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要]马鬃山是河西走廊西段的一座山脉,也是进入蒙古高原和新疆地区的一道门户。20世纪上半叶围绕马鬃山及周边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族群流动,在当地引发了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影响了河西走廊及周边地区的社会平衡。苏联的地缘政治影响波及中国西北边疆,使马鬃山呈现出一定的边疆性特征。同时天山一带的哈萨克民众与新疆军阀之间的冲突,也与苏联有着潜在的关联。在这种情形之下,苏联的地缘政治影响在传输过程中逐渐进入河西走廊的西段,使马鬃山成为河西走廊周边社会能量的传导中心。周边不同族群通过马鬃山进入走廊内部,对于20世纪河西走廊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投入使用后大型展会接踵而至.人驻河西CBD周边的总部型企业不断云集.参观奥体中心、绿博园等景点的中外游客和来奥体中心看比赛演出的外地观众成倍增加.给河西地区带来大量的宾馆酒店客源。业内人士认为,河西地区的高档酒店宾馆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龙钢 《金陵瞭望》2006,(7):57-57
位于南京河西的龙江体育馆始建于1995年10月.是南京市体育局下属的一座区域性体育馆。近年来.体育馆在全国创造了诸多奇迹.连赢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全方位的3块“金牌”.  相似文献   

4.
西夏是中古时期游牧民族党项在西北地区建立的政权,畜牧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中,官营牧场尤为重要。西夏时期的畜牧业经营主要集中在贺兰山、天都山、横山及燕支山周边的几大牧区中,其中,处于甘州地区的燕支山牧区以甘州马场为中心,对西夏河西地区的畜牧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借助《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研究西夏时期甘州马场的经营管理,对了解西夏社会,尤其是河西地区的社会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对“肥胖型”大学生健身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校园及校园周边一些健身活动场所的随机调查,了解"肥胖型"大学生目前参与健身锻炼的心理现状、价值取向、锻炼的方式方法以及投入等,并指出高校体育教学应关注这一人群的健身锻炼,增加相应健身选项的设置与投入,加强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优化健身环境、强化健身意识、树立科学的体育消费观.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甘肃河西地区的水利建设主要集中在抗战时期,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银行的贷款。河西水利建设成就巨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国民政府坚持抗战提供了积极的支持。但国民政府执行一切以军事为中心的政策。河西水利建设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河西水利的建设计划、建设经过和最终所起到的作用,对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工程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网络了解健排舞风格特征、健身价值以及在山西农村开展的现状;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太原市周边农村老年人休闲体育活动中健排舞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太原市周边农村老年人对健排舞有浓厚的兴趣,但尚未形成健排舞健身锻炼的习惯,对健排舞如何在农村老年人中普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保定老调     
文华 《山西老年》2013,(8):46-46
保定老调又称"老调梆子",起初为白洋淀周边农村花会中的俗曲"河西调",清道光、咸丰年间已具戏曲雏形,是河北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剧种之一。早期老调行当以生、净为主,而生、净两行又是分行不分腔,同唱老生调,故称老调。保定老调流行的地区较广,除保定外,在沧州、衡水、  相似文献   

9.
洪林 《金陵瞭望》2009,(11):26-27
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以下简称:河西CBD)作为南京最大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被列为2009年全市12个重大项目之一。同时“十一五”将是河西CBD载体持续建设、产业加快培育,形成竞争优势和区域品牌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河西CBD发展既面临本省和我市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各项举措落实带来的机遇.也将面临竞争性压力扩大、更多现实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福建省高校健身路径状况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福建省高校健身路径发展的主要因素,旨在为健身路径在高校的开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健身路径在数量、质量和管理上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经费缺乏、认识不够、管理混乱、缺乏指导、质量问题、时间缺乏等是影响福建省高校健身路径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五世噶玛巴德银协巴(de bzhin gshegs pa,1384-1415)为明代三大法王之首,其晋京之行意义重大。文中,我们以百灵寺《敕建普福寺纪功德碑》为重要证据,结合《红史》《贤者喜宴》和《噶玛噶仓传承大宝传记·无边宝月水晶鬘》等典籍,对五世噶玛巴返藏途中的河西之行进行考述。在确证五世噶玛巴曾于返藏途中取道河西地区的甘州(kan civu)、凉州(lang jus)广弘佛法、维修寺院的同时,勾勒出五世噶玛巴河西之行的大致路线,并结合历史背景和汉文史籍就其取道河西返藏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取道河西返藏应是五世噶玛巴在综合考虑明朝政府的河西治理政策和自身意愿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五世噶玛巴的晋京之行在促进汉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同时,强化了汉藏佛教关系,推进了藏传佛教的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在大约距今8000-7000年的聚落扩大期,西辽河地区最早的小河西文化兴起。小河西文化大体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段,小河西文化的聚落已初具规模,表现出以成排的房址、独特鲜明的器物组合为特征的文化面貌。小河西文化先民发展了多元的生计方式来对其周围的资源进行开发,扩大食谱、发展储备来保证食物来源的充足,增加人口来充实劳动力,发展手工业技术以支持工具的需求。这些可获的资源类型、人类的群体结构、主要的生计形态和工具技术的装备,构成了史前人类生存的几项关键的亚系统,它们彼此相联并彼此制约,维持了人类的成功适应,促进了小河西文化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业五年(609年),身为最高统治者的隋炀帝西巡青海和河西,历时近10个月。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巡幸河西的中原王朝的帝王。其巡游不仅有深刻的政治目的,而且在河西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江萱 《金陵瞭望》2005,(22):72-72
江东街道地处河西新城区.辖区占地5.2平方公里.人口10.6万.下辖11个社委会、2个行政村和3个直属公司。街道先后获得2003年国家“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先进单位.2004年全国第四届科技活动先进单位。2001-2002年度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2003、2004年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全国文化先进社区.2004年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2001-2003年度省红旗基层党校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09,(33):4-4
小王曾是健身中心的常客,但是最近他去健身中心的次数却逐渐减少,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迷上了网络健身。网络健身,是指将类似网络游戏的纯3D软件与健身者的室内运动结合起来,使健身者在室内运动中体验逼真的户外运动和场馆运动,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体制对河西走廊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改革开放 2 0年河西致富的经济增长点 ,但农业的发展是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而调整河西产业结构又面临诸多障碍。优化河西生态环境 ,要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采取措施 ,消除河西生态环境建设中市场失灵造成的负效应。改革管理体制 ,消除河西生态环境恢复机制发挥作用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广场舞是近年来兴起的社区体育项目。群众通过舞蹈和音乐的方式达到锻炼身体和愉悦精神的目的。但是近段时间以来,广场舞投诉不断、暴力手段频发直指广场舞扰民。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认为,广场健身舞能够有效的调动大众的锻炼积极性,但是因为健身场地的匮乏的匮乏和活动时间的因素,极易造成引起周边居民反感,乃至出现暴力事件。为此,广场健身舞应该加强管理和配套设施的完备,以期能够达到娱乐身心同时不骚扰他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武汉市青少年宫健身房、凯城健身房、安安健身会所等健身场馆的326名健身人群参加健身活动及运动动机的专题调查,分析了武汉市健身房健身人群参加健身活动的特点及规律,同时也对健身人群参加健身活动的动机进行了分析,目的为更好地推动武汉市各健身房的发展,以及更好地落实“全民健身”计划。  相似文献   

19.
汪扬 《金陵瞭望》2011,(25):28-29
河西新城经过近10年的开发建设.全面拉开了城市新中心的雏形和框架,为实施“一城i区”、“一疏散三集中”城市发展战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化新南京看河西”的目标已初步实现。“十二五”期间.河西新城区将按照“优化提升中部、提速建成南部、综合整治北部、规划建设西部”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青奥村、金融城、海峡城、会展城、生态示范城,以及CBD商务轴、文体轴、青奥轴、河西大街商业轴、滨江景观轴的重点项目。经过三至五年建设,把河西新城建设成现代化新南京的标志区和核心区.并发展为长三角乃至整个泛长三角经济区域承东启西的重要窗El。目前.迎接青奥盛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实地访谈对榆林市榆阳区女性健身者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健身女子们的健身意识较强,文化程度较高且锻炼后的感觉良好,但由于部分健身者缺乏健身常识和科学健身方法,从而影响了其健身积极性。并针对女子健身现状提出了女性健身的具体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