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儒家军事伦理对传统兵学的渗透与整合郭洪纪春秋乱世中崛起的古代兵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出于儒家的历史观和政治观,儒学一向把兵学理论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法宝,纳入治乱与政道的圣王理想。儒家文化对兵学的渗透,主要是通过汉唐以来儒学体系对先秦兵...  相似文献   

2.
王震 《文史哲》2020,(4):140-149+168
《汉书·艺文志》将兵书划分为四种,其中的兵形势,有学者认为是讲求军事行动运动性、灵活性的一个流派,有学者认为就是战术,但从先秦典籍来看,形势之"形",主要是指编制实力的组织管理,并兼及作战部署,而"势"则是潜在的预期效能,即编制实力经"形"的有效组织管理而转化成的战斗力。从《汉书·艺文志》看,《兵书略》对"形势"的定义与列入兵形势家的《尉缭子》《蚩尤》等书都与军队组织管理有关。从学科体系结构看,兵形势是类似于近现代"军务"职能的专守之事和专精之学,是传统兵学的四大分支之一,故兵权谋作为总的战略方针与战术方法,在整个兵学体系中发挥统摄作用,而形势、阴阳、技巧分别在治军众、通鬼神、管器械三个不同向度上支撑着权谋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谢德先生新著《孙子兵道与商战》一书,2007年8月已由齐鲁书社出版。在孙子兵学研究日益向外扩展、应用研究已经成为兵学研究之重要方向的今天,《孙子兵道与商战》的出版,成为这一方向的重要代表。与以往诸多应用研究论著所明显不同的是,该书虽然以兵、商合论为旨归,而它的前提却是对孙子兵学理论体系的系统展示,是对孙子兵学理论要义的高度提炼(即“兵道”)。在此基础上,又以兵家之实践与商业实践共同予以验证,予以充实,从而形成为一部兵道与商道、理论与实践浑然一体的研究专著。一、系统完整的孙子兵学理论体系与精到准确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荀子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对战国末期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他在弘扬儒家理想政治的前提下,将论兵之道与政治治国之道密切地结合起来,代表了先秦儒家兵学思想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漫长的思想文化史上,无论东方或西方,都有过极丰富的军事典籍,也有过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的璀璨群星。但许多人在研究兵学理论及军事艺术时,往往是就兵而言兵,把兵学仅仅看成谈论兵戈剑戟、攻占杀伐,或者层次更高些,作为战略学、战术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军事建设等一...  相似文献   

6.
在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中,唐甄(1630—1704年,今四川达县市人)是一位为革新政治以求生民、利民、富民而“尤长于言兵”,注重军事、研究兵学、深通兵术的著名军事思想家。他积三十年而成的《潜书》中,侧重论述兵学的有《全学》、《五形》、《审知》、《仁师》等篇章,足见其军事思想的丰富内容和独到见解。唐甄的兵学在当时是有其突出贡献的。唐甄的军事思想,如同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一样,至今仍有其精华可资吸取。兵者,国之大事,非学不可自宋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宋明理学,适  相似文献   

7.
《中外名战与名帅———兼论东西方兵学文化意识》一书已成为风靡全国的畅销读物。该书的作者是国内知名的军事辩证法与中国传统兵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文儒。作者以十余年的功夫爬抓资料,考证史实,提炼观点,从古代西方的希腊罗马和中国的先秦时期开...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哲学系张文儒教授是我国传统兵学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1996年10月,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了张先生的《中外名战与名帅———兼论东西兵学文化意识》一书;次年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张先生的《中国兵学文化》一书。这两部书的推出,是我国近年来兵学文...  相似文献   

9.
《尉缭子》是“武经七书”里的一种,在我国传统兵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特别是因为书中提出了“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的著名论断,被认为是在学术领域内最早对军事与政治关系作出理论概括的著作。其实,如果从兵学文化意识的观点研究,还有两个重要思想值得介绍,一是“兵胜于朝廷”;二是“战胜于外,备主于内”。这三个观点连在一起,对于军事、政治与经济三者关系,阐述得非常清楚。今天读来,仍可以获得不少教益。一、尉缭和《尉缭子》《尉缭子》一书的作者是尉缭,尉缭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关于尉缭的活动年月及与此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三十六计》的最大特色在于以《易》论兵,援《易》析谋。作者运用传统易学的认识论和思辨方式对军事谋略的历史实践作了分类总结,对谋略运用从做法、条件、要求、原理诸方面作了考察分析,并道出了谋略推演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诡道逻辑。全书具有注重人为、强调辩证施谋的思想特点,闪耀着民族传统兵学的独特光辉,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军事辩证法和军事谋略,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十六计》的最大特色在于以《易》论兵,援《易》析谋。作者运用传统易学的认识论和思辨方式对军事谋略的历史实践作了分类总结,对谋略运用从做法、条件、要求、原理诸方面作了考察分析,并道出了谋略推演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诡道逻辑。全书具有注重人为、强调辩证施谋的思想特点,闪耀着民族传统兵学的独特光辉,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军事辩证法和军事谋略,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桐生 《学术研究》2002,(11):87-91
司马迁的卓越史识往往体现在他对特殊历史人物的评价之上,他善于从一个独特的理论角度切人,发掘特殊历史人物的价值。从权变角度论载纵横家、从六艺角度论载滑稽、从兵学角度论载货殖,是司马迁选择独特理论视角写特殊历史人物的范例,从中可以见出司马迁深厚的理论素养与杰出的史学智慧。  相似文献   

13.
西汉初期,统治者为安定社会,采取了“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但诸侯国的叛乱此起彼伏,战争连绵不断。汉武帝即位后,实行开边政策,匈奴也不断南侵,战争的乌云也长期笼罩西北边境。司马迁洞察历史,精通兵学,在《史记》一书中常常描述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刻画丰富多采的将军形象。太史公的良将观,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严明军纪战争是残酷的。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云,“兵,死地也。”{左传》亦云,“提甲执兵,固即死也。”(成公2年)加上“兵以诈立”以孙子兵法·军争篇》),军情瞬息万变,要是没有严明的纪律,就绝不可能…  相似文献   

14.
张振谦 《兰州学刊》2010,(6):167-169
北宋文人创作了三百首左右游仙诗。北宋文人少数仍相信游仙之事并作诗纪之,大多文人创作游仙诗的动机与道教信仰没有必然联系,甚至对神仙道教产生质疑。他们或者在游仙诗中直接点明其疑心,或者在梦仙诗中间接表达怀疑态度,有些文人在游仙诗中甚至对神话故事、道教神仙进行戏嘲、调侃。而这些恰恰反映了北宋文人创作思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再议晋武帝罢州郡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琦辉 《理论界》2008,(6):132-133
“山涛论兵”的具体时间应该是成宁三年。罢州郡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大量地罢除州郡兵。其次是罢去刺史的领兵权。这一政策的执行相当彻底,晋惠帝元康中期凉州、雍州、荆州、梁州、益州等州恢复了刺史领兵,惠帝末才完全恢复刺史领兵。  相似文献   

16.
“天都社即普门外护”——徽州文人官绅对佛教的支持 如果说。徽商们对黄山佛教的支持是在资金、土地、物质方面,那么,徽州文人官绅们的支持就在于精神鼓励、人力帮衬方面。  相似文献   

17.
傅宏星 《云梦学刊》2012,33(3):36-38
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号潜庐,江苏无锡人。钱基博不仅以集部之学见称于世,而且湛深兵学,成果丰硕,自谓:“余少喜论兵,五经四子书毕,能烂诵孙武书十三篇,而贯串诸史,出以己所独见。又读陈亮《酌古论》而善之,每学所为,下笔罐罐不能以自休,于山川形势险要,古今用兵战守攻取成败得失之迹,皆有折衷。”尤其是“芦沟桥事变”以后,钱基博避寇来湘,任教于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即今湖南师范大学前身,以下简称国师),乃重拾少时所好,经世致用,由谈兵而知兵,曾与李默庵、王耀武、丁锦、戴安澜、韩浚等国民党高级将领交往频繁,分析战情,制订战术,多所建言。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的卓越史识往往体现在他对特殊历史人物的评价之上 ,他善于从一个独特的理论角度切入 ,发掘特殊历史人物的价值。从权变角度论载纵横家、从六艺角度论载滑稽、从兵学角度论载货殖 ,是司马迁选择独特理论视角写特殊历史人物的范例 ,从中可以见出司马迁深厚的理论素养与杰出的史学智慧。  相似文献   

19.
论近代文人的抑郁心理陆草(河南省社科院)在近代,文人心情抑郁是普遍现象。我们从近代文人的许多诗文集中,都可以感受到那种躁动不安、愤懑期待的心态。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而其首要因素是社会环境:一是人口剧增,科举竞争更加激烈;-:是政治腐败,君一子难胜小...  相似文献   

20.
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从总体看至少有两个鲜明的特色,即峻急与悲凉。峻急是由于文学一面肩负着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任务,一面承担着为重振中国文学而须进行文学变革的重大责任。花落春残、文化衰败的严峻现实迫使文人之创作不能不充满了紧迫与紧张感,来不及精心构思,来不及从容抒情,也来不及在艺术上精雕细刻或进行各种艺术实验,无论如何,先发出充满痛苦的呻吟和反抗的呐喊是头等重要之事。而悲凉之产生,则源于启蒙与救亡过程中的一次次迷们、失误与挫折,源于面对中西文化冲突时的不知所措和选择的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