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贫困大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近年来,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我们应在把握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和表现的基础上去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重点从社会、家庭、学校和贫困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塑造健全人格,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高校的贫困生几乎来自农村,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非常贫困,这部分贫困大学生受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存在一定的缺失;加之很多高等院校普遍存在人文氛围不够浓厚等因素,这样就导致了在校贫困学生的心理相对缺失,并得不到有效的修复,从而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对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多角色发展,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创新创业—专业学习"的角色冲突.该文分析了大学生多角色发展的情况和"创新创业—专业学习"角色冲突的成因,并通过角色压力视角分析了角色冲突的不良影响.为确保大学生在角色冲突情境下的心理健康,提出了若干纾解角色压力的策略,主要包括:高校要指导大学生动态修正角色预期、加强角色冲突心理干预、引导学生扎根所学专业进行创新创业、适当提高创新创业学分在必修学分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4.
注重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桂云  孙义兰 《社科纵横》2008,23(12):172-173
2008年中国高校迎来了"90后"一代大学生,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上彰显出来的新变化、新特点,成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面对的新问题."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凸显,为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创新;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在创新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有了极大的发展,我国经济获得了腾飞.尤其是近两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升,高校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双创"教育的有效融合,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上述内容,该文探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落实这一理念涉及高校各个环节.本文从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角度,阐述了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旨在推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保证高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理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充分发挥扶贫、扶志、扶智的育人功能.在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和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实践途径,通过构建精准认定和管理的资助育人机制、搭建个性化的资助育人平台、打造品牌特色资助育人项目的途径,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效果,将贫困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目前教育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积极解决相关问题,对于社会发展有突出的现实意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鼓励大学生创业成为一项重要政策,该文基于大学生创业实践进行相关分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加有利的空间,这对于提升创业成功率有积极的作用.就目前的分析来看,高校基于创业的具体情况,积极进行众创空间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旨在总结经验,构建更加全面、有效的众创空间.该文分析研究了基于"三创融合"的高校众创空间建设模式,旨在为实践提供帮助与指导.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高校教育要实现"三全育人"的教育改革深化,引领大学生到基层中去实践服务,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实施.基于"三全育人"、乡村振兴战略等理论基础,从政府政策、大学生实践的角度分析"三全育人"视域下在校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可行性,探讨"三全育人"视域下在校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即高校、MCN机构共同培育大学生,让大学生形成"三农"IP矩阵,以新媒体等形式帮助乡村优质资源实现商业转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开始探索新路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方式,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中,仍然存在理念不深、评价不足、方法陈旧、内容单一等问题,对此需围绕"第二课堂成绩单"这一制度内容,从理念、评价、方法、内容等层面出发,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平台搭建策略,促进"双创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载体.从"三全育人"视域角度出发,归纳现阶段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过程中全员性、连贯性以及多元性不强等问题,探寻工作效率提升新路径,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入脑入心"、成为工作学习生活上的精神之钙,高校只有想学生之所想、答学生之所惑、始终把学生放在心头,才能让思政力量的"活水"真正涌入学生心田,通过教学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反思五方面的"活"起来,展开研究,通过教学"活"起来实现方式的研究,反思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致认为高校思政课需要全方位的创新改革,让高校思政理论课堂"活"起来,真正成为大学生喜爱的思政课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新时代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对高校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视,这也提醒高校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资助育人能够全面贯彻党和政府教育扶贫、精准扶贫的重大战略部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高职院校所具有的资助育人功能也应该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得到不断进步和发展.该文主要对目前高校资助现状和资助育人实现路径展开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三全育人"视域下,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就业创业,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不谋而合.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催生了创新创业机会,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然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未匹配农村创新创业对大学生能力的需求、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意愿较低、高校为大学生开展农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的平台不足等挑战同时存在.该文提出共建"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将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同时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服务乡村振兴紧密融合.  相似文献   

15.
李丽霞 《社会工作》2011,(11):74-77
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其助人自助的理念,与高校贫困生帮助模式的持续发展的理念相一致。学校社会工作主要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专业技巧辅助贫困生正确看待物质贫困和心理贫困,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解决贫困生"双贫困"问题。这种帮助模式改变了以往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粗放式状态而以精细的角度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克服成长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创业人才短缺既是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原因,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促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相融合是地方高校专业改造升级的新路径.为此,该文对工商管理专业与"双创"教育联动培养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当下工商管理专业与"双创"教育融合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联动路径,并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融合体系三个方面展开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与"双创"教育联动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17.
1912年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主张,如今我国教育界提倡"五育融合",赋予了"五育"新的时代理念与内容,尤其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教育方面,"五育"融合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大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该文介绍了"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概念及其对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并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利用"五育"融合教育理念来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创业具有明显的使就业倍增的效应,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高校纷纷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旨在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该文通过"大创"项目的实践历程,发现从创业前到创业开始乃至整个创业过程,创业行动力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高校应当努力营造"创中学,学中创"的创业氛围,促使大学生在创业行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已成为当代专业技术人才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心系着每一位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积极开拓资助育人新途径,深入把握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弘扬和培育贫困大学生的工匠精神.通过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校友文化和专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的途径,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将贫困大学生培养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大国工匠.  相似文献   

20.
全国各高校心理咨询师与大学生配比率低、咨询师专业程度参差不齐以及整体校园的资源倾斜度不高,这意味着心理咨询中心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迫在眉睫.在严峻的问题面前,该文主要探讨了多系统伙伴关系下的大学生心理育人体系,对当前高校心理育人体系建设现状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基于多系统伙伴关系视角的本土化心理育人体系建构措施,期望可为心理育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