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赋格fugue是西洋音乐中一种复调曲式,其名称来源于拉丁文fuga,意即“追逐”、“遁走”。最初它只是一种基于严格模仿的音乐写作技术,到了十七世纪逐步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形式。在这种曲调中,作曲家运用对位法为一定数量的声乐或器乐声部写作,通常为三个或四个声部。当主题在一个声部首次出现以后,其它声部便相继以模仿手法用不同方式  相似文献   

2.
主题调式转换技法在巴赫的复调作品以及古典奏鸣曲式作品中有广泛的运用,其应用方式一般为关系大小调之间的调式转换。以赋格曲中展开部与呈示部单一主题的调式对比所使用的调式转换技法为基础,分析我国作曲家、理论家在民族调式赋格曲创作中应用调式转换规律于五声性调式音阶的技巧,同时把复调作品的调式转换技法应用于主调音乐创作中,使民族调式的器乐曲主题,可以进行单一材料不同调式调性的对比处理,对于使用民歌主题改编或使用单一材料进行民族调式语言的创作,其调式转换技巧的使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文博 《肇庆学院学报》2012,33(1):61-64,95
混声合唱《把崭新的世纪开创》是作曲家平黎明教授的代表作品,2007年获得广东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首作品在结构上巧妙构建,突破了传统理论上的曲式结构;在调式调性上中西并用,巧妙地使用人声特点安排声部布局,为精炼的歌词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混声合唱《把崭新的世纪开创》在经过多次的锤炼后,已经成为一首优秀的合唱作品。  相似文献   

4.
音阶、调式、调性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它们在本质上有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建立调性实际上是确立调式和主音的音高位置 ,不能以常见的几种调式来代替调式的整体 ,不能脱离活的音乐运动来看待调式调性  相似文献   

5.
钢琴演奏本身所具备的复调技术,使我们在教学中把复调音乐的学习和演奏视为特别的课题之一,除了艺术地再现巴赫复调音乐这一独特而完全的形式所表达的境界和内涵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类作品的研究和学习,使教师自己乃至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旋律线条的弹奏方法,声部的模仿和交替,声音层次的对比和变化,各声部在发展中的纵横交错、平衡与协调,以及复调听觉的建立,立体思维听觉的养成,良好的多声部习惯等复调音乐的弹奏和理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莫言的小说为例,阐述巴赫金的复调理论,论述复调理论论对中国小说的叙事模式冲击和重新构建。打破了传统的作家与主人公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拓展了叙述者的视角;改变了传统的线性叙述顺序,采取了共时的、平面的、多声部的叙述结构;也改重情节为重人物心里冲突的叙述。同时也从他的童年经验、成长经历和创作观念、创作兴趣等几个方面分析莫言小说的复调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夏威夷歌曲《告别夏威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曲创作本体中的曲式结构、旋律线条的结构型和旋律的发展手法、和声、织体、调式调性布局以及钢琴伴奏部分的双旋律层所构成的二声部对位等方面的系统分析,揭示作为本岛的原住居民作曲家在歌曲创作中所运用和借鉴的西方音乐作曲技法。  相似文献   

8.
读谱方法同调性调式思维方式一致,无论对于音乐理论的学习运用,还是对于包括声乐器乐在内的表演技能的学习和演绎活动,都有极大便利。读谱方法同调性调式思维方式不一致的情况,对于乐器演奏教学来说似无大碍,但是对于传统的大小调式和五声调式的音乐理论教学和音乐创作活动来说极为不利。鉴此,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理论教学,应该提倡运用同绝大多数接受教育者的调性调式思维能力一致的首调读谱方法进行,改变用定调读谱方法学习音乐理论,用首调思维方式进行音乐创作和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两相矛盾的被动局面。当然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建立在传统音乐的大小调式和五声调式的调性调式系统的基础上的。对于无调性无调式的诸如十二音序列音乐等流派的现代音乐来讲,自然不存在首调思维与首调读谱的问题,也就不存在着读谱方法同调性调式思维习惯统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复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理论指出<了不起的盖茨比>实际上是一部综合了四个声部(文类)的复调性作品.本文重点剖析作品的中世纪传奇文学声部,从理论角度阐述主人公骑士般的传奇经历和爱情故事.限于篇幅,本文略论作品的其他三个声部阿尔杰传统小说、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现代主义小说.分析表明,这部仅有五万英文词的名著的思想深度和文学价值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它所引进的足足四个文类的思想表达空间和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0.
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以死亡为主题,以复调多声部为叙事方式,通过画面交织、人称更替、内心活动等意识流手法凸显文本对话框架,并对小说主人公哈里临死前的精神感受、语言狂欢做出了合理解释,彰显现实死亡和艺术死亡的二元对立,并给文本增添了陌生化效果。复调叙事的存在,再次有力证明了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论《宠儿》作为一部复调小说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宠儿》作为一部复调小说 ,其主人公意识相对独立于作者意识。其叙述策略有着复调小说多声部叙述的特征。小说人物有着复调小说人物的开放性、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莫里森创造了一组鲜丽生动 ,富有种族健康感的黑人人物群像 ,与黑人文学传统发生着一场革命性 ,生成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朝鲜族艺术歌曲形成于延边这一特定的空间。就整体而言,主要以传统的调式调性为基础,同时积极吸收西方音乐文化的精髓,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旋律。它还具有中国传统民谣五声调式音调的特点,因而与其它民族的歌曲相比,具有多层次的调式意义。另外,它还有机地结合了传统音乐长短的特点,从而显示出乐天性、明朗性等具有复合性的音乐美学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3.
德沃夏克·安东宁是19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作曲家之一,他是捷克乃至全世界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具有典型的德沃夏克民族写作风格,从舞曲节奏、歌谣等风格上,以及曲式、和声、调式调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为这首作品演奏风格的把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侗族大歌是多声部音乐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充分展现了侗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其细腻朴实的风格直接来自音声结构,体现为:分节歌性质的多段联体“枚”;支声复调织体与持续音衬托式主调织体;以五声羽调式为主;旋法起伏有致;侗语“吟腔”进行演唱。此音声结构的形成与其文化生境密不可分:历史悠久的农耕方式奠定了侗族大歌的和谐稳定性;鼓楼文化促使和声织体的形成;极富凝聚力的人文风俗促使形成以腔段为核心的多段联体结构。  相似文献   

15.
民乐五声调式在保持其自身所特有的民族风格的同时,广泛吸收外来作曲技法,突显出五声调式对其他调式和声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这种兼容性也为五声调式音乐的色彩表现力增添了丰富的和声效果。以宫商角徵羽为五声性调式的“正音”,除这五个正音外的音都可以从广义上归为“偏音”。从对具体实例的分析可见,偏音引起的离调、调式交替与调式综合、多调性、转调,对和声力度与音乐情绪影响效果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巴托克《小宇宙》作品的多调性多调式、调性种类划分方式、调性确定的手法,和声思想、轴心体系、和弦构成,以及集合截段音级集合数目与音程含量的关系等作曲技法研究进行了疏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巴托克《小宇宙》中153首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调式音阶入手,将其调式音阶构成分为五声音阶、六声音阶、七声音阶、八声音阶、人工调式音阶等多种音阶,进而对这些不同音阶在作品中横向上与纵向上的重组、分配、安排进行探讨,以窥探《小宇宙》创作思维"大世界"的主旨。巴托克这种运用音阶多样性的创作手法可以给作曲创作带来新思路、新技法。  相似文献   

17.
撒拉族民歌的调式结构是多样的,但其强调属音到主音,或下属音到主音的调式功能关系,不仅使调式和调性的布局很有逻辑性,而且极具艺术特色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和弦结构、调性观念、调式思维三个方面论述了二十世纪和声表现出来的观念与特征。20世纪的和声理论发展是对传统的继承与突破,形成了"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20世纪和声理论又在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是对传统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赣南采茶戏多声思维的运用,在保持五声性民族调式风格的前提下,以空泛音程为主,从最初即兴的、自然的,逐渐发展到有意识的、多样化的,声部间搭配日益丰富、娴熟,表现在3个方面:运用和声手法和复调手法的唱腔旋律、管弦乐与打击乐多声配合的乐器伴奏以及唱腔旋律与打击乐和弦乐之间的多 声配合.这说明赣南采茶戏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广泛吸收西方的、现代的多声音乐思想,不断充实发展从而逐步完善成熟.  相似文献   

20.
将巴赫金的理论移植入金波童话新作<乌丢丢的奇遇>,向人们展示这部童话的魅力,不仅抑制了外在的权威话语,并独创了这种既诗又童话的开放文体,即诗性童话.通过运用复调理论的解读,发现作家不仅在作品中表现了多种平等意识的多声部复调对话,而且还塑造了一个复调的人,在童话中真正复归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