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实行的国有资产分级管理模式存在着各级管理机构定位不清,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职责不明,国企和非国企地位不明确等诸多问题,不符合WTO规则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国有资产管理应以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为目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必须实现由国有资产管理向国有资本运营转变,实现向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管资本”目标转变,使国有资本在扩张中能够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2.
现存的国有资产分级管理模式存在着各级管理机构定位不清,国资管理机构职责不清,国企和非国企地位不明确等诸多问题,不符合WTO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当遵循促进分工发展、推动资本流动、实施国有经济的资本控制的原则,以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为目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必须实现由国有资产管理向国有资本运营转变,实现向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管资本”目标转变,使得国有资本在扩张中获得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确立国有资产专职管理部门主抓国有经济改革的地位及其发挥应有作用,在政府推进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化经营的体制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国有资产具有整体性,相应地要求进行整体的管理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客观规定不仅对政府的职能有了新的不同于传统体制的内容要求,而且必须相对集中地落实在专职管理部门的工作中。中央政府设立的国有资产专职管理部门全权代表政府处置国有资产,而地方政府设立的国有资产专职管理部门只能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存在,即在国有资产的专职管理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只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地方不能超越代理权运作,只能按中央的授权管理本地的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的专职管理需直接实现,不必建立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报告在调查上海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对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动力不足,体制上存在职能分离和职能到位的困难,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收益与财政关系尚未理顺,企业资本金不足,负债率过高,资产流动不规范和范围的局限性以及行业阻隔等是改革深化的难题,作者提出了克服以上困难的新思路和新建议,既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又具有可行性和风险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中政府审计"缺位"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茁 《求是学刊》2007,34(5):55-59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已经成为焦点问题。政府审计是国家经济监督机制,主要职能是要监管好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与政府审计职能弱化有关。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政府审计"缺位"、"错位"和"不到位"问题严重,应当加以纠正。在国有企业改革及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政府审计要有针对性地监管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6.
关于改革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报告郑联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管理体制,提高运营效率,这是一切经济改革的基础。这项改革搞好了,能够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能够推动我省经济的更快发展。但是,人们对国...  相似文献   

7.
论国有资产流失原因与对策刘欣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家底”,是全国人民求富裕,奔小康的“资本金”。但是,近些年来,由于管理松懈,约束机制弱化,改革不配套,法律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估计,1980年—1993年,平均每...  相似文献   

8.
如何构建现代企业财务总监制度杨肃昌李培根目前,随着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日益强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在一些国有企业中,特别是大中型集团化经营企业中,陆续建立了财务总监制度;另外在一些非国有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中,随着企业组织规模和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20年的国企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结构性矛盾突出,体制障碍明显,从实践中遇到了五难:政企不分,国企难“活”;包袱太重,国企难“改”;担心影响主体地位,国企难“退”;担心国有资产流失,国企难“卖”;民营经济比重太小,国企难“转”。  相似文献   

10.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一项艰巨任务。“生产资料人格化”的理论 ,既不姓“资” ,也不姓“社” ,它是“中性”理论。公有制也可以实现生产资料“人格化” ,这为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 ,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解决这个难点 ,可通过“正结合”与“反结合”的方法。“正结合”就是直接拥有产权或使用权 ,通过经营使用 ,直接获得效益和报酬。“反结合”则是通过行使监督权、建议权间接创造效益 ,获得报酬。有了这种方法 ,企业承包制有望“起死回生”。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也应向“人格化”推进。国企经营管理部门和监事会人员签订监督合同 ,二者形成制约关系。国有股份制企业的机制会最终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的各种形式的改革中,国有资产总体上是保值增值的,国有经济在改革中快速健康发展。但是,由于改革牵涉各种利益的调整,具体措施还不尽完善,因而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少数地区、单位和个人利用国有企业改革,将国有资产变为个人或小集体利益的情况比较严重。据审计部门1994年对13户中央在某省大中型企业调查,国有资产流失和可能流失的达26974万元,原因之一是被集体及个人在企业改革中侵吞和无偿占用。某省检察机关近两年共立案查处企业万元以上经济犯罪大案lllg件,犯罪总金额高达19325万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不是管理问题,而是体制问题。国有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改造时,所有权主体的非人格化资本行为与要求企业行为资本化之间,以及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与要求企业产权具有可转让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冲突。这一内在矛盾不仅使国有资产的流失存在可能性,而且使政府在选择保护产权的措施时陷入两难困境。杜绝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本途径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3.
《社会》1995,(10)
上海深化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近期又推出新举措──由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工业工作党委共同组建的“上海厂长经理人才公司”于1995年9月15日成立。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良宇代表市委前往祝贺并为公司揭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在的传统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怎么改革?陈良宇提出: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倡干部管理上的合理竞争,提倡厂长经理人才的有序流动。他说,国有资产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增值。我们在探索国有资产跨部门跨条块的流动时,同时要探索与之匹配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在培养和选拔企业经营人才中的…  相似文献   

14.
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制建设与理论研究,是关系进一步作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问题。把它作为一个科学的课题深入开展研究,对于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全面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推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充分认识国有资产管理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就必须把依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摆上重要位置。这是因为:第一,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法制经济。按照现…  相似文献   

15.
黄克亮 《探求》2011,(3):20-27
创新问题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加快,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创新成为当务之急。从广州国企党建工作的实践来看,在现代产权制度改革背景下,创新国企党建工作,必须明晰国企党建创新的特征、内容及任务,积极探索国企党建创新的方法与途径。坚持这个总体思路,对于整体推进国企党建工作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资产评估是经济体制改革中提出的新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中采取的许多措施都离不开资产评估。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1991年和1992年先后颁布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和《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细则》,从立法上给资产评估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但从几年来的资产评估实践看,实践中人们各行其是,理论上人们莫衷一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产评估的权威性和企业改革及证券市场的正常进行。本文试对几年来资产评估中较典型的问题做一探讨,以促进资产评估健康发展。一、资产评估的标准资产评估的标准取决于资产评估的目标。资产评估的目…  相似文献   

17.
从20多年的改革实践来看,引进外资改造非自然垄断行业的国企,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但要注意就资产评估、企业出售、技术垄断、人员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浅析转变政府职能的内涵、关键和难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弄清“转变政府职能”的内涵对深化机构改革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首要职能是管理经济的职能,即实现对社会经济的宏观控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企分开是转变职能的关键和突破口,政企分开与转变职能又是密切联系的两个过程。解开这个密切联系、互为因果的关节点是政企分开的核心内容。产权制度改革是政企分开的关键和难点,其改革的实质是找到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实现形式。当前对这一问题有共识,但也有争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国有资产管理资本化,是构建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基础;由"分级管理"向"分级所有"的过渡,是市场经济的选择,是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实现"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最佳的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国企改革的特点是出资人主导的改革,是“共担成本”的改革,是总体性改革,是大规模的重组改革,也是规范性改革。国企改革的重点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快国有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国企产权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激励制度。激励与约束问题是国有企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激励是最深层次的约束。企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要使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关键是要真正激励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