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南京大学中文系许志英、丁帆先生主编的《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 2 0 0 2年 5月出版 ,以下简称《主潮》)高度肯定了“现代性”之于文学史研究的重要学术价值 ,认为“二十世纪文学史”所体现的“现代性”诉求“作为判别一个世纪以来文学发展的整体价值框架体系” ,“是半个世纪以来文学史断代分期方法的一大进步”。 (上卷第 2页 )显然 ,《主潮》是认同“现代性”这一价值系统的 ,并以此来统领和观照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各种思潮。在章节的编排上也围绕并体现了这一点。例如 :“从‘伤痕’到‘反思’”(第一编 ) ,揭示新时期知识…  相似文献   

2.
读陈炎《反理性思潮的反思》姚新勇陈炎《反理性思潮的反思》(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以下简称《反思》)是一部描述历史并且试图解释历史的著作,作者在"后记"中明确阐述了它的写作目的:对于那些爱好美学或对西方人文思潮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本书或许能够帮助...  相似文献   

3.
朱光潜早期的美学思想在他的《谈美》中得到了深入浅出的并且是最完整的表现。朱光潜的早期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和《谈美》这三本书中。《悲剧心理学》“是《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萌芽”(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中译本自序),而《文艺心理学》才是朱光潜美学的一个综合构架,在这本书中他全面阐述了他早期的美学观点。《谈美》则不仅是《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而且如朱自清先生在序中所说,“自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有些处是那部大书所不详的;有些是那里面没有的。──‘人生的艺术化’一章是著明的…  相似文献   

4.
小说《蓝幽幽的峡谷》(《草原》1984年第12期,以下简称《峡谷》)出自一位初试笔锋的蒙古族业余作者之手,荣膺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篇小说选取新的视角展示人物心理层次,朝着纵深方向开掘灵魂。在剖析民族性格的丰富内涵和发展趋势上,把道德评价和美学评价结合起来,人物形象有相当的力度和厚度。  相似文献   

5.
一在中西文学撞击交汇中的新时期文坛,存在着两类引人注目的小说:(一)、《受戒》、《大淖记事》、《桥边小说三篇》、《白色鸟》、《一夕三逝》、《哦,香雪》……;(二)、《你别无选择》(以下简称《选择》)、《蓝天绿海》、《无主题变奏》、《鬈毛》、《黑颜色》……  相似文献   

6.
最近由岳麓书社出版、江立中副教授所著的《离骚探骊》(以下简称《骚探》)一书·对《离骚》研究中的种种疑难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索·提出了自己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观点。成为新时期屈骚研究的新成果。具体说来·该书最引人注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以下几个问题的阐述上:  相似文献   

7.
2013年12月,"生命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对话"学术研讨会在贵阳举行。会上,封孝伦教授与袁鼎生教授分别奉上了自己的新著《生命之思》(商务印书馆,2014)和《整生论美学》(商务印书馆,2013),推动了两个美学流派、两种美学理论的交流。本刊编辑部黄旭东(以下简称"黄")编审特地采访了封孝伦(以下简称"封")、袁鼎生(以下简称"袁")和薛富兴(以下简称"薛")三位教授,就生命美学与生态美学相关问题请他们谈了各自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艾斐的《小说审美意识》(文化艺术出版社)一书,通过追踪新时期以来文学(主要是小说)创作的态势和对其在发展历程中所留下的美学轨迹的审视,并从理论上予以阐释、评判和确证,相当清晰地勾划出了文学,特别是小说创作的现实形态.他对情绪记忆的潜在作用、美感“共呜”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9.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社科院吴功正研究员撰写的近80万言专著——《中国文学美学》最近面世了.这是作者继1985年出版《小说美学》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本书最显著的成就是提出了一个新的学科概念、建构了一门新的学科:“文学美学”.其研究意识、经验、操作方法为新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具体实例.其一,跨越性学科整合,是新学科建构的基础.本书的作者是在分析文学、美学各自属性的基础上,寻找到了它们的交切面,把这个交切面部分独立建构、独立建制.作者的做法在实际上体现了新学科建设的基本做法.即发现:发现中国文学中的美学的可存在性;分解:把中国文学中的审美内涵分析、过滤出来,而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分解又和综合相联系;选择:选择中国文学中所包含的美学  相似文献   

10.
茹志鹃的小说以“清新、俊逸”而受到评论家的称赞,《百合花》是其风格的典型体现者。在半个世纪的流变中,论者大都把第一人称叙事、侧面描写战争、细节描写等作为这篇小说反映茹志鹃创作风格的具体体现。文章从女性视角、文本丰富多变的情感、别具深意的景物描写三个方面入手,再次解读《百合花》,试图重新阐释其“清新、俊逸”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1.
在《史记》与《燕丹子》成书之前,荆河的故事已在民间广泛流传,《战国策·燕策》对此也有较详细记载,司马迁及《燕丹子》的作者塑造荆何形象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史料、传说取舍、辩证、加工的过程。《史记.刺客列传》有失荆河的部分(以下简称《荆轲列传》)与以《战国策》为蓝本的小说《燕丹子》皆以“刺秦”为叙事焦点,叙述着一个大致相同的事件,大致相同的过程、但是二者的叙事体现出比较明显的文体特征,前者追求严谨平实的史传风格,后者则向小说笔法靠拢。细加辨析,两种文本大致在叙事结构模式、塑造形象的着眼点、作者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2.
一 自从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列出“讽刺小说”这一小说类型,并以《儒林外史》作唯一代表之后,“讽刺小说”作为《儒林外史》(下简称《儒》)的小说类型定名,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接受。鲁迅先生抓住了《儒》最主要的美学特征,由此出发而对《儒》作出的高度评价是准确和公允的。不过,当我们在对《儒》进行比较全面具体的分析研究时,就不能仅用“讽刺”去囊括作品所有的审美特征。事实上《儒》除了通过对否定性人物、现象的讽刺去揭露批判封建文化  相似文献   

13.
最近,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出版了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所著《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以下简称《初探》)一书的中文本。该书是作者于194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所写的博士论文,曾获该校1946~1947年度最佳论文奖和“威尔士奖金”,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以来,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方面,先后出版了李泽厚、刘纲纪、叶朗、敏泽、周来祥等一批学养深厚的美学名家的中国美学史著作。这些著作无疑代表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的最高水平,但同时也成为横亘在我们后一代研究者面前难以逾越的山峦。可喜的是,广东五邑大学的中年学者李旭却知难而进,倾十年之功,向学界捧出了《中国美学主干思想》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以下简称《主干》)。由于著者着意从思想根基和实质上来深刻理解和把握研究内容,而不是浮在表层从某种学科的具体观点出发作简单的敷演,这就使本书具有了自己鲜明的…  相似文献   

15.
不少读者盼望的《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以下简称“《宗》著”)问世了。 1983年全国宗教学科“六五”规划会议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提出一个引人瞩目的课题——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研究,被列入国家重点项目。几年来,该所全体人员进行了辛勤的劳动,陆续发表了一些探索性的中间成果,受到学术界、宗教界和政府机关的重视,《宗》著就是其最后成果。主编罗竹风同志为本书写了前言。  相似文献   

16.
武树臣《中国古代法律样式的理论诠释》一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以下简称“武文”)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样式走过了西周、春秋的判例法时代和战国、秦代的成文法阶段,自西汉至清末,形成了成文法与判例法相结合的混合法样式;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已跨越了西方世界的两大法系样式而走出将两者混合的第三种样式。并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法律样式所具有的特征实际上体现了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某种共同规律”。作者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下简称“武书”)一书中,亦有相关阐述。中国古代法制的历程果真存在如此渐进的三段…  相似文献   

17.
<正> 何西来同志的《新时期文学思潮论》(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新潮》)是对新时期文学思潮作宏观纵向考察的第一部专著。进入新时期以来,无论是创作还是批评,都是解放后最繁荣的时期,作品和评论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众多的作家评论家“各异其面,各师成心”,艺术追求、美学原则和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学界荐书     
《学术界》2011,(11)
许纪霖著:《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作者许纪霖教授是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专家,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思想和思潮的研究方面有独到建树。本书从思想史的视角梳理  相似文献   

19.
许志英、邹恬两位先生主编的洋洋百万字的《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以下简称《主潮》) ,是一部深沉厚重、锐意开拓、力求突破的现代中国文学史。这种创造性的重写 ,不仅标志着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登上一层楼 ;并且也表明现代文学研究摆脱了政治的附庸地位 ,纳入了真正科学研究的学术轨道。“一部文学史主要是作品的历史 ,而一个时代的思潮也是更生动更丰富地体现在作家的创作中。”(见本书《跋》)这一文学史观不只是具有重要的重构文学史的实践意义 ,也富有不可低估的史学理念的建设意义。由于它与文学思潮相溶合而提出一个与理论思潮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几乎每年都出版一部甚或几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史方面的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也出版多种了。相对说来,研究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的书却很少。1990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论》(李丽莹、李见锋著,以下简称《史论》),则从“史论”的角度,勾画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规律,显示了著者的工力和史识,是一部颇具特色的专著。首先,作者紧扣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内在特征,以历史主义的态度,清晰地理出了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