流不断地冲刷着封建自然经济的堤坝,虽还不能冲垮堤坝创造新的社会形态,但无疑已给宋代社会带来了新的因素,促使我国封建时代的社会经济迅速向前发展,其标志之一,就是乡村新兴的小市场“镇”、“市”的蓬勃兴起。对此,日本学者加藤繁先生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就已接连发表文章加以论述。1982年10月举行的中国宋史研究会年会上,戴静华和李春棠两同志又提供了新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宋代乡村小市场镇、市的各方面问题,对于深入探讨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很有裨益。本文就宋代“镇”的几个问题,继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引起广泛关注,但在社会管理方面还滞后于经济发展。以“社会质量理论”为视角,从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融入和社会赋权四个条件性因素对重庆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社会管理质量进行检验。下一步,应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经济保障体系、加强基层政府和农村非政府组织规范化建设、提升城乡统筹的社会制度供给能力和通过赋权方式促进社会参与和社会流动。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学术界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视角:“马克思主义视角”、“二元经济视角”和“地理空间视角”。新时期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是共生共荣、协调和谐。  相似文献   

15.
“六五”期间,在党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我省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城乡市场日趋繁荣,人民生活水乎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结余购买力大幅度增长。分析特点,采取对策,对于指导生产,引导消费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民收入的增长快于非农业居民,城乡差距开始缩小 1985年,全省居民货币收入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货币为67.2亿元,比1980年增长93.7%,年均增长14.1%,高于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6%的速度。当年形成的社会商品购买力总额60.4亿元,比1980年增长91.2%,年均增长13.8%,高于“五五”时期年均增长12.6%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在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中,经济“稳定”有不同的含义和实现条件。忽视它们的差别,往往是理论争辩和政策目标含混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在理论逻辑上对短期稳定和长期稳定概念的含义及实现条件加以更清楚的辨析或界定。一、经济稳定的含义辨析无论是短期稳定还是长期稳定,都可以用社会实际总产出或实际总收入的变动表示。在本文中统一表示为总收入变动。实际收入有两重含义:一是与名义的或货币的收入相对应的收入,即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真实”收入;“实际”的另一重含  相似文献   

17.
加快城市化进程,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是我国“十五”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 目前约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属于自给自足型的生产和消费。除了现在600多个大中城市之外,全国2800个县、市大部分人口规模不足;还有19000多个建制镇,平均人口规模也不到1万人。城市化水平滞后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严重阻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首先,城市化发展滞后造成人口结构、资源占用和收入分配结构上的不合理。到1999年,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30.1%和69.9%。而同期城乡居民的年末储蓄存…  相似文献   

18.
广东专业镇转型升级:机制与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芳敏 《学术研究》2012,(2):81-88,160
2009年以来,广东专业镇在全省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作用没有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削弱,却有12个地市的专业镇占地区经济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60%的地市专业镇经济对本地经济贡献超过30%.专业镇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非常显著,为2009年以来广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做出了贡献.广东专业镇为什么能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依然保持较快发展?答案在于广东专业镇正在进行的产业转型升级.在我国体制转轨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广东专业镇的转型升级发展有其特有的动力机制——市场机制与政府主导机制的协同和实现路径,即通过提高创新能力优化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制造业环节上的垂直升级、提升和延伸产业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实现;参与到全球价值链(GVC)治理下的集群升级并借助于集体效率而共同发生作用;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当与GVC的联系减弱或断裂时,集体效率的加强发挥了更主要的作用.融入GVC对于广东不同形成机制的专业镇升级发展的作用各异,并可能使专业镇锁定在低端道路上.如何突破这种锁定是专业镇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城乡生态融合发展,既关系人民福祉,也关乎民族未来,是“国之大者”。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察,城乡生态融合发展遵循自然生态本质与社会经济本质的辩证统一、自然生态关系与社会经济关系的辩证统一、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辩证统一、自然生态生产与社会经济生产的辩证统一。从中国发展实际考量,城乡生态融合发展蕴含城乡生态共富的价值追求、城乡环境正义的价值诉求、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价值担当。因此,需要在城乡“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融合发展的绿色框架之下研究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实践向度,以“生态”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促进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领域的绿色化转向。  相似文献   

20.
“服务区域经济,加速自身发展,向现代农村金融企业目标阔步迈进”这是屯溪区农村信用联社近60年改革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发端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屯溪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屯溪信用联社)经过近60年的发展壮大,如今已发展成为辖有5个支行、8个分理处,机构遍布城乡,资金实力雄厚,业务经营快捷便利,担负全区90%以上“三农”贷款重任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