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文言是汉语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资源.应当高度重视文言的文化功能,把文言教育与提高汉语汉文化的认知能力联系起来,增加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塑造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文言和文言文是汉语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中宝贵的软资源。应当高度重视文言和文言文的文化传播功能,做好文言资源的开发、继承和保护工作,使现代汉语学习、现代语文教育从继承和复兴民族精神文化的高度认识文言资源。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两种危机,即人的社会行为危机和人的精神文化危机.社会行为危机可概括为“物性化”危机,精神文化危机则是人的自我反思与文化上的自省机制已经被物化意识锁定,因而在精神层次上处于麻木或简单跟从状态.这两种危机是中国公民廉洁教育的深层社会需求.马克思生活哲学及其生活教育观点为认识和克服这两种危机,同时也为公民廉洁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原理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关于文言小说的理论论述言皆琐碎,尚缺系统梳理与总结.本文在文言小说本质的理论--文言小说的观念和体制特征;文言小说创作的理论--文言小说传录与休闲、摭实与虚构的关系;文言小说价值的理论--文言小说的社会价值与审美价值三个方面置喙述及,并见文言小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并未退出现代文化生活.传统文言的文学表述功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仍然得到相当的珍惜与尊重,对于一些特定的文体而言,文言表述甚至具有白话文难以替代的作用.虽然不必呼吁或提倡使用文言,但在我们的文化理念中,应当承认现代文言文存在的合理性甚至合法性,应该充分注意这样的文化现象和语言现象,从而为现代文言文的合理存在和健康发展开辟新的价值理路.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主要受到生理、心理、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具体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学业心理焦虑、婚恋心理危机和求职择业恐惧等.高等学校针对心理危机,应当建立心理普查和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开展“一对一”专业疏导与团体心理辅导,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婚恋教育,达到化解心理危机,增强学生心理适应与应对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香港与内地的中文财经文本同为汉语撰写,但相比之下,香港的中文财经文本文言色彩较浓,呈现出“近文言”的语体特色.此种特色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均有体现.“近文言”语体成为目前香港财经写作和翻译的常用语体,与香港的语文教育、英文财经文本的行文风格及居民的用语习惯等因素有关.探究这些因素对了解香港和内地的中文语用差异及语言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入,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已经显山露水,经济的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趋同现象.经济的一体化和文化的全球化必然影响不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使得语言和文化的多元化面临严重的危机和严峻的挑战.论文对多元文化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和我国外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进行简要评述,以就教于智者.  相似文献   

9.
教育消费增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居民在教育消费方面的投入获得了高度的社会认同,但教育消费社会认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潜藏着巨大的社会发展危机.针对我国教育消费的社会认同现状,从社会的心理文化角度挖掘其影响因素,强调居民教育消费的心理行为对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进而对我国教育消费的合理性、适度性发展趋势予以评价.引导我国居民树立合理适度的教育消费理念,为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时代,多种文化相互冲突、融合,导致当前中国公民教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危机,表现为文化认同危机、文化趋同现象明显等。中国公民教育应当回归文化,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价值选择与判断能力,惟其如此才能肩负起自己应有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华人宗教与“华人经济”的共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人的传统宗教活动的诸多特征与"华人经济"的形成有一定的联系.华人传统宗教与"华人经济"具备相似的特征,相互影响,并遵循相似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2.
人的文化本体是人的根本,是人得以立足的基础。同样,中国人的中华文化本体是中国人得以立足的根本。然而,当今中华文化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遮蔽了,“关于中国人的中华文化本体论的确立”就理应成为中国哲学界文化研究的迫切课题。走出困境,就必须使中华文化本体回归并建构中国人的中华文化本体。只有这样,才能弘扬中华文化的精华,对全人类的文化建设和文化进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力量是国家富强的前提,是民族振兴的关键;对此,必须坚持共同理想信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认同感,加强民族大团结.  相似文献   

14.
中华学是关于中华民族整体研究的发展所催生的新学科,是中华民族现代化过程中进行深刻自省自觉的学术产物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华裔的族裔身份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裔的族裔身份(Identity)是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在华裔族裔身份定位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中国文化对于美国华裔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中国文化是理解美国华裔族裔身份衍变和现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必须在语文实践中才能学好语文。具体地说 :在识字与写字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汉字 ;在阅读实践中丰富知识、感悟语文的魅力 ;在写作和口语交际实践中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 ;在综合性学习实践中掌握语文的学习规律 ,提高综合应用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以意象形式来反映人的外部世界和内心感受的,汉字以其意象性结构为汉语文学提供了一种对世界审美把握的最佳资源:(一)汉字语象成就了汉诗的"画意"追求;(二)汉字意象孳乳了汉诗的比喻意象;(三)汉字分行排列凸现了汉诗的丰美意象。有血有肉的汉语文学源于对汉字的精心雕琢,现代汉语文学,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美的资源",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保持地方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18.
类推分为类推拉平和类推创新,汉语语法和汉字构形主要体现为类推拉平和类化拉平。汉字构形的类化拉平可见于其历时演变、共时简化及其书写艺术。汉语语法的类推拉平可见于其音读、变调构词、字化及语序类型。汉字构形的类化拉平和汉语语法的类推拉平具有通约关系,其理据植根于深层的汉民族诸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华民族面临着最好的历史发展机遇。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一神圣而崇高的目标指日可待。民族的复兴与语言的强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汉语的圆际化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目标的必经之路。由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所引发的席卷全球的汉语热使我们看到了汉语走向国际化的希望,增强了我们做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信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园林建筑作为景观建设最重要的方面,以叠山、理水、造屋、铺路和莳花、植木展现着传统的抱合自然的哲学观和入世乐生的民俗观。园林建筑的民俗观主要表现为:刚柔相济,阴阳和顺;时空流动,内外交通;除凶纳吉,入世乐生;统一变化,彰显个性。园林建筑的民俗观借助建筑构件、门窗雕饰、脊饰瓦饰、花木配置、花街图案、山岛设置、神话传说,以及对景、借景等手法而得到象征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