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魏明英 《劳动者》2004,(11):50-50
前些日子,一位从日本研修回国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事:某日他乘公共汽车回住所,上车刚站稳,旁边座位上的一个年轻女孩就起身给他让座。他大惑不解,不明白一位年轻的小姐为什么要给他这个不老不残的男人让座。日本女孩指指他手中的袋子,说这个购物袋是他们公司的,他是他们公司的顾客,她应该为他服务。听完这件事,我颇为感慨。日本,这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  相似文献   

2.
幽默六则     
上岗和下岗老王对朋友说,他老婆一天到晚喋喋不休。不久,老王老婆生了一场大病,不但嗓子坏了,连耳朵也不好使了,老王对她说话时要很大声她才能听见。老王又对朋友诉苦说:我的耳朵是下岗了、清闲了,可我的嗓子  相似文献   

3.
李蕊娟 《劳动世界》2016,(28):73-74
从小爱篮球,曾想进NBA 林诣彬1971年出生于台北.8岁时就跟着父母从台湾来到洛杉矶.父亲在台湾原本是飞行员,绝对的高技术工种,到了美国之后,别无所长,只能开一家低端餐厅——炸鱼薯条店为生.在那家迪士尼公园阴影下的油腻小店里,林诣彬发现来店消费的客人要么很尊重他的父亲,把他看做一个闯荡新世界的英雄;要么认为他是又一个亚洲移民.林诣彬一开始不会英文,也没什么朋友,餐厅一年开工364天,只有感恩节才休息.由于签证过期,林诣彬一家不得不每天生活在被驱逐出境的恐惧中,直到在1987年新的移民改革和控制法案出台.全家人才获得了在美国的永久合法身份.  相似文献   

4.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都在这里的,孩子们都叫我'蝙蝠侠'!" 最近,浙江杭州一位退休爷爷火了!5年来,他靠着夜里捡垃圾,资助贫困儿童读完大学.他背后的故事,令人动容!暗淡的路灯照射下,老人的身影模糊不清,每晚十点,他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黑夜里,他是最暖的"星" 他叫王坤森,是浙江杭州一名退休老教师,今年已经85岁.对身子骨还算硬朗的他来说,每天晚上10点才算一天生活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2C03年6月的一天,宣汉县八仙楼洗脚城16岁的浴足小姐赵某某在外为一名客人服务后,客人竞豪爽地甩给她162C0元的小费。这让得知此事的赵某某的亲戚和朋友倍感诧异,再三追问之下,赵某某才含泪诉说:“这笔钱是我陪某局长睡觉后,他给我的‘开处费’。”  相似文献   

6.
第一,与人打交道要警惕,不要过分的相信人.在生意场上的朋友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他们仅仅是买卖关系的朋友,一旦买卖关系结束,这种朋友的感情也会淡薄.你不要指望他会帮你多少.有位作家说过,政治家下台了还有一群追随的人,商人、经理下台了(失败),是不会有多少人追随的.胜者为王败者寇,商场有时比战场更加残酷.  相似文献   

7.
梅先生上班三年,用人单位第一年没给他买社保。现在,梅先生被单位辞退后,他要求用人单位补缴他第一年的社保费用,但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输了;到法院起诉,也输了。成都市中级法院终审认为,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只有一年,梅先生在3年之后才申请仲裁,是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对此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期,美国有个名叫该亚·博通的青年,他很努力地想要通过创新获得财富.他先是发明了一种脱水肉饼干,但不仅没能带给他多少好处,反而还使他在经济上陷入窘境. 不过该亚·博通并没有因为这次失败而放弃,经过两年反反复复的试验,他终于又研发出了"炼乳"这种新产品,并打算将它推向市场.不过博通先要申请到专利保护才行.  相似文献   

9.
1896年,一位默默无闻的美国残疾女孩,自费出版了一本烹饪书,没想到此书一发行就轰动全国,很快成为了当时全美国的烹饪标准书.甚至直到百年后的今天,所有的现代烹任技术以及我们对食物营养含量的理解,都建立在她精确而又科学的测量基础之上. 这位残疾女孩是谁?这又是一本怎样神奇的烹饪书呢? 女孩名叫范妮·梅瑞特·法默,1857年5月23日出生于波士顿.16岁那年,她不幸感染上了脊髓灰质炎病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儿麻痹症,由于病毒的侵犯,她的左腿瘫痪了,在之后的几年里只能呆在家中.  相似文献   

10.
一、帕金森定律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了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相信第一条路是谁都不想走的.第二条路要走得谨慎,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将来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两个助手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相似文献   

11.
职场小笑话     
正原来如此我向人事部经理提出涨工资,经理对我说:"我们公司虽小,但人才济济。你看见传达室那个老头儿了吧,他的儿子资产上百万,还在我这里干,工资只有900元;刚才那个拖地的保洁大妈,她儿子开的是奔驰,工资也是900元;这位打字员她家有3套房子,工资也才1200元。不信你可以去问他们······我给你开1500元的工资不算低了,干得好还可以涨嘛!"过了一个月我才知道,原来传达室那个老头儿是老板的父亲,保洁大妈是他母亲,那个打字员是他老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劳动》2005,(4):49-50
主持人:最近,一个朋友跟我提起,他所在公司在员工办公区新安装了一批电子监视器,老板说是为了便于管理,但员工们却感到很压抑,有被监视的感觉.据说,近年来不少企业在办公室安装各种电子设备以监视员工.  相似文献   

13.
《劳动者》2006,(2):53-54
我有个朋友因为销脏电脑被抓。会怎么判?公安说他销了20万脏货。是他朋友弄的。让他卖。让他赚点。前天他朋友被抓。可他朋友把他也说出来了。不知道会怎么判他?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到一位厨师朋友的餐厅吃饭。当晚,餐厅的人不多,厨师朋友做完菜后,出来和我聊天。  相似文献   

15.
陈宝林  王扬 《劳动世界》2020,(10):26-26
在大安市丰收镇新乐村有位乡村女医生叫王晓平,几年来,她用自己的技术和热情帮村民解除病痛,她把病人当邻里、当朋友、当亲人,成了当地村民不可缺少的大好人,是村里村外家喻户晓的健康守护人。自小在长岭太平山农村长大的王晓平,怀着当一名乡村医生的愿望,2002年考入白城医高专,经过5年的临床专业学习,2007年她以优异成绩毕业。  相似文献   

16.
正晓玉从美国留学回国求职,顺利进入一家世界500强跨国企业,担任物流经理。上任一年以来,她认真的态度得到了公司数位高官的认可和赞赏,然而临近新年,晓玉的工作却突然亮起了红灯。上司麦克已经找她谈话多次,今天又找她去办公室。原来今天早上,有一批货物运到工厂等待卸货进仓时,仓库的物流人员才发现,仓库根本没有空间了。晓玉得知此事后,马上跑到仓库找到物流仓库管理负责人询问具体情况。一通询问下来,得到的回答都是:我不知道。面对如此的工作态度,晓玉的情绪有些按捺不住了,她大声  相似文献   

17.
闲言碎语     
追求:是梦想,是动力,是目标。人生只要有了追求,生活才有滋味,才会更加多姿多彩。关爱:是一种对他(她)人的付出,是对社会的一种奉献。关爱不图回报,是一种胸怀。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一位大学同学,性格非常好,会照顾人、不发脾气,关键是沉得住气.深入交往之后,她告诉我:"其实,我性格好,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自卑,生怕得罪什么人,所以只能对所有人都好." 我问:"为什么自卑呢?你学习这么好?"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家很穷,上大学来的钱都是借的.吃不好、穿不好,尤其到了大学,看到那么多光鲜亮丽的人,觉得自己卑微极了."也是,学校里几乎每个人都有笔记本电脑,大多数的人也已经有了智能手机,而她,电脑没有、手机没有,她联系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道听途说.  相似文献   

19.
《劳动者》2004,(7):42-43
双林寺位于平遥古城西南六公里的桥头村。到双林寺的时候是早晨的八点多钟,几乎还没有游客比我先到,大门口很宽敞,可以停好多辆车。和一位大伯闲聊了几句,本是希望能支持我完成这次游记,但他的一句话却让我印象深刻。他指着一辆绝尘而去的汽车说:“还是不要宣传了吧。我倒是希望来这里的人越少越好,不然就不会有污染和破坏了。”让我心头为之一震。不过,看过了双林寺的彩塑,才明白,其实他也确实是用心良苦。  相似文献   

20.
1年没见,李妹象换了一个人似的。过去愁眉忧郁的她,如今精神焕发,满脸笑意。1年前,毕业于艺术学校的李妹迷上了摄影,她向文化宫领导申请搞专职摄影,可单位的领导说资金短缺,让她到办公室做文书。李妹的家乡有仙鹤、有大海、有滩涂,她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把这些美好景物一一摄入境头。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她举办了个人影展,展出的近百幅摄影作品在当地引起了轰动。随后,她的作品接二连三在省和国家级的影展中展出,有的还获了奖。现在她被省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成为全市唯一的一位女摄影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