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利用丰富的资料,从相关指数、智能素质、体能素质等方面,论述了世界民族素质的发展及其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与发展内涵相关的人类发展的诸项指数、国家实力概念的探讨情况,论述了民族素质在现代发展概念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大量资料,论述了知识在总和要素生产率中的作用,认为民族素质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在经济增长因素的研究上,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丰富的资料,从教育、研究与开发、知识产权保护、开放度等四个方面,对民族素质能量积聚的途径、方式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6.
现代民族素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民族素质研究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智能素质在民族素质结构中的作用、体能素质与智能素质的关系、智能素质和传统文化及民族历史积淀对民族心理、意识素质的影响等方面,对民族素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民族素质论>的出版,既是对中国民族理论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又是民族素质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它的学术贡献主要有深度探讨了民族素质的概念;全面论述了研究民族素质的意义和其所能发挥的作用;科学地分析了民族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辩证地阐述了现代民族素质诸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9.
11.
12.
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中共“二大”到“九·一八”事变前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萌芽时期;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形成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并逐步走上法制化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已成为推动我国民族工作不断前进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没有文化的高度自信,就没有民族的复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复兴传统文化大计,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为中国民族戏剧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际遇。从中国民族戏剧的近代转型来观照,中国民族戏剧正在沿着一条从传统到现代再到自觉向传统回归,进而进行文化转型的螺旋式演化路径,具有高度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强大包容性。要正确处理好传统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注重从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上,开展“三创”和“三并举”,加强中西民族戏剧文化交流和互鉴,构建中国民族戏剧的市场培育机制,促进中国民族戏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民族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地区服务业起步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低,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今后应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培育有竞争力的服务产业,促进服务贸易,提高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等措施加快民族地区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国族”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基础。“国族”的“民族性”与“国民性”是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产物。中华民族作为现代中国的国族,也具有民族性和国民性双重特性。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进程中,通过人口国民化、国民整体化、中华民族观念政治社会化和国民身份法治化过程形成的。忽视中华民族的国民性,就难以准确理解中华民族的内涵,无法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国民性的建设路径包括培育国民意识、强化国民身份,以及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理念与方式的法治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