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多民族格局发展轨迹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略论述了从史前以来,在广西这土块地上,土著的壮侗语民族的形成发展以及汉、瑶、苗、回、京、彝、优佬等民族的先后陆续迁入并构成今天多民族格局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广西属于史称“百越”地之一,东北西南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越南毗邻,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壮族的主要分布地区,与壮族共同开发边疆的有汉、瑶、苗、毛南、仫佬、侗、京、回、彝、仡佬、水等民族。长期以来,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的民族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他们创造、保存的乐器文化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3.
感受龙胜     
李咏梅  黄伟林 《中国民族》2008,(12):107-108
龙胜,位于广西桂林西北,北接湖南,西靠柳州,生活有侗、瑶、苗、壮、汉等民族,1951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自治县,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5个自治县之一。  相似文献   

4.
广西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世居民族.自古以来,广西各民族为增进民族团结和睦、保卫边疆、维护国家和领土的完整与统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堪称全国的模范.  相似文献   

5.
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京、回、水、彝、仡佬12个世居民族.特定的自然地理资源加上勤劳勇敢的各民族,造就了广西丰富的土特产品.这些土特产品与广西各民族的生存繁衍、与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相互结下不解之缘.因此,介绍、研究广西土特产品的历史,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第二届广西民族研究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9月24日至28日在南宁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壮、汉、侗、瑶、苗、黎、彝、满、毛难、土家等族的专业研究人员和业余爱好者共85人。大会收到学术论文40篇。 这次会议是在党的十二大胜利闭幕以后不久召开的,中心议题是结合广西民族地区的特  相似文献   

7.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学会于1986年12月23日至26日在南宁市召开了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包括壮、汉、侗、苗、瑶、回、彝、仫佬等8个民族成份的110多位同志。他们中绝大部分是在广西从事科研、教学的专家、学者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  相似文献   

8.
<正> 广西三江侗族地区地处湘、黔、桂三省区毗邻之地,境内以丘陵和低山地为主,余为高山、洼地和小平坝,地形复杂,地貌多样。三江侗区除占53.6%的侗族以外,还有汉、苗、壮、瑶、毛南、回、彝、土家族等民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广西三江侗区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巩固,各民族之  相似文献   

9.
<正>江华是以瑶族为主的民族自治县,有瑶、汉、壮、苗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0.6万人,其中瑶族人口28.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0%,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地域最广、聚居最集中的瑶族自治县,被誉为"神州瑶都"。60年来,在江华经济社会稳步快速发展进程中,县委、政府  相似文献   

10.
西江流域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语言富矿地带,以语言种类众多而扬名。壮、汉、苗、瑶、侗之外,尚有许多人口较少但文化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这些风俗各异的民族共同生活在西江流域上,创造了光彩灿烂的历史文化。探讨这个区域的语言分布状况,了解各群体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构成,对构建和谐社会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靖西县总面积3331平方公里,人口58万,境内居住着壮、汉、苗、瑶、回等12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自2000年由国家民委倡议发起“兴边富民行动”以来,靖西人民抢抓机遇,举全县之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近日,中共广西靖西县委书记黎志敏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开发智力,发展各民族劳动者的智能,已成为各级政府决策的指导方针之一。百色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丛山中的一个小型城市,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回等民族,全市人口二十七万五千三百人。其中人口较多的壮族十九万七千九百人;其次为汉族,六万八千八百人;第三为瑶族,七千八百人。了解该市壮、汉、瑶民族智力的现状及差异,对于政府制定和实施有关民族政策,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各民族劳动者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壮剧艺术主要产生、发展于右江、驮娘江、西洋江和清水江流域,主要分布于广西百色市的德保、靖西、田林、凌云、乐业、西林以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等县,在这块土地上主要居住着壮、汉、瑶、苗、回、彝、仡佬等民族。壮剧除了具有一般戏曲艺术所具有的综合性和活态性特征外,由于壮  相似文献   

14.
<正>大寨村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面,处在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南山脚下,是一个两省区(湖南、广西)三市(邵阳市、怀化市、桂林市)四县(城步、通道、龙胜、绥宁)交界之地。全村6个组,153户,658人。居住着苗、侗、瑶、汉、满等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95%。2004年9月被湖南省民委确定为全省民族地区小康建设试点村以  相似文献   

15.
“高山汉族”──多民族聚居地区里的少数民族丛叶,陆辉(西林县县志办)在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夹于南盘江、西洋江两水系之间的广西三林(西林、隆林、田林)县地及其邻县一带,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壮、苗、瑶、彝、仡佬、汉、等十一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大...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历时11年,搜集、发掘、整理出当地壮、苗、瑶、彝、回、白、傣、汉等各族同胞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大批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正>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湘西南边陲,是全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境内拥有苗、汉、侗、瑶等13个民族共26万人口。在2000多年的生产生活中,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  相似文献   

18.
彝族肇起我国西北,由于部族征战,寻求牧地等原因,他们爬山涉水,历尽艰辛,不远万里地来到广西那坡县,和当地的壮、瑶、苗、汉等民族一起开拓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广西那坡彝族人逝世后,由腊摩主持唱起“开路歌”,这歌声悲凉沧桑,折射出彝族古老灿烂的历史,也使死者能安心地魂归故里,是慰藉逝者的“安魂曲”。主祭的腊摩是为亡魂开路和护送其安全西去的使者。  相似文献   

19.
广西中部大瑶山周边地区的榕垌村,是一个以梁氏壮族为主体的小型自然村落.它融合了壮、汉、瑶等多个民族七大支系的外来民族成分,构成了一个复杂多元的民族文化整体关系.他们在社会、经济、文化、心理形态和各族群社会关系上,表现出诸多微妙复杂的文化心理差异.本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推考这种民族关系和民族文化心理差异的历史成因,并证明以榕垌壮族为典型的广西大瑶山周边地区散居的壮族,很可能源于明代广西西部"俍兵",与当地瑶、汉民族一样,并非土著,他们几乎同期到达,激烈的生存竞争,三百余年来,构成了一个矛盾深远而又互相依凭融合的复杂微妙的多元族群关系.  相似文献   

20.
广西是一个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地方,全区401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70万,占全区总人口的39%。就在这块土地上,爆发过震撼世界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发生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色起义,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第八军。在长期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和保卫祖国边疆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