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大力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地方政府为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局面,不断拉人城市框架,扩展城市范围,对城郊结合部十地进行征转。在未征转之前,拟征转土地范围内的违法建筑相继发生。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面对众多的违法建筑现象,沿用以往的行政制止处罚查处流程已无法应对群发的违规建房行为,难以遏制违法占地的蔓延之势。只有研究执法监察新的机制和方法,才能遏制目前的无序状况。  相似文献   

2.
《城市》1993,(2)
就全国范围看,城市土地市场由于不可能在各城市之间调节土地供求均衡,因而各个城市土地市场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是各有特色的区域性市场。本文着眼于单个城市内部土地市场,从城市土地的特性出发,分析城市土地市场的结构,探讨城市内部土地市场的均衡机制和均衡价格。 城市土地市场由城市土地出让市场和城市土地转让市场构成。为叙述方便,我们先从城市土地转让市场的分析入手。  相似文献   

3.
正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资料为基础,峨眉山市将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报批、土地开发整理、土地权属管理、矿产资源保护利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等各项业务整合为"一张图",仅专题数据模块就包括了基本农田保护数据、转征供数据、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数据、矿业权数据、地质与环境数据、卫片执法监测数据等7项内容。不同图件、不同数据库最后叠加成一幅  相似文献   

4.
王三厚 《城市》2002,(3):19-21
就城市规划范围来讲,中心城市生态保护圈的建设是区域范围内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迸行的建设用地控制。 一、生态圈建设与用地分类控制 在中心城市范围内,根据一定地区对中心城市生态影响的敏感程度,对土地利用方式采取不同的控制和引导措施,赋予其不同的土地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正逐步加快,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迅速减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我国空间规划的两大法定规划,由于规划思路的不一致,规划范围的不统一,人口统计采用标准不一,土地利用分类不一致等,使得两个规划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本文立足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和发展现状,分析两者的矛盾,在此基础上从规划体系构建两大空间规划体系,协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6.
近日,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出台针对批而未供土地的处置办法,决定对批而未征和征而未供的土地,采取区位调整和指标调剂使用两种方式重新处置。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提出,对当年及近两年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进行实施方案申报时,或当年及近两年省政府批准的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确需对原批准用地进行区位调整的,可以对原批准用地的区位在同一市区或县域范围内进行调整。对于报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相隔两个年度尚未进行实施方案审核的,报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经省政府审核同意实施方案已满两年尚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快速推进,土地成为关键因素,征地拆迁不可避免,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矛盾日益突出,难度、压力也会加大。同时,征地拆迁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不同群体利益分配关系复杂,社会敏感度和关注度高,紧密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行征地政策存在的弊端一是现行采取有限制条件的"先转后征"模式,征地审批程序复杂、时间跨度长,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  相似文献   

8.
关于租值理论与广州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来卿 《城市》2003,(2):24-27
一、广州市城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现状分析广州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最初以土地的无偿使用和国家行政划拨为主,且国家只注重生产性建设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导。计划体制使地价对土地利用的调节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实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广州市的土地利用性质调整、利用效率以及由此获得的土地收益均取得很大的成绩。但随着广州城市化发展的加速、产业结构的转换,土地利用的深度和范围的扩大,土地利用结构市场自发调节与广州市现存的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且广州市的城市化水平与国际大城市相比仍较低,城市建城区的…  相似文献   

9.
自1996年上海市建立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都建立了土地储备机构,在规范土地市场、土地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由于土地储备机构在法律中没有明确定位、收购范围与其他问题存在,运作起来尚有一些困难.本文就土地储备机构的性质、职能、作用以及体制的构建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房屋征收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9月6日,剑阁县召开了土地房屋征收培训大会。会议邀请了广元市征拆中心常务副主任陈立松、广元市征拆中心相关科室负责人授课,剑阁县土地房屋征收中心全体人员、剑阁县国土资源局各基层国土资源所所长和下寺镇政府部分领导及全体村组干部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化已经和信息化、工业化、农业化统称为"四化",这充分显示了城镇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突出地位。城镇化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城市可利用土地的不断减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努力提高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确保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对我国城市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要分析我国城市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现状,总结出城镇化对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并提出土地承载力适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郊结合部不是一个孤立的土地现象,涉及经济、治安、城建、环保、土地、计划生育等等不同部门,治安混乱、建设无序、环境脏乱差、人口失控形成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角度看,城郊结合部集体土地管理混乱,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强行征用集体土地,造成土地低效利用,城市化水平上不去,另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大量集体土地非法转用入市,或办厂或联建或出租或卖断若干年使用权或私搭乱建,造成城市建成区需要扩展的土地范围大都被农民集体建设占用,影响了城市拓展,削弱了国有土地收益,日益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自1987年我国开始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来,经过10多年的探索,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既能维护土地公有制性质,又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全新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基本框架。随着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了解决当前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保护农民的耕地、盘活企业存量用地,我国开始建立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1996年上海土地发展中心的建立标志着城市土地收购储备机构的正式亮相,杭州、南通、成都等城市也相继建立起了城市土地收购储备机构,并出台了有关地方性法规。所谓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指有关…  相似文献   

14.
经营城市,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四川新跨越,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一项中心工作。城市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是一切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载体。可以说,抓住经营土地,就抓住了经营城市的核心。经营城市土地,促进土地资产向土地资本的转变,实现土地资本的效益最大化,以此来带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是当前经营城市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营土地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深化的结果,比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内容更加丰富,必须有更加科学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当前,我省经营土地的理论研究逐步深化,工作实践也正全面铺开,呈现出经营城市、经营土地的如火如荼的…  相似文献   

15.
贾艳慧 《城市》2008,(7):55-57
土地是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载体,科学管理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中国的城市土地市场改革开始于1980年末.在此之前中国几乎不存在土地市场.土地的分配和开发严格受国家控制。1988年以后.土地使用权商业化.土地市场开始发育。199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主要是研究城市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的合理程度,侧重于城市土地利用的挖潜.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初始阶段非农建设用地扩张占用农地严重,同时城市存量土地资源又存在粗放利用现象,所以为保护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的研究可以说是土地工作者当前迫切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土地是城市建设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产.城市土地作为资本按照市场法则要求进行经营和运作,是城市经营战略的首要的关键环节.如何通过土地资本的最大增值解决城市发展资金问题;健全土地对城市空间和城市建设多样化的承载功能;通过调控土地供应状况来调整城市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增强城市发展潜力,这些则是开展土地资本运营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基本课题.  相似文献   

18.
孙钰  姚晓东 《城市》2001,(2):17-20
城市土地在各部门、各行业的分配比例关系形成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与否,对于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经验,就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优化谈一些浅见。一、我国城市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1990,(2)
城市土地开发,从狭义讲就是变农业用地为城市工商、交通和居住等用地;从广义讲就是指城市土地的综合利用,它包括新城区的土地开发和旧城区的改造,即土地的重新开发或二次开发。根据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的开发,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现阶段城市土地市场及其特征目前,我国已有一百多个城市开始在不同程度上实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深圳、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正在进行着城市土地有偿转让的尝试。从各城市的实践中可以看到,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土地市场主要包括四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