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审美感兴论     
感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有关感兴的论述,在中国古代的诗论、画论中大量存在、而且形成不断深化、愈加切近审美本质的历时性发展脉络.感兴论揭示的是创作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又深深植根在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文化的思想土壤之中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思维特征,与西方创作论中的灵感论显示出带有本体意义的差异.因此,有关审美感兴论述的探索,对于建设有民族特色的美学体系,有颇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中的"物色"篇,是创作论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刘勰在"物色"篇中提出了具有独特理论价值的命题,从美学的角度对其中的要义加以诠释,对于当代文学艺术的创作具有借鉴意义,即"物色"不是一般性地阐述自然景物对作家创作心理的感染与召唤,而是以"物—情—辞"的三维构建,突破了"情景交融"的理论模式,从而揭示了"辞令"作为文学媒介的关键性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偶然这个范畴有着突出的位置与重要的理论价值。从中国美学角度来看,偶然指艺术创造主体赖以激发审美情感、创_作冲动,并在不经意间形成审美意象的一种突发性的思维方式,是以客观外物的变化触失主体情感为前提条件的。对于偶然性创作契机的发生机制,中国古代美学是从审美主客体的触遍感发的思路来阐释的,这就是审美感兴论的传统。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偶然”范畴基本上是处于感性样态的,不具备西方哲学那种范畴的逻辑意义,但却非常丰富,体现了中国美学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4.
马琳 《理论界》2007,(3):196-197
传记片是历史人物与现代电影艺术结合的产物,其内在特殊的规定性构建了真实与虚构、历史与艺术之间独特的传记美学。好莱坞电影人在试图诠释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这一美学命题过程中,对于电影内在的美学特质进行了一次重新解构与颠覆。  相似文献   

5.
在黑格尔提出"艺术终结论"以来100多年的时间里,现代艺术与美学发生了极其重要的转向.一方面,作为艺术精英的前卫艺术从审美走向审丑,美学正演变为丑学;另一方面,传统艺术总是力求将艺术与生活区别开来,相反,在作为日常生活的当今大众审美文化中,生活走向艺术化,艺术走向生活化,艺术与生活的界限目渐模糊并趋于消失.黑格尔和现代艺术演变及由此产生的美学理论转向之间有内在的关联.深入研究这个课题,对于理解当今中国艺术,推动当下中国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墨戏论     
纵观中国古典绘画美学的源流可知,“墨戏”不是一个一般性的绘画名词,而是一个能够代表文人画艺术精神的独特美学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表征着中国画创作论的鲜明特色。因此,探索“墨戏”的内在机制、发生发展情况、审美内涵是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艺术风格是作家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在风格美的创造过程中,人们不仅按照客观艺术对象和作品构成因素的审美特征进行创造,而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创作主体内在的审美个性来塑造。这就形成了风格创造过程中多种美学因素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一个审美关系的系统网络,影响、制约着风格的形成。因此,从艺术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画艺术理论中,石涛的画论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他倡导的中国画艺术的美学精神即强调画家主体的心性表达,抒写画家自然美感情趣。这在中国画艺术表现里体现为水墨结合、水墨相融、水墨一体所产生的艺术丰富表现力,它是艺术家追求艺术审美理想的结果,这一结果就包括有"絪缊"之美的内涵。"絪缊"是画家把对宇宙自然的审美感悟抽象化为理性思维观念,并使其形象化、视觉化所创造出的具有混沌苍茫的意象之美,它对中国画艺术审美创作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艺术形式美的问题,长期以来是一个禁区,令人讳莫如深。一提到形式美,就有形式主义之嫌。其实,研究形式美及其规律,对于提高艺术的创作质量,对于美学的理论建设,都是有益的。只要艺术家从现实生活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形式美规律,就不但不会成为  相似文献   

10.
论创作个性     
人们对创作个性有许多不同的见解,除了“风格就是个性”外,还有这样两种流行的观点:“创作个性,就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体现的艺术家审美感受和艺术造型的特殊性的综合”;“创作个性,是在创作实践中体现的作家世界观,特别是其中的审美观和艺术情趣修养、生活经验、形象思维、创作方法等一系列特点的总和”。但我认为,创作个性首先是一种能力——作家以独特的审美方式把握和反映生活的能力。它象徽号一样标志着作家的才气、学识、生活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力。科瓦廖夫在《文艺创作心理学》中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和心理学是在创作过程的全部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上主要的文学传统中,人们都认为创造力是和神灵息息相关的。希腊神话把创造力归因于主神宙斯之女——缪斯。因此人们顺理成章地认为艺术与神性相关的看法是普遍性的。一个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人们把艺术家比作神灵,并以此来分析艺术家与其创作的关系。然而,在现存的理念中,神性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因文化传统不同而迥异。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和美学领域的种种差异,有必要对中西方美学思想进行考察,对作者—上帝这一模式与文艺创作的相关性进行理论探索,以期找出中西方美学思想中关于神性与艺术创造的异同,揭示艺术领域常常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反讽、悖论和其他微妙之处,并纠正在这一领域的一些偏颇之见。  相似文献   

12.
当代美学研究对艺术家审美创造活动的阐释正在日趋深化。在这一进程中,要准确而深入地揭示艺术创造的奥秘,就绝难回避一个关键性问题,即对艺术家审美心理结构的把握。虽然这种把握的深度会囿于生理学、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水平而难臻佳境,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消极等待,无所作为,唯有积极地探索,方能有所进益。 一、审美心理结构的基本构架 对于艺术家来说,审美心理结构是其赖以进行艺术创造的发祥地,是其风采独具的创作个性的丰厚基础。艺术创作的独特风貌和艺术作品的鲜明特色这些标志着艺术家创作成就的东西最终都导源于艺术家各自独具的审美心理结构。需要指出的是,审美心理结构并非天赋  相似文献   

13.
接受美学理论是文艺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对于推动文化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声乐艺术是众多表演艺术种类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既是表演者与人声"乐器"的巧妙配合,同时也是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受众.本文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谈及声乐艺术表演过程中受众的审美心理和接受过程,力争从接受视角对声乐表演艺术进行审美观照,以加强对文艺审美接受研究的重视,推动声乐表演艺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早期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现代心理学长足的进步,在探讨影响艺术家创作的诸种因素中,艺术家早期的心理经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希望能够在对艺术家心理历史的分析中,找出其艺术风格和个性特征的人格根由,从而能够理解和把握艺术家对于生活所作出的独特的反应倾向、感情态度,以及进行创作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苏轼文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诗学本体意义上的艺术心理研究,他从创作的全过程探究诗学创作的艺术心理结构,诸如诗人与表现对象之间的空静、物化、神游的相契相融的特征,并且把自己的创作心理体验融会其中,因而使他的诗学本体艺术心理理论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创作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对音乐有着独特的热爱和理解,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为儒家学派音乐评价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孔子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评述,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儒家音乐美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时下,臧克家的诗学理论研究有所忽略.但其生活诗学理论,蕴含着臧克家对生活本真、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生活与诗歌之间艺术关系的体验与理解,包括创作论、美学论和诗歌评价等.生活诗学不仅显示出对诗歌创作本身及诗歌理论把握的准确性与学理性,尤其是在数字化媒介时代,更能昭示当代文学创作中生活本体的贫乏与缺席、文学创作的异变与症候,是当代文学理论建构的参照与标榜、文学反思的立场和准则.  相似文献   

18.
入兴贵闲——关于审美创造心态的一个重要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兴贵闲”是在中国古代文论领域中并不为人所注意 ,但却有丰富理论价值的一个重要命题 ,它所揭橥的内涵是在闲逸充盈的心态下触发创作主体的审美感兴。它与“虚静”说有密切联系 ,但又有着不同的意味。与中国古代的气论哲学有深刻联系 ,但却在刘勰的文论体系中纳入了美学心理学的轨道。唐宋一些诗人在“闲”的心态下创造的篇什有着独特的意境与风格。  相似文献   

19.
毕鑫 《社会科学论坛》2008,(18):179-181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对音乐有着独特的热爱和理解.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为儒家学派音乐评价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孔子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评述,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儒家音乐美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康德黑格尔美学对中国当代美学具有特殊的引领和重要的示范作用。国内学界对于康德黑格尔美学阐释的主要方向,往往聚焦于康德黑格尔美学与西方古典美学的关系,而对于他们与现代西方美学之间的关系则鲜有关注。康德提出了想象自由和天才说,黑格尔否定了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摹仿说及其写实主义传统,为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美学打开了大门。康德提出了审美的非功利说,黑格尔否定了艺术工具论,成为现代西方唯美主义的理论源头。沿着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现代西方美学走上了取消美和否定美的道路。康德承认自然美的自身价值,把西方古典美学强调艺术的优美和谐扩展到自然美的粗犷崇高,对浪漫主义自然观做了比较系统的总结。黑格尔承认自然美的抽象形式是自身所固有的,同时黑格尔关于自然美契合人的心情说对于现代西方移情说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今环境美学和康德黑格尔美学之间存在某种可辨识的逻辑联系。康德黑格尔是他们所处时代急剧变革的西方艺术思潮在美学领域的表达者,启动了西方古典美学的范式革命,在现代西方美学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审并校正国内学界对于康德黑格尔美学的定型化理解,对于推动中国当代美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