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的金 《老友》2012,(3):49-4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地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垃圾问题日益突出。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解决垃圾问题.要先从垃圾分类开始。就垃圾管理而言.日本是这样做的:每个社区的新居民。刚进社区门,就收到一本倒垃圾指导手册。周一和周四只收可燃垃圾,周三只收不可燃的,周五只收资源垃圾。垃圾必须在每天早上8点前倒,否则不收。  相似文献   

2.
伴随农村垃圾增量及其环境污染影响,农村垃圾城乡一体化治理成为东部发达地区治理农村垃圾的主导模式。这种垃圾治理模式是城乡一体化环境服务理念在乡村基层社区的地方化实践。它依托基层政府、物业公司与村庄三方合作机制,建构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垃圾处理系统,并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指向,也带来了乡村环境责任感消失、城市垃圾增量及集中处理的环境非正义、乡村社会分化与权力重构等一系列非预期后果。避免农村垃圾城乡一体化治理非预期后果负面效应的关键,是提升社区农民环境参与能力和环保意识、加强垃圾治理模式的乡村生活环境切合度以及提升垃圾处理体系与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张建 《社区》2011,(17)
我就职在国内一家日本独资企业,一年前,我与丈夫双双去日本大津市这家企业的日本总部工作一年时间,曾亲身感受到美丽、安静、洁净的日本是那么真实。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处处看得出是精心管理的痕迹,走在大街上真可谓是一尘不染。不论是闹市区还是居民区,也不管是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均装袋投放固定地点或箱内,有关部门的垃圾车每天上午9时前将全部垃圾清理完毕,再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  相似文献   

4.
佟才录 《社区》2012,(27):57-57
丹麦政府计划在首都哥本哈根的郊外建造一座大型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处理哥本哈根日益增多、不堪重负的城市生活垃圾,却引起电厂选址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他们组织起来到政府大厦前示威游行抗议,以阻止在他们的居民区附近建造垃圾焚烧发电厂。  相似文献   

5.
佟才录 《社区》2012,(18):57
丹麦政府计划在首都哥本哈根的郊外建造一座大型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处理哥本哈根日益增多、不堪重负的城市生活垃圾,却引起电厂选址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他们组织起来到政府大厦前示威游行抗议,以阻止在他们的居民区附近建造垃圾焚烧发电厂。  相似文献   

6.
何如平 《社区》2008,(23):45-45
前几年,我曾到德国工作了一段时间,到了异国他乡,就得入乡随俗。拿倒垃圾来说,德国人是严格执行垃圾分类的,我特意买了几个垃圾桶放在公寓,在桶的外面贴上垃圾类型的标签。那天,我拎着三个分别装着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和资源型垃圾的垃圾袋,来到指定的垃圾摆放点,不料被管理人员拦住了。我不解地问:“我是严格按垃圾分类的要求倒垃圾的,难道有错吗?”他看了看我的垃圾袋说:“分类准确无误,但是您倒垃圾的时间不对,这里只允许每周一、周四的晚上9点以前倒垃圾。”  相似文献   

7.
张建 《社区》2011,(25):60-61
我就职在国内一家日本独资企业,一年前,我与丈夫双双去日本大津市这家企业的日本总部工作一年时间,曾亲身感受到美丽、安静、洁净的日本是那么真实。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处处看得出是精心管理的痕迹.走在大街上真可谓是一尘不染。不论是闹市区还是居民区,也不管是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均装袋投放固定地点或箱内,有关部门的垃圾车每天上午9时前将全部垃圾清理完毕,再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  相似文献   

8.
陈文振 《社区》2002,(15):19-20
南塔社区枯木逢春南塔居民区,位于福建省永安市燕南街道辖区内的一个小山包上,一条长长陡陡的斜坡,拉长了南塔居民区同永安市闹市的距离,使这里成了“都市里的村庄”。两年前,这里杂草疯长、污水横流、蚊蝇孽生、垃圾遍地,提起这里的居住环境,当地的住户不是连连摇头,就是怨声不断。这个居民区,占地0.64平方公里,建于80年代的商品房28幢,私人建房280户,住户1253户,住有4065人,属于纯居民区。其中,下岗家庭516户,残疾人家庭17户,60岁以上老人300人。老人们意见更强烈:道路不平,路灯不明,下水道“不灵”,想找一块巴掌大的地盘伸伸胳膊踢踢腿都…  相似文献   

9.
王照 《源流》2012,(17):42-43
8月5日是星期天,廉江市商业中心主任陈飞一早6点未到便起了床,在家里匆匆扒了碗稀饭,把碗往桌上一撂,拿了顶草帽,驱车直往乡下赶。"村民们习惯早起,我得早点回去,新建的垃圾池因选址问题村民意见不一,乡亲们正等着我回去规划和商量呢。"陈飞说。自从4月份廉江市开展副科以上单位正职领导干部回乡挂点搞创建无垃圾村庄工作以来,每个双休日他都没有在家好好休息过。在廉江,日前有1000多个像陈飞这样的党员干部,他们都是利用双休日时间回到家乡指导村民开展创建无垃圾村庄工作,被当地村民称之为编外"村长"。  相似文献   

10.
农村环境治理是多方主体不断互动、反复磨合的复杂协商过程。浙中农村垃圾分类机制的建设在地方政府行政命令的影响下开始实施,符合国家环境治理的大政方针,却不一定满足农民的“口味”。在村干部等地方精英的支持与引导下,通过村庄内部的组织引导与管理方式创新,促进农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并根据实践经验来调整地方政府的垃圾分类政策,最终形成一些符合农村社会、具有操作性的垃圾分类制度。浙中农村垃圾分类机制的建设,不仅是地方社会垃圾分类机制设立、调适与完善的过程,也是农民在垃圾分类制度、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塑造分类行为的过程,还是地方政府、村干部、村民在权力关系与社会关系作用下相互妥协的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产业化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垃圾的回收和利用的重要意义 ,指出这是困扰世界各国政府的一大难题 ,无论是解决垃圾围城的现象 ,还是想从根本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都必须要对垃圾的回收和利用予以充分地注意。就如何能使垃圾回收形成产业化进行了理论探讨 ,提出了一条较为可行的思路 :即在城市中实行垃圾投放的收费制度 ,以此经费来聘用清洁工人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对居民进行垃圾投放和垃圾收费的教育以及对以使用垃圾作为原料的企业和工厂 ,政府应该在诸多政策方面予以支持 ,使其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12.
刘瑜 《社区》2013,(35):36-36
最近我搬家遇到一个难题:有很多“大型垃圾”需要扔掉,怎么扔,扔到哪里呢?所谓大型垃圾,就是指旧冰箱、拆掉的浴缸之类的大家伙。扔到楼下的垃圾桶里,小小垃圾桶装不下不说,妨碍了交通和景观邻居也会抗议。找垃圾清理公司来收,花费肯定不菲。  相似文献   

13.
朱艳萍 《社区》2010,(16):8-9
今年2月,杭州市城管办进行了一次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调查,在对1686名市民的调查问卷中,99%的市民认为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杭州城市环境;97.82%的市民赞成实施垃圾分类。市城管办根据民意,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房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四大类,并针对不同的垃圾分类方式,专门设计了四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今年3月,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正式启动。湖滨街道从垃圾分类现状、垃圾分类难点等问题着手。结合居民日常生活实际,探索出以户为单位的“实名制”垃圾分类模式,并在涌金门社区染坊弄小区和青年路小区见仁里实行了首批试点。  相似文献   

14.
农户是农村垃圾治理的直接受益者,农户满意度可以直接反映农村垃圾治理的成效。基于湖南省14个市(州)共630份问卷调查数据,用五点量表法测定农户对农村垃圾治理的满意度,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农村垃圾治理农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再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农户对农村垃圾治理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农户满意度主要受村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环境制度建设情况、农户个体特征和认知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该提高农村垃圾治理财政投入效率,改善基础设施;重视垃圾治理宣传与清洁评比制度的引导作用;农村垃圾治理政策应该由重点倾斜向普惠支持转变。  相似文献   

15.
旅游垃圾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旅游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治理是垃圾治理的必经之路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旅游垃圾治理的方向。无害化是旅游垃圾治理的基本要求,而资源化则是旅游垃圾治理的重点。旅游垃圾资源化既有一般垃圾变废为宝的基本要求,也有变旅游垃圾为旅游资源的延伸要求。目前,我国对变旅游垃圾为旅游资源的实践尚未开始,其研究基本还是空白,但却是以后旅游垃圾治理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其庄 《老友》2008,(11):53-53
你会丢垃圾吗?问这样的问题,也许你会感到奇怪,垃圾谁不会丢,把它扔在垃圾箱内不就成了?我因有个小孩在美国维斯康星大学读直博,和老伴去探亲在那里住了一些日子,开始还真不会丢垃圾,有一次差一点被罚了款。所以,初到美国,丢垃圾都还得学和问。  相似文献   

17.
乡村治理数字化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现代数字技术开始进入乡村社会,在乡村公共事务治理中发挥效用。通过对浙江省部分乡村垃圾分类数字技术运用的实地调查,探析乡村治理数字化实现路径及可能的社会影响。研究认为,该项技术成功“进入”乡村,需要地方政府、村干部和村民等主体共同努力与合作;垃圾分类数字新技术的引入和运用,也会给乡村社会带来一系列变化与影响。从政府在乡村的权力集中,村庄自治力量的弱化,以及村民日常行动逻辑的改变等方面,可以明显看到“技术下乡”的社会影响。如何有效平衡政府管理与村庄自治的关系,建立一个长久、稳定的乡村治理机制,是乡村推广垃圾分类数字技术时应着重考虑和持续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生活垃圾分类越来越成为全国各地农村尝试开展与实施的环境治理工程,但如何建立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一直困扰着地方环境管理者。通过对浙北码头村的案例分析,总结该村在长期实践中的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经验以及不同主体参与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并深入挖掘长效机制建设背后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地方文化等社会基础。最后,基于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的互动联系,提出内生于村庄社会的制度规范、有效的组织动员结构、可适用的治理技术手段是当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的社会基础,以此来反映符合农村社会特点、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活垃圾的剧增与处理现状之间的矛盾使得垃圾的分类回收尤为关键。因此,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模式进行探讨显得非常必要。在学习西方国家垃圾回收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垃圾回收的障碍因素以及回收模式中的影响因素,初步总结出一个新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模式,即以市民为中心,包括政府、回收企业、物业单位在内的四位一体模式,并对如何实现这一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谁捡垃圾     
前不久,《人民日报》(海外版)刊载了这样一则消息:66岁的美国老人“路乞”,在湖北黄石生活不到一年,可关于他在街头捡垃圾的故事渐渐传开,十分出名。一些行人也为外国人到武汉街头捡垃圾的行为所感染,纷纷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一名由市郊来市区办事的女士,毫不犹豫地加入到捡垃圾的行列,还说:“我真后悔没把女儿带来受受教育。”路乞的夫人对他的捡垃圾行为甚为不解,路乞说:“黄石是我生活的环境,我只是希望它更干净、更美好。”后来记者采访他,他又说:“大多数中国人的家里很干净,可是一出门就脏了,这就不是卫生习惯问题,而是心态问题,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