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正确估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思想倾向及其意义,特别是如何正确认识《手稿》的异化观,不少文艺理论工作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 譬如,蔡仪同志概括地写道:《手稿》“总的说来,人本主义原则是它的根本思想”,并认为《手稿》“那些关于人的本质异化这个中心论点的论述,表现人本主义原则的论述,也即《手稿》的主导的思想倾向而为有些人特别欣赏的论述,有些是空洞  相似文献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否是唯心主义著作,关涉到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理论、基本范畴能否成立的问题。经典作家对《手稿》发表前后的文本及《手稿》本身都没有太大疑义。蔡仪把《手稿》中的"劳动"概念等同于黑格尔式的"精神劳动",把《手稿》中的"人的本质"等同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进而把《手稿》断定为唯心主义著作缺乏理论依据。蔡仪对"自然的人化"的质疑是其割裂生产劳动、意识活动、五官感觉后,不理解历史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蔡仪同志在《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及其成熟的标志》(见《文艺研究》1982年第3期)一文中,对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一书的思想作了这样的评价:“我们肯定它对旧经济学的批判,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也肯定它对经济学的新原则的提出,对市民社会解剖的要求,乃至于论到阶级和私有制的产生、共产主义和全人类解放的设想等。这些显然表明马克思的理论领域的扩大。但他的思想实质由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原则的影响,关于社会思想,特别是共产主义理论,还是空想的,不切实际的。它的中心论点所谓‘人的本质异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阶级和私有制的论点,显然表明要由人本主义转落到唯心主义了。至于歪曲利用‘人的本质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的词句,引申出所谓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也显然表明要由人本主义转落到唯心主义去的。”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对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开辟的新的领域,而《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方法论》,对经济学手稿方法论所作的较为系统的研究,在国内外还是第一次。本书体现了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新角度和新的思考,十分令人兴奋。 在马克思三部经济学手稿(《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1857年—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发表之前,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是从其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1 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与阐释 ,在2 0世纪可谓一门“显学”,然而 ,真正从经济学哲学角度进行研究的却寥寥无几。令人欣喜的是 ,世纪之交 ,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异化的扬弃——〈1 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当代阐释》一书 ,为我们从经济学哲学角度解读《手稿》,提供了可能。这是一部标志我国学者研究《手稿》最新进展的学术著作。作者夏之放教授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切入异化问题 ,通过细致的辨析和严密的论证 ,展开异化的扬弃这一主题 ,并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和阐释。作者认为 ,马克思提出异化及其扬弃是针对现实的革命和未来的…  相似文献   

6.
近十多年来,苏联马列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维戈茨基发表了一系列研究《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专著和论文,他在这些著作中,一再否认马克思创作《手稿》时已经初步建立起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这种看法在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中颇为流行,在我国也有不少同志同意。我认为这种意见是值得商榷的。本文打算提出一些不同意见,以便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7.
王东  王晓红 《人文杂志》2006,2(4):19-26
本文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版本结构演化的历史轨迹的梳理,尤其是通过对MEGA2中《手稿》两种编排的分析,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观点,就是认为把马克思的《手稿》分为经济学研究为主的三个手稿,并将《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这一部分完全纳入“第三手稿”的长期通行做法,不能真正体现马克思的思想进程。从而尝试提出一种不同于MEGA2的新编排,即认为应把整个手稿分为两大部分:以经济学手稿为主的上篇;以哲学手稿为主的下篇。这不是一个无关宏旨的编排技巧问题,而是关系到这部手稿的整个版本结构的大问题,从而关系到对其理论内涵、逻辑主线、理论贡献、历史地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重新阐发、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资本论》创作之前的两部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劳动、资本逻辑、共产主义这三个概念成为始终贯穿在两部手稿之中的思想主线,共同构筑着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理论形成与思想发展。有必要基于研究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文本,努力理解马克思对劳动、资本逻辑、共产主义的认识与把握,努力把脉马克思两部手稿创作的理论思路,努力研究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之前的这两部手稿已蕴含的共产主义观,认为马克思在两部手稿中对劳动、资本逻辑的理解具有的一致性体现在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与共产主义观的形成上,以此探索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理论思路、思维方式、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9.
论青年马克思对社会概念的初始规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三笔记研究张一兵过去我们对青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笔记中的第二部分,即异化劳动理论。我也说明过,对这一理论的异质界定...  相似文献   

10.
罗红梅 《理论界》2006,(2):66-67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希望在准确理解马克思于本书中所阐述的异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的后期著作,全面、历史地把握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再结合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容一同进行考察,以期得到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河北学刊》今年第四期发表的严昭柱《论美的规律的客观性质——兼与向翔同志商榷》(下简称《论美》),对《再论美的存在和美的规律》(下简称《再论》)一文偏离唯物主义路线的观点和失误,进行了有理有据的中肯批评,读后受益匪浅.笔者同《再论》的作者对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出的“美的规律”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与阐释,也存在着分歧,故本着“争鸣”精神,谨以此文就教于向翔等同志.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就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渊源、产生过程及研究意义,谈点个人粗浅认识。 研究导化劳动理论的现实意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一本重要著作。通过《手稿》,人们惊异地发现,马克思在早期活动中,对旧哲学的异化概念加以革命改造,深刻地揭露和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努力探索私有制的本质和奥秘,初步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并对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的平均的共产主义进行了批判。《手稿》包含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初成果,也包含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是既有研究中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有学者甚至认为这一部分应该独立出来作为第四笔记本。在考察文本的历史变迁和原初结构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部分在逻辑和文本上都是开放性的,其哲学讨论与第三笔记本中的经济学研究错综交织在一起。而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态度的细微转变则反映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存在的两条逻辑此消彼长的理论态势。在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理论定位的问题上,西方“马克思学”和苏联马克思主义都有意无意脱离了文本的原初写作进程,转而以某种外在的理论框架为出发点进行阐发。对此,我们必须加以审视、反思。  相似文献   

14.
“实践的人道主义”辩──纪念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50周年丛大川在近年的异化和人道主义的讨论中,有些同志依然坚持马克思在巴黎著述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的人道主义”尚残存着费尔巴哈抽象人本主义的遗迹,认定人道主义作为世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虽然摆脱了早期研究中"成熟"与"不成熟"两极对立的观念,但"相对不成熟"的结论却并未从整体性上真正把握《手稿》的性质。依据"以文本为本"的观念,应当转变研究《手稿》的观念与方式,亦即超越"理论前见"与"分析目的论",回到《手稿》本身,在经济学与哲学的统一研究中既能够发现《手稿》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最初文本的"秘密",同时也能够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现实生活之"源"与哲学批判基础之"流"的统一中探寻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16.
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来看,青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稿》)里的相当一部分论述非非是科学的。按照我的理解,《1844年手稿》并不是青年马克思计划写作的成果,只是他最初以哲学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个思想实验的过程。我已经说明,马克思的这一文本是一个极其复杂多重逻辑线索构成的矛盾思想体,它由三个笔记构成①。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第一笔记第二部分中的劳动异化理论。本文仅就第一笔记的文本及其特定语境再进行一些解读,以求研究的深入。以我已经作出的分析,从《1844年手稿》文本写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台北《中华杂志》于一九七九年九月号上刊载该刊发行人胡秋原先生两文,论及马克思的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其与人权的关系,内中颇有数点与此间观点相迥异,特藉此提出,作学术上互相切磋之用。一、《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中译本  相似文献   

18.
张江明同志在《关于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和哲学基本问题的再探讨》(载《学术研究》1981年第6期)一文中仍然坚持“两变”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概括和表述,概括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并对这个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再探讨”。对于张江明同志“再探讨”一文中一些主要观点,我提出一些不同看法,同张江明同志“再商榷”。不对之处,敬请张江明同志和其他持不同观点的同志批评指正。 (一) 我认为,首先要把哲学问题同哲学命题区别开来。哲学基本问题是一个问题,是一个短语,它不是一个哲学命题,不是哲学判断。哲学基本问题是一个什么问题呢?恩格斯总结了哲学史上唯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整体逻辑经历了从人本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转换过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主义哲学原则出发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其经济学理论是不成熟的;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逻辑,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出发,创造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说。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的转变,对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手稿》的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马尔库塞《手稿》地位观点之批判张和平马尔库塞是最早对马克思的《手稿》(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评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1932年马克思的《手稿》一经发表,他即写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一文对《手稿》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