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伟 《东南学术》2012,(5):224-234
罗蒂心目中的理想知识分子应该既是反讽主义者,又是自由主义者。前者与顺从常识的普通人及钻研本质的形而上学家区分,后者和拒绝解放企图这一哲学传统中的尼采等人相别。这一知识分子形象中的反讽部分遭到了舒斯特曼的激烈指责,然而,细看其立论依据后可以发现他要么是对罗蒂断章取义,要么是在批判时无视罗蒂在他处更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殷振文 《理论界》2013,(8):57-59
反讽主义者理查德·罗蒂认为,面对哲学与政治关系问题时,当代西方哲学家分为两个不可调和的类型。不想成为自由主义的反讽主义者,以福柯、德里达为典型;拒绝反讽主义的自由主义者,以哈贝马斯等人为代表。罗蒂引述茱迪·史柯拉(Judith Shklar)的自由主义者定义:相信残酷是我们行为当中最坏的事情的那些人。在诗性化的后形而上学文化中,罗蒂认为自由的反讽主义者或反讽的自由主义是知识分子的理想形象。罗蒂认为,反讽主义的自由主义需具备一些特别的能力:比如严肃认真面对自己思想与词汇的偶然性,非常重视再描述的力量,自由主义需要通过再描述变得更诗性化,而不是更理性化或科学化;自由主义文化应该是后形而上的文学文化。  相似文献   

3.
反讽不仅是一种修辞格,一种言说方式,更是一种社会态度,一种世界观。反讽对现实的有效性进行批判和解构,可以打破现实的束缚,实现主体的自由。但是,在否定特定时代的文化和道德规范有效性的过程中,反讽有潜在地走向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危险。克尔凯郭尔认为,反讽并不必然与真诚相悖,我们可以通过驯服反讽,消除反讽的危险,反讽在某种意义上是真正的人生和道德生活的重要前提和起点。  相似文献   

4.
罗蒂(1931-2007),美国新实用主义的领军人物。他对西方传统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进行了批判,倡导一种后哲学文化。他认为,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和基督教神学对普遍人性的探讨是陷入误区,却又构想了一个将个人创造和社会正义弥合的乌托邦:“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出一个自由主义的乌托邦的可能性:在这个乌托邦中,反讽主义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普遍性。”罗蒂分析了两类知识分子,一类是致力于社会正义的,如哈贝马斯等人;一类是主张自我创造的,如尼采和福柯。罗蒂试图调和二者,“自由主义的反讽主义者”就是他的理想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5.
"虚无主义"这个词并非是我们语言的新词,它目前已经属于大众话语.现代人深受虚无主义的伤害,却又安于虚无主义便是一个重要的例证.什么是虚无主义?某些人没有专门的词来表达的"理性信仰"这个范畴,可以被正当地归诸于产生它的源头.或者说,对理性范畴的信仰以及哲学以信仰为根基也是产生虚无主义的根源.虚无主义乃是历史主义观念发展的结果.要医治我们这个时代的"疾病"--"虚无主义",要避免陷入一片(野蛮的)荒漠中,就要看清虚无主义所设的陷阱或秘密通道,通向死亡或对所有本体论区分(包括在人与动物之间划线)的断然拒绝.马克思对法的历史学派哲学宣言的批判,崭露了虚无主义的不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拉-墨以话语为起点瓦解了经典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础,罗蒂以反讽为基点建构了最低纲领的自由主义。话语和反讽的哲学基础都是反实在论。拉-墨和罗蒂在此基础上构筑的后现代政治景象异曲同工。前者由多元决定、霸权争夺的逻辑走向了激进民主,后者则从强调民主政治的偶然性滑向保守主义。拉-墨的激进民主扩展了民主的内涵,把民主放在优先于社会主义的位置;罗蒂认为进步依靠不同文化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对话,坚持实用主义的政治观。在何为政治本质的问题上,他们的立场殊为不同,前者强调对抗的意义,后者推重协同性。其实表面上不同的政治立场预设了同样的目标:放弃总体性革命,退向微观领域的改进。其批判资本主义的力度相比经典社会主义者和杜威皆有减退。  相似文献   

7.
尼采的"上帝之死" --虚无主义的演绎及其反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的“上帝之死”将虚无主义推至极限 ,并用重估价值的积极的虚无主义完成了去值的消极的虚无主义。而海德格尔则反拨尼采 ,要在虚无主义的遮蔽和绽放中把握虚无之虚无 ,以求彻底颠覆传统的形而上学。然而 ,在福柯更为虚无化的“人也死了”中 ,海德格尔与尼采一样都面临着更进一步的反拨而难逃虚无主义命运。其实 ,虚无主义既非尼采、海德格尔和福柯所能完成的 ,亦非历史的法则和逻辑 ,它只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其极至的主体性驱使下 ,因对绝对确定性的追求和把握的失落 ,导致绝对确定性通过不断被剥夺的递增的匮乏之痛苦、缺席 ,而宣告不确定性的到来。然而 ,这种所谓的可怕的不确定性 ,其实说到底还是一种“形而上学病”的发作 ,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终将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8.
张晓兰 《理论界》2014,(10):112-115
每个时代都有纠缠自身灵魂的基本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虚无主义已经成为人类自身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然而,虚无主义并非仅仅是当前之物或当代之物,它早就从我们背后走来,并且超越我们远远地向前伸展。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涵义上使用虚无主义一词,好像虚无主义已经是一个内涵明确、学界共同认可和众所周知的问题了。然而事实上虚无主义并没有得到深刻的反思和专门的探讨。虚无主义在当代成为了重要的哲学问题,其实这本身就是值得清理的。  相似文献   

9.
陈正敏 《兰州学刊》2008,(8):188-190
《启蒙时代》通过对南昌等在“文革”最初一段时间心路历程的描述,揭示了上海这个现代城市所具有的反讽精神,这种反讽精神使南昌等“文革”一代人,不仅没有更深地陷入迷狂,反而获得了启蒙。因而,《启蒙时代》这部小说在王安忆的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对反讽的表现,使王安忆的创作具有了一种新的维度,显示了王安忆创作的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罗蒂是著名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他的解释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文本没有自身固有的意义,诠释一个文本只是根据个人目的对文本的使用。但当他面对艾柯向他提出的你的文章究竟说了些什么的问题时,他就陷入了两难困境:既不能说自己的文章说了些什么,也不能说自己的文章没有说什么。说自己的文章说了些什么,尊重了事实,却违背了自己所说的理论;说自己的文章没有说什么,贯彻了自己所说的理论,但违背了自己的写作和理解的实践。理论与实践的背离,正是造成罗蒂困境的根源。罗蒂困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那些认为理解只是主体的创造而不是去把握文本的原意的解释学家,都必然会陷入罗蒂困境。消除罗蒂困境的根本途径,就是尊重人类说和听的实践,包括他们自己的说和听的实践,改变自己的解释学理论,达到理论与实践、言与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罗蒂通过对传统媒介语言观的拒斥,阐述了他的语言偶然性思想,并进而论述了自由主义社会的偶然。罗蒂认为根基的铲除并不能过渡到对于价值的否定,只要我们抛弃传统的哲学和语言观,无需哲学奠基就能够捍卫这些价值。罗蒂给我们展示了在后现代语境下捍卫传统价值的超人智慧。  相似文献   

12.
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其中主体论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立论基础,方法论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实现途径,宗旨论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终极目标。基于主体论、方法论和宗旨论这三维视角来研究和探讨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本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改进党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3.
张鹏翔 《理论界》2013,(8):99-102
组织是"事物",是"新"事物,是"一"个事物;是"一个新质的事物"。组织不是集合、范围、结构、概念,而应该是现实事物;不是自然事物,而应该是自然事物之外的新质事物;不是组成、构成的众多事物,而应该是原初固有的一个事物。得出这些结论都需要一种新的方式,即"看见"。也就是说,组织不仅可以被想象,可以被思考;还应该可以被"看见"。只有在直接看见这种方式里,组织才是现实事物。这个直接看见又不是眼睛的看见,而应该是心灵的领会。这是另一种直接看见,是一种真正的组织智慧。组织在这另一种直接看见里显现自身为"新事物",并且是以"一"的形态出现的新事物。由此组织才能发挥"六大于六"的组织功能和组织力量,并最终委托自身于一件事、一个事物、一个人。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的理论著作《诗论零札》中,我们可以发现,现代派诗歌的核心,是情绪二字。诗的内容是表现诗人的情绪,诗的外在形式也决定于情绪,诗歌中意象的罗列也是以文字来表现的情绪的。情绪在现代艺术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诗人的世界观,也是诗人的创作追求.中国现代派诗人在作品中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斗争,一方面亲近自然,一方面躲进个人的情感世界,在个人的爱情世界中自我麻醉,寻找慰藉。这一派诗人的作品既有很强的感染力,更易对人们的情感进行熏陶。如何正视作品中的消极情绪,把握作品中的自我情感的宣泄,因此,在这类作品中的情感教育显得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罗蒂通过对心理现象标准的批判和当代心灵哲学关于心身问题回答的反驳,解构了心的概念,消解了传统的心身问题,因此罗蒂的哲学工作是治疗性的而非建设性的。在罗蒂看来,哲学家们关于心理现象的直观,不过是一种语言游戏的倾向而已。应当采取科学的尺度学会报导神经细胞的状态,而不是报导纯感觉状态。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认为,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认识需要一个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经验不足,要犯错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要犯错误;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借鉴失败教训,可以少犯错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工作中可以少犯错误;结合实际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客观经济规律,可以少犯错误.毛泽东晚年的严重错误在于违反了他自己正确的思想理论.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沉痛教训,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的“祖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走向自由王国的大道,所以我们“自信”.  相似文献   

17.
生态消费观反映出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逐渐走向成熟,与我国当前发展理念相契合,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夙愿。厘清生态消费观的概念,建构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对大学生自身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是规整其消费行为、升华其消费观念最基本的前提,更是大学生自身价值的时代性实现,是人之为人为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和谐状态的应具备的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18.
在国外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公平一直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也是热点问题。许多国家都积极地从法律、制度和社会政策等方面,建构适合自己情况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福利制度。基于对国外社会公平保障的理论溯源和制度考察.推进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设必须切实着眼当今中国实际,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脉搏,确立正确的社会公平保障理念,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