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乐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致、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加快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设步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相似文献   

4.
社会科技事业谱写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社会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全面推进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增加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中央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凿社会的决定,为房地产业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谐人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协调发展观,这也是房地产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理念。住房是一种特殊的产品,需求庞大,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第四部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提到了五个方面的新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这一部分中总书记提到了若干与统计工作密切相关的概念或论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提法是翻两番由“总量”至扩人均”。  相似文献   

7.
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成果要惠及人民,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那么,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标实现的程度究竟怎样?老百姓到底在想些什么?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技事业谱写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社会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全面推进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增加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提出的有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一项新举措。那么什么是财产性收入呢?目前社会上人们对财产性收入的理解还存在着差异,对财产性收入的定义、分类、口径和范围的解释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这为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民生建设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强调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第五部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六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七是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八是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率先转变发展方式,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深化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四个中心框架基本形成,城市服务功能显著提升;积极构建社会和谐,社会民生持续稳定发展;以科技创新促发展,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推进现代化国际都市建设,努力构建宜居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积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环保,着力推进统筹协调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和加快社会建设,全省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运行质量较好、结构继续优化、创新能力增强、统筹和谐发展水平提高、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的良好局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精神,建立相应的民生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有两种思路可供选择:一种思路是,制定民生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遴选出合适的统计指标,从数量和质量、总量和结构、存量和流量、评价和非评价等角度来反映和评价民生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另一种思路是从百姓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6.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青海省委十届六次全委会确立了“和谐青海”的发展战略目标。扎实推进构建“和谐青海”,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立足青海实际,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城乡居民的根本利益,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而深人研究和解决居民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对于完成青海省委提出的“两大历史任务和构建和谐青海”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做的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并把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社会建设与人  相似文献   

18.
王卓 《四川省情》2010,(7):37-39
2010年7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西部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本文分析了当前西部地区民生现状和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丰谷 《四川统计》2013,(11):60-61
近年来,彭州市天彭镇始终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今年全市城区共涉及208个老旧院落的整治行动中,天彭镇进一步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凭着“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切实改善民生,奋力推动全镇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0.
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以来,四川在经济总量、人民生活水平、民生投入、开放水平等方面已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城镇化与公共设施、城镇化与公共事业的“缺口”却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