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飘雪 《北京纪事》2013,(3):50-52
<正>师从马派弟子张学津老师,马派再传弟子,被人称为神童的年轻京剧演员穆雨,年方25岁,却有21年的京剧表演经历。他学马派,更热爱马派艺术,听他讲述马连良先生和他的马派艺术就如同听故事一般,即便对京剧艺术知之甚少的我,也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众所周知,马派是美的艺术,美是它的核心。为什么这么说?马派的美体现在哪里呢?"马连良先生绝对不单单是一个艺术  相似文献   

2.
正"怜君身似江南燕,又逐秋风望北飞。"建国初期,马连良携家眷由港返京前算命卜卦"还有十五年大运"。马连良执意返回家乡,他说:"有这些年好运就行了。"这也正是我采访穆雨后的感慨。马派老生,两岁起接触京剧,3岁登台演出,6岁被北京戏校破格录取,经著名京剧教育家白元鸣、王琴生等一对一悉心调教数年,14岁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大专,16岁进入北京京剧院,17岁拜入马派,成为著名老生张学津最钟爱的弟子。  相似文献   

3.
2017年12月15日,"纪念张学津先生暨京剧马派艺术研讨会"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召开.来自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河北省艺术研究所、中国戏曲学院、张君秋艺术研究会、马连良艺术研究会等京剧表演、教育及研究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研究总结了张学津先生对马派艺术的贡献, 深入探讨了京剧马派艺术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未来,积极推进了张学津先生及马派艺术理论的研究工作,对提升北戏教育教学水平、戏曲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促进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学津先生,研究总结张先生对马派艺术的贡献,深入探讨京剧马派艺术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未来,积极推进张学津先生及马派艺术理论的研究工作,促进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升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戏曲人才培养质量,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于2017年12月15日举办了“纪念张学津先生暨京剧马派艺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河北省艺术研究所、中国戏曲学院、张君秋艺术研究会、马连良艺术研究会、北戏等京剧表演、教育及研究机构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麻雯 《北京纪事》2011,(11):32-36
他既是谭富英的弟子,又是马连良的义子,圈内人都叫他“谭徒马儿”;他师法诸家,继承了马派、谭派兼及杨派的艺术风格,融会贯通,人称“新马派”;“文革”期间,他饰演的国民党特务刁德一深入人心,堪称经典;他爱戏成痴,上下求索,有着当今梨园老生翘楚之美誉……  相似文献   

6.
《北京纪事》2013,(3):42-42
<正>众所周知,北京京剧院是由"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和"五大头牌"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九位京剧艺术大师奠定的。2013年1月14日,九位大师的塑像在北京京剧院办公楼"相聚",由大师的家人、弟子传人完成了塑像揭幕仪式。其中,为马连良揭幕的是马先生的女儿马小曼和马派弟子穆雨。谈到这次塑像揭幕,马小曼动情地说:"今天很激动,感谢领导和北京京剧院的同事们,给我父亲落成这个塑像,说明他们没  相似文献   

7.
韩旭 《北京纪事》2013,(3):47-50
<正>朱强,生于1961年,辽宁沈阳人。国家一级演员,马派老生,梅团主演,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党支部书记,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之一。1987年拜张学津为师,198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师从尹月樵、迟金声、马崇仁、王世续、李甫春、杨韵青等。他扮相俊逸,嗓音纯正,韵味浓厚。1987年、1991年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荧屏奖,1992年获全国青年京剧团队新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2000年获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长啸 《新天地》2011,(2):26-27
马志明今年66岁,是相声泰斗马三立的长子,他深得马派相声真髓,相声表演形成了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喊不叫的风格,被马迷尊称"少马爷"。  相似文献   

9.
无怨无悔地爱恋 童年就像一粒缓释胶囊,它对一个人的影响持续一生。高彤对京剧的热爱在童年便滋生了嫩芽。他出生于梨园世家,外祖父梁连柱曾在富连成坐科学艺,与马连良先生一科;母亲毕业于中国戏校,后在该校任教;父亲为花脸演员;舅舅则在天津稽古社坐科。氛围是与生俱来的,  相似文献   

10.
马龙 《北京纪事》2013,(3):43-45
<正>在中国京剧的众多大家当中,有创新派,也有守成派。作为四大须生之首的马连良,无疑是他们当中最具创新精神的代表人物。他一生致力于京剧的改革创新,对京剧的剧本、音乐、念白、表演、服装及舞美等方面贡献良多。由于他不同凡响的艺术呈现,推动了京剧的前行与发展。可以说,马连良走出了一小步,京剧迈出了一大步。在马连良成名时期,通常上演的京剧剧目有两大类型,即京朝派的折子戏和海派的连台本戏。折子戏是一出本戏的经典内容,在演艺的过程中,逐渐剔除了繁冗,保留了  相似文献   

11.
《北京纪事》2015,(5):55-57
15岁的许周熠像拔节的竹子一样,长得又瘦又高,嗓音也褪去了童年的稚声稚气.笔者第一次见他还是在两年前《少年马连良》的舞台上,由他扮演的小马连良令人印象深刻.在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中,许周熠的武艺愈发精进,连获三项重量级奖项——第16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C C T V第二届"学京赛"金奖和第二届全国院校"文华奖"铜奖.  相似文献   

12.
赵元任先生是举世公认的语言学家和语言教育学家,他在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语音教学方面成就卓著。赵元任先生是汉语国际教育的先驱者,他确立了"先语音、后语法、再词汇"的教学原则,指出"语音就是语言本身",把语音教学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他对当时美国盛行的外语教学法"直接法"进行了改良,形成了一套"直接法与听说法并用"的教学模式;他在语音教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当今的对外汉语教学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郑珺 《中华魂》2012,(12):36-38
北京京剧团成立于1955年12月28日,是由马连良领导的马连良剧团和以谭富英、裘盛戎为主演的北京市京剧二团以及以张君秋、陈少霖为主演的北京市京剧三团合并组成的。建团初期以演老生、花脸戏为主,旦角戏由青年演员李世济、  相似文献   

14.
汉语"四声"之形成与佛经"转读"无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汉语四声形成的原因,陈寅恪先生认为是由于"转读"佛经与古印度声明论之传入所致.通过对六朝时期"转读"材料的专门考察证明,"转读"不仅不是源自天竺之梵音,反而是僧人入晋后"适时"的结果,加之"转读唱导"在佛界中地位低下,因此"转读"既没有、也不能对汉语四声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36年3月,卓别林偕夫人宝莲高黛到亚洲作蜜月旅行,途经上海时,作了两天的短暂访问。到上海的当天,卓别林即由梅兰芳陪同,到新光大戏院观看马连良演出的京剧《法门寺》。看戏时,梅兰芳向卓别林介绍了剧情、角色及京剧的表演特点等。据当时媒体报道,卓别林对马连良的大段唱腔很赞赏,对京剧的板眼也很感兴趣,还试着在自己的膝盖上打节拍。卓别林告诉梅兰芳:他觉得马富禄扮演的贾桂,清脆响亮的嗓音,滑稽可笑的表情,将一个奴颜婢膝、诌媚阿谀的太监,刻画得细致入微,演活了这个角色。散戏后,卓别林由梅兰芳陪同,到后台与马连良合影。卓别林说:真…  相似文献   

16.
<正>经过近五年的研究,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起先生的教育部项目"晚清松茂古道的一次民间行吟考察——董湘琴《松游小唱》校注、整理与研究"顺利完成,新著《<松游小唱>点校》正式出版。清末羌族诗人董湘琴的"小唱体"万言长诗《松游小唱》,是近年四川省在整理四川近代文学遗产工  相似文献   

17.
"还可以先生"是这个世界上我最关心的人,一是因为他是我儿子,二是因为他还年轻,才11岁。我工作很忙,"还可以先生"由我父母照看,我们每个星期见一面,时间约3小时。因为我对他成长的过程不能全面、细致地陪伴,我有了解他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先生谦逊谨严的文学批评态度,形成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他是中国现代解诗学最早的倡导者.他以辛勤的耕耘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缩短诗人审美追求与读者审美心理之间的距离架桥铺路.朱自清先生宽宏的文学批评态度,与他的思想历程和人格特性密不可分.他对于新诗的一个至为重要的贡献即如何"见出平淡的生活里蕴藏着的悲喜剧",从日常生活里"感觉"诗的存在;并且,他对于新诗形式的美学思考也是深入的,积极的.  相似文献   

19.
咪拉 《北京纪事》2013,(5):45-47
张派的代表剧目《状元媒》《望江亭》《西厢记》《秦香莲》《春秋配》“二进宫》《玉堂春》等,姜亦珊都跟随恩师薛亚萍学习过,说起这些剧目她如数家珍。“以《秦香莲》为例,它最早是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小白玉霜的代表剧目,后由张君秋、谭元寿、裘盛戎、马长礼、马连良、李多奎等几位大师移植成了京剧。用张君秋先生华丽的唱腔演绎,  相似文献   

20.
京剧世家第8代传人 迟金声祖籍山东蓬莱,出身于京剧世家,祖上是清代"昆弋十三绝"的武生迟财官.迟金声解释道: "弋"是弋阳腔,即当年的高腔,在乾隆年间很红, <红楼梦>里提到的"京腔"就是弋阳腔.从迟财官到迟金声,迟家的京剧已经传了8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