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社会发展最终体现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当今中国,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引导和点化下,才能促使社会逐步走向和谐,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才能逐步得以实现.所以,积极推进新时期人文精神的构建,既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实现整个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加强人文精神,避免人的尊严、人的基本权利遭到践踏,使人在法治社会中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首要的就是厘清人文精神在法治中的适用原则,人格尊严与价值是人文精神在法治中的支柱;权利平等是人文精神在法治中的核心内容;基本自由是人文精神在法治中的实现目标。三项原则在法治中得到充分的适用就是法治人性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社区调解制度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文化范式,其成立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我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发展,几千年调解制度的发展造就了特有的调解文化,而社区调解文化体现了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人文向度,社区调解制度的人文精神包括对人的终极关怀与现实关怀.本文提出社区调解制度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与法治的发展规律类似,这种内涵于社区调解制度的人文精神也集普遍价值与民族特色于一体,要进一步发展社区调解制度就应当创设一个社区调解制度与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的新境界,这个新境界就是通过建设一支优秀的社区调解人队伍,来表达社区调解制度的人文关怀,将人文精神落实在社区调解人所进行的生动具体的调解实践中,以培养人们对社区调解人的信任,树立社区调解的制度权威,使这种柔性的东方法律制度在世界法治模式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法律是在思想文化中流动的.人文精神思想的流动和张扬,推动法治由过去简单的强调阶级斗争为纲或以权力为本位,转向以人为本,主张和谐法治,体现了当代法治、社会公平要符合人文精神理念的要求.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法治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人文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总是反映出一定社会人们对自身的尊严和价值的强调,形成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同时人文精神的内涵又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实现的,总和现实生活的种种问题交织在一起.从人文精神表现的文化内容而言,人文精神是对人自身价值加以肯定和张扬的道德范畴;人文精神可以体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出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文明程度;在当代现实生活中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对物欲主义的批判和超越;同时人文精神问题又是在多重的文化矛盾中运行.人文精神的思想文化对法治、社会公平的价值在于:人文精神要求张扬正义与拷问人性,是法治、社会公平理论的逻辑起点;要求追问法的合理性,是法治、社会公平的思维工具;主张自由、平等、人权、公正等,表现的是法治、社会公平所需要的价值文化要求.  相似文献   

5.
法治精神、人文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法律评价的三种精神。法治精神是法律评价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精神之魂,人文精神是法律评价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精神基石,时代精神是法律评价实现反思超越的精神自觉。在司法实践中,法律评价既通过摒弃人治精神,体现良法善治的法治价值,从而回归到法治精神中建设法治国家;又通过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民众的现实权益,从而回归到人文精神中建设和谐社会;还通过不断推进司法改革,实现中国的法治梦,最终回归到时代精神中实现反思超越。  相似文献   

6.
端午节这个民俗节庆因与屈原的关系而开始参与中华民族人文精神文化传统的传承。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从屈原到老舍,形成了一条绵绵不绝的人文精神传承的大波。屈原与老舍都是以深切的人文关怀而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知识分子的。而老舍可以说要相当程度上传承与发展了屈原的人文精神。这主要体现在哀民生之多艰的生存关怀、重铸民族灵魂的精神关怀以及探究人类本性的永恒关怀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从西方古代法治理论的源流来看 ,希腊人把法治从“尚法”观念演绎成“良法之治”,罗马人则把法治从希腊人的“良法之治”推进到“制约权力”,而近代西方法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渊源于古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智慧。因而 ,如果说古希腊是西方法治思想和理论的源头 ,那么古罗马则架起了古代西方法治理论与近代法治理论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人文精神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政治文明是人文精神的制度保障。今天我们强调“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将建设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目标,其实质就是要弘扬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培育有赖于“以人为本”的政治制度的建立,这意味着我们的一切制度规范、政策措施和政治行为都要尊重人,从人出发,尽量减少异化,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9.
自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强调以人为本,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电视作为重要的新闻媒体之一,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更要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特别是电视新闻,作为最普遍、人们接触得最多的一种叙述方式,内容要充满人性化,从人文关怀、人文意识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情感需要,显示出对他们的尊重;关注更多新闻事件背后的人——人的内心、人的命运、人的情感,随时倾听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灵呼唤。我们认为,在当今社会发展现实和媒体自身发展环境下,电视新闻一定要很好地去把握和实践"人文精神",除了具有历史发展性之外,还具有强烈的现实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人文精神”是关于人、人类、人性的思想,是对人类命运与归宿、苦难与解脱、理想与信念等生存行为及意义的思考与判断。它更多的属于形而上的苍畴,关注人的价值、尊严、人格、权益,重视对人的终极关怀,肯定人的终级价值。在人类文明史中,它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发展、变化,随着民族的兴衰而显示出多样性、复杂性,最终给人类社会描绘的是真善美圣的理想图画;而对于个体人来说,它指示人的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高品味、完美的人。 语文教育注意人文精神的培养首先是由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学习内容等决定的。人文精神不同于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由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  相似文献   

11.
宗教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一种心理需要,一种了解、把握世界的方式,是一种形态极为独特的文化现象.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看,宗教其实就是人类的一个"终极关怀".从这一角度来探讨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它所隐含的人文精神和宗教精神,则是一种不一不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人文精神”是近年来文化界、理论界讨论的热点,目前尚无确定的界说.根据普遍的认识,从意义上追溯,人文精神大致是在形而上学的层次上对人的终极关怀.它体现为对人自身命运的关注、对人生存价值的理解、对人精神取向的把握.从教育上看,如众周知,教育的产品和对象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且是代表人类前途和发展命运的人类群体中最富活力的成员.而在教育之中,师范教育的特殊性,就产品和对象、任务而言,是培养那些从事培养人的工作的人.用习语来说,是要造就“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人文精神与师范教育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必然联系.如果说当下有关“人文精神”的讨论由于抽象层次过高等原因,很难马上达到共识,那么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师范教育,如何正确对待人文精神,却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3.
试析“人文精神”的内涵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人文精神是指属于人的关于人自身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对人的人性、人格、人生、价值、责任心和责任感的尊重、关心、关注、关怀和弘扬 ,是人及人类体现自身尺度 ,洋溢人生理想和信念 ,对真、善、美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生的态度和人的价值取向。把握人文精神的内涵 ,需要明确人文精神是属于人的精神 ,是人内化于实际行为中的精神 ,是经过教化而养成的精神 ,是目的价值性和工具价值性相统一的精神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科学、规范的管理是现代出版的必要的手段和措施.但是,迷信管理的技术和效能,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缺乏人文精神的关怀,也会给出版带来负效应.本文通过考察人文精神的内涵,分析现代管理和人文精神的关系,探讨人文精神关怀在现代出版中的重要作用,希图引起出版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把出版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人文精神视野下的技术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文精神的视角考察技术创新的发展,认为传统技术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与时俱进,以人文精神为导向,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前提下,追求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关怀,必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创造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诗经>人文精神是伴随着理性时代来临而构成和体现的,多元文化因子的生成,确立了人文精神的构成前提.民本思想的萌芽,伦理思想的形成,自然观念的确立,自我价值的体现,为人文精神构成奠定了基础.神道的衰落,人们个性的张扬与自我完善,人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人与人之间具有了关怀和理想的追求,理性的审视人与社会、人与道德、人与理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追求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在人生自我完善中实现人格价值,在价值追求中体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儒学人文精神与现代社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儒学的忧患精神、乐道精神、和合精神、人本精神和笃行精神 ,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体现 ,其宗旨是对于生命的关怀。面对 2 1世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以及文明之间的冲突 ,并由此五大冲突而造成的生态、社会、道德、精神和价值五大危机 ,我们可以从儒学人文精神中获得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等五大原理或五个中心价值观 ,以此作为化解人类五大冲突和危机之道  相似文献   

18.
人文关怀与读者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切为了读者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首先我们要有读者第一、方便读者、服务读者的理念,在满足读者需求的过程中,我们要“换位看待”;在开展各项工作时,要坚持图书馆的公共性、公益性、服务性的本质,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因此,图书馆工作理应强调人文精神,重视人文环境的构建,提倡人文关怀。图书馆人文关怀,就是要在图书馆中营造人文氛围,倾注人文情愫、弘扬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珍视人的生命和自由,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坚持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现代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同时也把读…  相似文献   

19.
人文精神的本质是对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的一种关怀和尊重,具有永恒的价值。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人文精神的培养令人堪忧。通识教育的形成旨在纠正传统教育的弊病,它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学模式提出已久,但在实践中仍然没有切实实现,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医疗工作者推崇医学科学精神,而忽视了人文精神方面——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在健康疾病问题中的作用。因此,只有从医学科学精神的技术至上走向弘扬医学人文精神的人文关怀,实现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现代医学模式转换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