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政府权力及其制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权力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 ,对全体公民和组织有约束力的力量。政府权力失控必然造成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侵犯。对政府可能产生的违法行为 ,必须有健全的机制进行有效的约束。  相似文献   

2.
腐败一直是世人关注的问题,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不存在腐败问题,也没有哪个国家不重视反腐败,中国亦是如此。怎样反腐败?笔者认为,制约权力和监督掌权者是基本的两个方面。许多实践证明,对当今中国而言,监督掌权者比权力制约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腐败现象主要是权力的腐败,权力的腐败又是社会其他腐败现象的直接诱因和基础。因此,反腐败的权力制约机制应从权力腐败的根源入手。权力制约的理论提示:理想的社会结构要求合理地分配权力,使权力在符合社会制定的规范内运行,只有这样才能预防和最大限度地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权力制约,可以采取权力——权力和权利——权力的制约模式。只有将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两者有机地联结起来,有效地制约与监督权力的现代难题才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斗争。本文从当前反腐败形势的严峻、现行权力监督制度存在的缺陷、社会主义权力制衡的诸多形式等方面论述了根治腐败最正确的选择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权力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5.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廉政制度体系,这个国家廉政制度体系在监督和制约权力、预防和惩治腐败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我国的腐败程度经历了一个从低到高再到有所降低的曲折发展过程。但总体来看,我国腐败的程度仍然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反腐败的成效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的廉政制度体系还带有传统集权政治体制中廉政制度体系的色彩,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限制了我国目前的国家廉政制度体系功效的发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国家廉政制度体系的现代转型,完善横向的公民选举问责和纵向的分权制衡机制。应当成为我国下一阶段反腐败和权力监督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治理理论是20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新的权力构架理论,它主张通过分权的方式使国家权力完成向社会的回归,而对于政府权力的制约则是政治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非政府组织因为其本身具有的特点,成为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分权的一个重要载体,并且由于其体制外的身份,通过不同的途径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成为我国自律性公民社会形成和政治民主化过程中的重要助推器。  相似文献   

8.
善治理论下社会组织对于政府权力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党员的监督,完成对于政府权力的监督这一传统监督体制存在不足之处.而善治理论是20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新的权力构架理论,它主张通过分权的方式使得国家权力完成由威权政府向社会回归,而对于政府权力的制约则是政治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社会组织因为其本身的特点,成为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分权的一个重要载体,并且由于其体制外的身份,通过不同途径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从而成为我国自律性社会的形成和民主化过程中的重要助推器.  相似文献   

9.
治理理论是二十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新的权力构架理论,它主张通过分权的方式使得国家权力完成向社会回归.而对于政府权力的制约则是政治学中的-个热点问题.社会组织因为其本身的特点,成为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分权的一个重要载体,并且由于其体制外的身份,通过不同途径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从而成为我国自律性社会的形成和民主化过程中的重要助推器.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社会组织通过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与政府合作共治、参与立法过程、维权等方式制约政府权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受政府社团管理体制和社会组织自身治理机制、代言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影响,社会组织制约政府权力的态度不积极、能力不强、制度化程度也不高。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制约政府权力的绩效,须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社会组织的独立性、自主性,提高社会组织参政议政与维权的积极性;改革人大、政协联系群众制度和行政机构公共政策决策制度,提升社会组织参政议政、制约权力的制度化水平与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研究腐败问题对基层服务型政府塑造的影响着手,分析了基层政府反腐倡廉工作的障碍,提出了基层反腐败与基层服务型政府塑造的有效路径:(1)反腐倡廉科学化的制度创新;(2)反腐倡廉科学化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权力制衡机制的科学化必须坚持合理分解、互相牵制、动态平衡三个原则。权力的合理分解是前提,权力的相互牵制是核心,实现动态的平衡是目的。权力制衡机制科学化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权力配置、规范的权力运行、公民权利的觉醒和公民社会成长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3.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江泽民同志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等,深刻分析和全面总结了我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概括地说,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依靠人民群众;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改革和发展、维护稳定为目的;必须综合治理,走法制化之路;必须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坚持总体规划,稳步推进;必须从严治党,又坚持对人的处理持慎重态度;必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必须加强纪检监察机关的自身建设;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必须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14.
外部环境因素可以对一个国家反腐败战略制定产生重大的、决定性影响。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因素。这些因素对于反腐败战略制定的内外部战略条件、长期战略目标、战略选择、战略实施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制定反腐败战略时,只注意反腐败战略本身,忽视影响反腐败战略制定的外部环境因素,其结果必将是制定的反腐败战略不切合实际,在实施过程中亦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反腐败问题作了艰辛的、可贵的探索。他们在不断总结前人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各自鲜明时代特点的反腐败思路,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反腐败理论,并把这些理论用于指导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对于指导中国当前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是极有启迪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的现实困境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流程再造问题的研究正在成为一块方兴未艾的热土,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在探索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中也开始尝试政府流程再造。基于这一理念,本文着眼于理论认知,并结合当代中国政府在其改革实践中所存在的诸多现实困境,以期努力探寻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反腐技术创新是反腐败改革的微观基础,有利于反腐败改革保持针对性、科学性和长效性。当前,各级地方政府所进行的反腐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预警技术、监控技术、管理技术、测评技术等方面,但是在发展规划、组织领导、发展路径、人员配备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创新反腐技术应加强反腐技术创新管理,明确反腐技术创新思路,建构反腐技术创新机制及深化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通过树立科学善治的权力观,启动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引擎",构建科学合理的权制结构,打造反腐倡廉建设的"民主利器",增加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搭建反腐倡廉建设的"可视化平台",提升权力制约的法治化水平,建构反腐倡廉建设的"刚性要件",提高权力运行程序的严密化程度,编织反腐倡廉建设的"缚权网络",运用高科技手段制约权力,构筑反腐倡廉建设的"科技屏障"等,从而逻辑地形成"思想引领—权制昌明—政务透明—法治规范—程序保障—科技手段"这样"六位一体"的科学"运"权机制,这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论胡锦涛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发挥制度在惩治以及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并把三者有机统一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之中。这些论述凸显出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反腐倡廉制度执行不力、落实难与社会环境建设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推进执行环境建设,提升执行力是当前反腐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现有制度执行力建设进行理性审视,深入分析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社会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