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口年龄构成指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于人口再生产过程是一个周期性延续的过程,与社会经济变动密切相关。每一次重大的社会经济变动,都会影响到当时人口状况的变动,并波及到未来的人口变动。因而现状人口年龄构成是过去年份人口变动历史的写照,并可依据它预测未来人口发展动向,为制订人口政策、指导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提供依据。本文根据1990年《广州统计年鉴》提供的广州市区1989年人口年龄分组资料,分析广州市区的人口年龄构成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近代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发生大变动的一个时期。这种大变动直接影响到广大民众的生活,包括人口的流动。本文试图以中国近代人口城乡流动为主线,同时结合城市居民构成等情况,对我国历史上这一时期的人口变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童玉芬  魏明星 《西北人口》2002,(3):50-52,6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西部边陲,是一个拥有47个民族成分的大家庭,占全国总面积的1/6。维吾尔族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也是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该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与变动情况也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和特点。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50年来,维吾尔族人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面我们就来用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分析新疆维吾尔族人口的空间分布与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口文化程度及其变动趋势(1982~199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口文化程度及其变动趋势(1982-1990)赵亚双(哈尔滨医科大学人口研究所哈尔滨150001)文化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文化教育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关文...  相似文献   

5.
去年底,笔者有幸参加省政府组织的一九九二年度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工作,历时约—个月时间。现将参加此次抽样调查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介绍如下。一、基本情况1、熟悉了解情况阶段。时间:1992年12月中旬。当笔者根据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考核办的分配,下到××市时,由于该市人口变动  相似文献   

6.
一、人口产业结构的现状与特征 人口产业结构是指在业人口的产业分布状况,亦称劳动力就业结构。建国以来,伴随着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我省人口产业结构变动大体分为两个阶段:1978年前缓慢变动阶段和1978年后加快变动阶段。 建国初期,我省同全国一样,基本上是以农业为主导的人口产业结构。全省劳动人口  相似文献   

7.
一、历史的潜伏点 任何时代都带有它前一个时代的烙印。中国近代人口运动的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为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人口经济关系埋下了种子,而共和国建立初期的战略选择,也是影响新制度下人口经济关系格局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潜伏点。  相似文献   

8.
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口自身和社会经济诸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的变化。人口过程按其性质可分为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影响人口过程诸因素中社会经济发展是主要因素。一般说来,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经济和人口大体上是按相同的方向发展的,如果经济发展速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世界人口变动状况的比较分析顾宝昌,解振明今天的人口控制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行动,了解和掌握世界人口变动的情况和趋势,对于认识当前中国的人口形势有一定的参考,我们根据美国人口咨询局出版的《1993世界人口数据表》,选择了中国以及一些有关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历史时期人口分布变迁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变动和迁移是当今世界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各国不仅密切注意现在的人口变动,而且重视预测未来的人口变动趋势。我国对人口变动迁移的现状,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上也都同样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不足的是,缺少了对我国人口分布变迁的历史状况的研究。从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动迁移的原因,这对于我国人口分布变动现状的研究,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人口的高龄化 在近代社会以前,人口动态是多生多死,到了近代社会,人口动态就是少生少死了。从近代社会以前的人口动态向近代社会的人口动态的转变,称为人口革命或人口转换。一般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近代化而引起人口转换,这多见于各国的人口历史。人口转换过程的前一阶段,首先是死亡率的下降,这是由于社会的近代化和经济的发展,使医药和卫生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导致死亡率的下降的缘故。可是,在这个阶段的出生率却依然保持着高水平,所以,当人口动态成为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组合时,其结果便造成人口的增加。随着人口发展的变化,不久就到了人口转换过程的后一阶段,这时出生率也下降了,死亡率和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1995年3月18日)彭珮云一、关于1994年计划生育工作的进展与问题1994年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步前进的一年。国家统计局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1994年全国人口出生状况与1993年基本持平,完成了年度人...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学术界有关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研究中,对于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出生性别比水平及其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是数十年来不少国外学者长期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不同学者由于不同的研究时间、范围和侧重,所得出的结论不尽一致。但是从他们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我们依然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本文将在梳理和总结国际学术界有关人口出生性别比实际水平及其变动趋势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一、人口变动状况 近三十年来南斯拉夫人口变动的特点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呈不断下降的趋势。1950年出生率为30.3‰,1980年则降至16.9%。;同期,死亡率从13‰降至8.8‰,自然增长率则从17.3‰。降至8.1‰。各年变动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15.
蒯鹏州 《西北人口》2012,(5):117-120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自然变动和人口迁移变动不断加速的历史时期。这将对学龄人口的规模及其在城乡间的分布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估算了未来各级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及供求缺口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各级教育发展的影响。由于人口迁移变动的存在,学龄人口变化对教育发展的冲击被强化。据此,未来我国的教育发展策略应因应人口变动的挑战,采取适应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近代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口下降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中国人口有史以来的不断增长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我国的主要少数民族蒙古放在近代却经历了四百年人口下降的经历。从下表可知,蒙古族人口十六世纪末期至1949年,人口总数减少了255,000入。谭惕吾也指出了民国二十四年之前“蒙人人口锐减”这一事实(谭,民国24:77)。人口迁移使近代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由多数变为少数,对此学者的看法很一致1(LucianW.Pye,1975:497;WilliamHeaton,1971:13),而蒙古族人口绝对数的下降,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已有的文献中很少看到这一点。近代蒙古族人口的逐年下降,成为历史上一个奇特…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数据上看,各种资料记载的只是中国人口的总量,而分性别的详细资料并不多,虽然历史上也有一些学者对中国特定地区人口的性别状况进行过分析,但也只是描述性的,近年来我国围绕人口性别比的分析比较多,并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现实分析只是基于特定时间的统计数据,而受计划生育工作的影响,所以很难确定中国真实的一般的性别比有什么特点和规律。为此分析历史上中国人口性别比的状况,对于解释现实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关于总人口性别结构根据现在所能找到的历史数据发现:历史上我国人口性别比是比较高的。表1中,最早的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世界人口死亡率趋势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死亡率变动趋势研究,是当代各国人口学界共同感兴趣的课题之一。比较和分析各国人口死亡率变动之后,可从中发现异同之处,最后找出一般的趋势。根据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统计姿料的历史分析,现实对比和研究,大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的历史变动充分反映了死亡率变动的一般趋势,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的变动无非是这趋势中的一个阶段,最终也肯定会走向这趋势的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19.
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国家的人口变动马振伦(安徽大学人口研究所合肥230039人口的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是由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决定的。当前,世界正处于历史大变革时期,苏联解体是本世纪后半叶最引人注目的战略变化,社会主义大家庭已失去往日的凝聚力,原加盟共和...  相似文献   

20.
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最终归宿。而人口过程不是单纯的自然生理现象,其根本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属性,即人日的发展最终是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决定的。任何社会经济政治变动都会相应地在人口上有所体现。人口变动包括人口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俄罗斯,经济和人口的发展被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1991年后,随着俄罗斯联邦政体的变革及经济体制由传统的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作为俄罗斯总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的人口领域也随之发生了一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