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徐应佩教授的新著《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学》(以下简称《鉴赏学》)(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是第一部研究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学的理论专著。全书含序论、余论共28章,计32万字。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古典文学鉴赏学的研究对象、特点,以及古典文学鉴赏的原则、途径、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在1957年以前的古典文学研究中,曾经广泛地使用和流行过“人民性”这一术语。许多古典文学研究者对于《诗经》、《楚辞》、杜诗、白(居易)诗、关汉卿的戏剧、《西厢记》、《水浒》、《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等作品,几乎是一致肯定了它们的“人民性”。而古典文学作家作品一  相似文献   

3.
说实话,要选好注好古典文学作品,其事难,要从适用于少年读者这一价值观出发,为之选好注好古典文学作品,其事尤难于难!而在这方面知难而进,推出有意义的、创举性的喜人成果者,就要算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八五规划重点书目”《中国古典文学少年启蒙丛书》的编撰者与出版者了(该书主编傅璇琮、陈绪万等;责任编辑李宝生)。该丛书重在从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给少年以启蒙,编撰者于此别出心裁,一是:五大函,三十种读本的一套书,涵纳了由先秦到清代的各种文学类别之英华,像汉魏六朝赋,过去很少见人将它介绍给…  相似文献   

4.
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广被人口,关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三句中的“斜阳草树”四字,诸选注本向来忽略不注。在一些赏析之作里,如陶尔夫先生的《宋词百首译释》释为“夕阳映照荒草古树”,喻朝刚先生《唐宋词鉴赏辞典》中释为“夕阳映照着荒草杂树”,均将“草树”二字理解为并列关系,即“草”和“树”。近来阅明代王世贞《州四部稿》,其卷一三七“黄大痴《江山胜览图》”条载:王右丞诗云“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极俊语,却入画三昧。黄子久《江山胜览图》,是画家极秀笔,却入诗三昧。吾尝挟短筇…  相似文献   

5.
《泊船瓜洲》系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的一首七绝:“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宋诗鉴赏辞典》如是赏析该诗:“‘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  相似文献   

6.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之一,“211”工程建设院校,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则是西北地区的一流学术研究基地。1981年,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该专业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1994年,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据此申报,被国家教委评定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0年,该基地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又被陕西省政府确定为陕西普通高校名牌专业。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文艺理论家霍松林先生即担任陕西师范大学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带领全体教师从事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居于“在全国有发言权”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学科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学校在保留原古典文学教研室建制的同时,又新设专门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学研究所,从而使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该学科点共有教学科研人员2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17人,教授14人,副教授4人,博士10人。多年来,该学科点的三个研究方向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并稳步发展。先秦汉魏六朝文学方向以研究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为主,考察唐以前各体文学发生、演变的轨迹,观照儒、释、道诸家思想对文学的巨大影响,深入探讨杰出作家的创作成果,研究当时的文学理论成就及其流变。唐宋文学方向以研究唐代诗文、唐代辞赋和宋代诗词、唐宋文论及金词等为主,全面研究唐宋各体文学的嬗变轨迹,探讨众多知名作家的创作成就,考察诗歌理论的承传演进,观照佛学对禅诗和具体作家创作的影响。元明清文学方向以研究元曲、明清诗歌、明清小说等为主,探究唐宋以后各体文学的嬗变轨迹和知名作家的创作成就。该学科点原学术带头人霍松林教授现为唐宋文学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他早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委员会委员、日本明治大学客员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等;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香港学术评审局专家顾问,纽约四海诗社名誉社长等。已出版《文艺学概论》、《文艺学简论》、《文艺散论》、《诗的形象及其他》、《白居易诗译析》、《唐宋诗文鉴赏举隅》、《西厢述评》、《唐宋名篇品鉴》、《历代好诗诠评》、《唐诗精选》、《唐音阁文集》(含《论文集》、《鉴赏集》、《译诗集》、《随笔集》等五种)等著作二十多部;主编《万首唐人绝句校注集评》、《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辞赋辞典》、《唐代文学研究年鉴》等四十余种;参编《唐诗鉴赏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等五十多种,发表学术论文二百多篇。又由大陆和台湾分别出版其诗词创作集《唐音阁吟稿》、《唐音阁诗词集》。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1年荣获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7.
由王洪主编、叶嘉莹、李泽厚等为名誉编委、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古代诗歌精萃鉴赏辞典》(以下简称《辞典》)一书,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古典诗歌研究工作者在诸多方面呈现出新的特色,具有新的开拓和突破,值得一读。 选诗高度浓缩提炼,鉴赏锐意出新,是《辞典》最显著的特点。《辞典》精选了上起先秦,下至清末近三千年的诗、词、曲名篇五百余首,准确地反映了我国古代诗歌的全貌,与已出版发行的各种断代鉴赏辞典相比,本书是高度浓缩提炼的选本,覆盖面最广,时间跨度更大。自先秦迄清末,诗评继起,各家对古代诗歌赏奇析疑,发微抉隐,有许多可资借鉴的精华;建国后古代诗歌研究工作者对诗歌的鉴赏更有深邃的识见和精到的会意。《辞典》既能对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有选择地继承,又能锐意出新,力避陈言,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许多方面有新的开拓和突破,确能反映出我国在古代诗歌研究领域的新水平。在编写方式上,又熔文学鉴赏读物与工具书于一炉,因而更有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古典文学批评中,闻一多极力反对只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去解读古代文学典籍的非文学化批评,他认为文学批评应该回归文学本体,应该“用《诗经》时代的眼光读《诗经》”,“用‘诗’的眼光读《诗经》”,深入挖掘文学的审美本性。  相似文献   

9.
国古典文学一直是热门学科,不仅前人的研究成果累累,而且当代学术界也人才济济,要想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的确已非易事。然而,现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全国中学研究会理事长马积高先生在古典文学的百花园中,经过长期的辛勤耕耘,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开创性成果。他的专著《赋史》(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共47万字)和《宋明理学与文学》(1989年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共27万字)都是作为填补空白之作而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历经四年精心编纂,于今年新春奉献到广大读者面前。汉魏六朝诗歌上承风、骚,下启唐、宋,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的出版,对于学习、研究这一断代诗歌的伟大成就,对于了解中国诗歌发展的规律,对于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对于弘扬祖国民族文化,对于探索  相似文献   

11.
杜甫《送韩十四江东担省》末联:“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对其中“努力”一词,《钱往杜诗》、《杜诗镜检》等书无往,盖以为其义训平常易任,无需作注。《杜诗评注》卷十注云:“沈文帝乐府:男女居世,各当努力。”以古释古,仍使人不得要领。今人多按现代汉语中“努力”(用力、勉力、尽力)之义理解之。如198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释日:“出句是说,分手不宜过多伤感,我们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第528页)1986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杜诗鉴赏》亦写道:“今后还是各自珍重、各自努力吧!”(第3…  相似文献   

12.
万云骏先生在《试论宋词的豪放派与婉约派的评价问题》一文中,引严羽和元好问的诗评,以证苏(轼)、辛(弃疾)“‘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就是‘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缺乏比兴,缺乏形象”,“不利于词的艺术上的发展”;批评胡云翼先生的《宋词选》对婉约与豪放两派的作家、作品“褒贬从心,抑扬失实”云云。对上述观点,我有不同看法,故不揣浅陋,与万先生商榷。严羽的《沧浪诗话》成书在苏、辛豪放词派形成之后,但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只批评了苏(轼)、黄(庭坚)的诗风,并无一字提及  相似文献   

13.
<正>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文学评论》编辑部、杭州大学《语文导报》编辑部、四川省社联《天府新论》编辑部联合发起的“中国古典文学宏观研究讨论会”于1987年3月20日至24日在杭州大学召开。与会代表一百五十余人,共提交论文五十余篇。现将大会所讨论的主要问题,作一简要综述。一、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宏观研究问题中山大学黄天骥认为古典文学的宏观研究有三个出发点:1.研究我国民族文学特点以继承优秀传统。2.了解文学发展规律以促进当代文学的发展。3.研究民族文化特性以提高民族自信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飙认为,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研究具有它的历史合理性,但在今天,  相似文献   

14.
四川大学周裕锴教授的力作《宋代诗学通论》 ,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宋代诗歌理论的专著。该课题是国家社科基金 1 992年立项的青年项目 ,1 997年 1 0月由巴蜀书社出版 ,1 999年荣获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宋代诗学通论》全书 40万字 ,分“诗道”、“诗法”、“诗格”、“诗思”和“诗艺”五编 ,涉及到诗歌的本体、功能、创作、修养、风格、构思、表达、鉴赏和技巧等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家鉴定组结论认为 :“这部专著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宋代诗学的各个方面 ,取材宏富 ,立论严谨 ,论证细密 ,体现出很强的理论性和体系性 …  相似文献   

15.
文学理论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隆溪 《中州学刊》2007,(1):208-210
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如何充分利用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资源,在全球化语境中,勇于开拓而不失去自己精神的家园,成为一个知古知今、知中知外的学者,已经不再局限于古典文学研究与国际汉学研究,而成为当代学术研究的共同课题。有感于此,本刊邀集活跃于相关领域的当代学人,以“中国古典文学资源的当代益用”为题发表笔谈。本期推出的一组文章中,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张隆溪先生的《文学理论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意在结合自己的《道与逻各斯》一书,就当前国际汉学与西方理论成果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其重点在于如何正确运用中国与西方阐释学理论与方法。苏州大学教授方汉文先生将视域集中于当前讨论的焦点之一,即如何建立中国文学史新模式的目标上。南开大学教授宁稼雨先生则就当今古代文学研究中跨文化的主题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主题学方法近年来在中国古典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均相当流行,如何看待其得失,并使其本土化,如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文化学,是本文所提出的重要问题。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从广义的国学研究角度进行的反思,会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本组文章与一般流行的笔谈不同之处在于:作者以各自的实际研究成果来展示自己的观念,并不停留于空泛地谈论应当如何,或是就某一个观点展开激烈争论。这未必不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文学研究界相当重要的一种理论话语模式。归根结底,并不在于提倡“问题”还是“主义”,而是研究的实绩能说明一切。当然,我们仍继续推出多种形式、多种看法的文章,其中也可能包括有争议的观点,目的在于促进古典文学研究的跨学科与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赵刚健 《江淮论坛》2004,(4):104-109
宇宙意识贯穿于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几个重要时代,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显在的不同的内容形态:半人半神的远古神话,极具时空穿透力和展示天国图景类的楚辞,从东晋延续至唐宋的“与宇宙同化同在”类的诗文,由“情意化山水”上升到“宇宙化山水”的表现荒寒境界类的唐诗。宇宙意识贯注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思想中,而成为潜在的丰富而深厚的美学意蕴:“以天合天”的自然朴素观,松动性和开放性的文学形象观,古典诗词的一种张力方向:“远”。古典文学作品的张力结构:“圆”。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一拨接一拨的神秘文化热潮。全国性的“特异功能热”、“周易热”、“算命热”,表现得最为显见的是神秘文化出版物大量充斥市场,不仅有各种各样关于面相、手相、断梦、易卦等书籍,还有从外国翻译过来的析梦学、星相学、血型学等书籍,这些书籍在不少地方成为抢手货,购销两旺。如《周易与预测学》(花山文艺出版社)第一次印刷5万册,《梦与人生──老魔尔圆梦录》(辽宁大学出版社)第一次印刷为10万册,《血型与爱情》(广西人民出版社)第一次印数达20万册。这些图书以推测未来,指点迷津招揽读者,它们打着古文…  相似文献   

18.
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对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下,传统的古典文学研究也开始有了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在这一学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方法论的变革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20世纪初年朴学与西学相结合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兴起,到“五四”文学革命中考据学和进化论相结合的新方法成为主流,再到“五四”前后古典文学研究方法中的分析主义的初步成功,这一切都说明,方法本身似乎是研究的途径和工具,但是它的背后隐藏的却是不同的思想理论和认识哲学。所以,对”五四”前后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论的考察,既是我们认识“五四”文化精神的重要方面,同时对于促进21世纪的古典文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延梯同志主编的中型名言工具书《中国名言辞典》,由山东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辞典》汇集了我国上起先秦,下迄清末的各种体裁作品中的名言佳句,共计4091条,是我国近年来出版的又一部别开生面的名言荟翠之作。综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宗旨正大,立足“致用”。正如著名学者殷焕先先生在《辞典》序言中所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辞典》从“史的教育”出发,汇编祖国先民之名言,成为一集,网罗万象,彰明是  相似文献   

20.
王丽玲 《河北学刊》2004,24(3):122-122
一般说来,凡讲究声调平仄的(泛指依从各式平仄或曰平仄律的) ,除唐诗、宋词、元曲以外,骈体文、赋等皆可列入“格律”诗类。格律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式,其在古典文学中的成就是享誉世界的。仅就民族性、艺术性、思辨性、综合功能开发性而言,格律诗传承至今仍不失为一种抒臆、高雅、隽永的文学形式。从“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到进入新世纪的、以中老年为基干的全国性“古典诗词热”的显现,表明“格律诗”具有强劲的活力与老少咸宜的持久魅力。其一,具有广泛而优雅的怡情性。中国之所以被誉为“诗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