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相较于一代自治阶段,父子共治阶段更不利于家族企业成长性的提升,这种阶段差异受到家族企业接班人成为董事、监事或高管时的年龄的调节,年龄越大,对父子共治阶段企业成长性越有利。父子共治阶段家族企业成长性同时也受到二代是否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因素的调节,当二代接班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时,对企业成长性不利。建议处于权杖交接的家族企业,一是应制定长远的接班计划;二是接班人不宜过早进入企业高层;三是对二代海归应进行必要的“淡水养殖”。  相似文献   

2.
在家族企业权力交接过程中,接班人的选择问题往往备受关注,而家族企业权力交接的实质却常常被人们忽视。本文从家族企业的界定出发,对家族企业的权力结构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探讨家族企业权力交接的实质以及作为家族企业的创立者或者现任者需要传承给继任者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在家族企业权力交接过程中,接班人的选择问题往往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浙江温州某微晶玻璃有限公司陈董的访谈,进一步探讨了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家族企业接班人计划以及家族企业接班人培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普华永道会计公司2007年对全球家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通过深入分析,从制订企业发展规划、人才留用与人力资源投资、管理层交接与财产继承等视角指出我国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家文化”及其泛化背景影响下,我国家族企业打上了浓厚的家文化的烙印。本文试图通过对“家文化”其本质特征分析,着重探讨“家文化”对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影响,寻求在“家文化”的影响下构建中国家族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模式以实现传统家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6.
目前,民营经济已成为支撑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家族企业又是我国民营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家族企业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生存和发展的职业环境,我国的职业经理人机制还很不成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职业经理人以及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来消除家族企业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方面的瓶颈,是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就国美“黄陈之争 ”透视我国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所存在的问题,试图从家族企业的角度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其对我国家族企业的突破发展瓶颈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7.
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我国实行家族式管理的民营企业,约占民营企业总数的90%以上,这说明家族企业是我国民营经济的主要企业组织形式。家族企业是具有企业和家族双重关系、以某一家族掌握企业实质控制权为特征、以追求家族利益为主要目标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家族企业的接班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接班人能否顺利完成交接,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途,而且对我国民营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企业主及理论界都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一、接班模式的选择目前企业主接班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子承父业”,由企业主的子女等家族成员继承产权并经营企业,发展成为古典…  相似文献   

8.
试析以人为本的新型家族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一支劲旅,家族企业文化具有其独有的特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家族企业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型家族企业文化。进行“以人为本”的新型家族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影响家族企业发展乃至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的家族企业大部分都处在代际交接的关键时机,面临着跨代成长的重要挑战。本文通过系列案例研究,探寻家族企业基业长青的秘诀,并从:控制权保有;持续创业和家族治理三个方面,为家族企业跨代传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希望把联想办成一家“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没有家族”是指没有血缘关系,而是通过机制、文化保障企业传承下去;“家族企业”就是指公司最高层必须是有事业心的人,“把企业当成命”。  相似文献   

11.
统计显示,传承是家族企业难以跨越的一道“坎”,大约只有30%的家族企业能成功进入第二代,只有10%的家族企业能成功进入第三代,能进入第四代的仅有3%。  相似文献   

12.
家族企业是家族与企业的“二合一”结合体。从企业运作角度分析,它不可能完全按照家族运行的规则,也不可能完全按照现代企业运行的规则。我国的家族企业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由于改革初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制约,家族制成为企业获得各种生产要素并有效运作的一种适应性制度。经过20多年的快速成长,许多家族企业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并积极酝酿着进一步的扩张。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家族企业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难得的发展机遇。这时,家族制就成为制约这些企业成长的一个“瓶颈”。因此,从传统的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过渡,进行制度创新,成为家族企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家族企业的生命力很强,但生命周期却很短。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家族企业,只有15%能延续到第二代以上。我国每年新生15万家家族式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家,有60%在5年内破产,有85%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岁。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家族企业的寿命很长,有的“活”到几百岁迄今还充满生机与活力。美国许多家族公司拥有200年甚至更长的历史,它们成立了一个“300年俱乐部”,只吸收300岁以上的公司为会员。德国有一个名叫“以诺甚安”(得名于《圣经》中多子和长寿的模范以诺)高级俱乐部,它在全世界有33名成员,都是寿命在200岁以上的家族企业。因此,探求家族企业的长寿之道,对于我国家族企业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4.
这个岁末年初跟前几年有点不同,不仅是年度的交接,也是五年的交接——第十个五年计划和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交接。中国经济在“十五”期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可是也有很大的缺陷,最主要的是过度投资引起经济失衡。“十一五”期间需要认真解决这个问题,用两三年时间消除在“十五”期间旧增长模式造成的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15.
朱棣  葛建华  杨繁 《管理学报》2023,(6):806-815
聚焦家族企业在连锁董事网络中的嵌入结构特征及成因,对2008~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间连锁董事网络的分析发现:在以社会情感财富保存为主要决策参照点的“家族逻辑”影响下,家族企业出于维护家族控制等考量,倾向于建立更封闭的连锁董事网络结构,尤其对于股权制衡度高或两权背离率低的家族企业而言,其网络封闭程度更为明显。同时,与家族逻辑相对的“企业逻辑”则具有削弱家族企业网络封闭程度的影响;家族企业CEO早期教育和职业经历中的企业逻辑印记(MBA教育和金融从业背景),会显著削弱其企业所处网络结构的封闭程度。  相似文献   

16.
<正>虽然社会上对家族企业的批评总是多于表扬,但我国家族企业现阶段不宜盲目向现代企业转变。家族企业是指以家族为单位,具有企业所有权或企业法人财产的控制权,并且直接或间接掌握着企业经营权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家族企业是世界范围内企业存在的主要形式之一,全球有65%至80%的私人企业为家族企业,在《财富》杂志“500强”企业中有175家为家族所控制。即使在美国,家族企业也是经济的主导力量,家族  相似文献   

17.
代际传承:家族企业继任管理和创新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家族企业继任是家族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关键 ,与一般企业相比 ,其领导人的继任显示出独有的复杂性 ,其影响也更为广泛。本文运用家族企业所有权—家庭—企业三极发展模型对国内外家族企业较为普遍的“子承父业”模式进行理论分析。中国当前家族企业由于受社会环境、企业成长阶段、企业背景、企业规模以及产业特点和性质等因素的多重影响而会呈现出多样性结果 ,其中“子承父业”模式仍然是主流继任模式 ,本文在从中国家族企业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学习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的基础上强调 ,中国家族企业要成功实现“子承父业”换代模式 ,必须在家族换代中认真思考权威转换、企业文化重新营造和企业“分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很多人看来,“家族企业”四个字就意味着一间小型或中型的公司,只关注本地生意,还面临着一系列通病,比如为了继承权吵得不可开交。有很多夫妻店的确是这个样子,但这个形象并没有反映出家族企业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强大角色。家族企业中不仅有像沃尔玛、三星、塔塔集团和保时捷这样的商界巨头,销售额极高的也不在少数: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分析,在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中,30%以上都是家族企业。  相似文献   

19.
家族企业的惊险跳跃--代际传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管各国统计数字不尽相同,主要由家庭成员所有、控制或经营的家族企业,在全球企业总数中还是占到65%-80%。而研究家族企业史的学者发现,在所有把财富转移给下一代的家族企业当中,至少有80%的家族生意在第二代手中完结,只有约13%的家族生意成功地被第三代继承。在我国,自1978年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家族企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家族企业开始步入了第一次代际传承期。如何选好接班人,从而避免陷入“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衰亡”的怪圈,是我国家族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一、现任掌…  相似文献   

20.
顾露露  蔡良  雷悦 《管理科学》2017,30(2):39-53
 家族企业有非常普遍的家族股权一股独大、存在家族传承意愿等特点,这可能使家族企业更看重中长期发展从而支持技术创新活动,也可能为了保护家族社会情感财富而抵制需要大量投入并具有较高风险的技术创新行为,因此需要实证证据检验。同时,一部分家族企业由国有股权转换而来,“国退民进”的所有权变更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鲜有研究进行讨论。        运用2004年至2015年中国非金融类家族企业面板数据,基于Tobit模型和负二项回归方法,从研发投入、研发产出和研发产出影响力3个维度实证检验两权合一的治理模式对家族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影响,同时检验管家理论是否存在于中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和所有权变更对企业研发的影响中。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家族企业两权合一的治理模式显著降低了家族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对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产出和研发产出影响力形成支持效应;所有权由国有企业变为家族的企业,其研发产出和研发产出影响力明显低于其他企业,表明承接国有股份的家族企业创新效率更低。研究结论支持管家理论,即由于家族企业的两权合一治理模式以及高管与控股股东更紧密的私人联系,家族企业高管能更忠于家族企业长期利益,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但是“国退民进”所有权变更之后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变化并没有显著提高这些企业的创新水平。        研究结论支持家族企业两权合一治理模式对创新的正面影响,丰富了家族企业管家理论的内涵。实证结果表明“国退民进”的所有权属性变化不能促进企业创新,建议家族企业在承接国有股权时仔细甄别,并合理调整股权结构,以促进企业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