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词翻新是古典诗词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翻新,诗词得到更广泛传播,同时其文化内涵得以累积和增值。而诗词翻新在传播过程中易于获得名家效应。并且诗词翻新的一些特性使其既容易为创作者掌握又易于被阅读者接受。这些是诗词翻新促进诗词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诗词在海外的翻译和评价历来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外掀起了毛泽东诗词译介的高潮。其译介形式主要有:毛泽东诗词英译单行本,毛泽东研究专著中收录的毛泽东诗词,诗词选集中收录的毛泽东诗词,传记作家的毛泽东传记中涉及到的毛泽东诗词。这些译诗尽可能向原诗靠拢,尽量减少误译,最大程度地向西方读者介绍毛泽东诗词、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中国文化,同时也为日后毛泽东诗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转喻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代表性的语言建构方式,认知转喻研究对于古典诗词翻译具有积极意义。以许渊冲和伯顿·沃森英译的苏轼诗词为例,对比分析苏轼诗词英译中的主要认知转喻类型,反思中国古典诗词转喻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现象,进而从文本的客观体验性和译者的主体认知性角度,探讨以苏轼诗词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词认知转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等院校古典诗词的教授,应在感受古典诗词意境的基础上,将古典诗词还原于生活化的情境中,着眼于古典诗词所传达的人生经验与当下现实生活的连接,将古典诗词的审美情韵内化于切身的现实体验中,进而从古典诗词创作角度去具体实践。体验与践行,不仅符合知行合一的教学原则,更有助于真切认知古典诗词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诗词之所以能够承担叙事功能,源于文本必须穿插诗词的文体规定,但作者一般根据小说体叙事的要求来创作或引用穿插诗词,由此使诗词承担了相应的叙事功能。同时,古代诗词存在便利于小说体叙事的特征,因此作者利用这些特征来使诗词承担起一定的叙事功能。而随着中国小说体叙事的进一步发展,穿插诗词于叙事流程的负面影响日趋明显,诗词参与叙事的现象也就最终淡出了现代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6.
国内毛泽东诗词研究经过四个阶段的发展 ,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然而对毛泽东诗词研究的研究还极少。要将毛泽东诗词研究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可以从撰写《毛泽东诗词研究史》、建立毛泽东诗词研究信息库、采用新方法、加强对毛泽东诗词的美学研究和艺术性研究等十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在毛泽东诗词中,毛泽东用如椽大笔书写人民群众,人民性是毛泽东诗词的内在属性。首先,毛泽东诗词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毛泽东对劳动人民充满深厚的阶级感情;其次,毛泽东诗词热情礼赞人民力量的伟大;再次,毛泽东诗词呈现了毛泽东为人民幸福奋斗终生的光辉历程;最后,毛泽东诗词体现了毛泽东独具特色的人民历史观。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入挖掘毛泽东诗词中的人民性,对于我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苏轼涉梦诗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轼2 000多首诗和300多首词中,涉梦诗词达352首。这些诗词分真梦诗词和欲梦诗词两类,真梦诗词有的记录其真实梦境,有的记录其在梦中的感受和状态,有的记录其在梦中所作诗词;喻梦诗词则主要抒发其古今如梦、劳生如梦的生命意识,而后者又主要表现为世事如梦和时间如梦两种形式。苏轼之所以大量创作涉梦诗词,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他本人的人生经历、敏锐的感受力及前人创作多涉梦有关。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诗词既是中国现代革命实践的产物,又是对中国传统诗词艺术继承和发扬的结果。本文即从毛泽东诗词善于对中国文学遗产“转益多师”,善于从古人诗句和当代口语中熔铸诗词语言,善于运用形象思维的构思和表现方法创造情景交融、事理浑一的意境诸方面,论述了毛泽东诗词的典范意义,肯定了毛泽东同志发展传统诗词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0.
朱德诗词及相关问题研究经历了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的发展阶段,研究成果主要涉及朱德早年组建诗社、朱德以诗会友、朱德诗词作品的研究等方面,今后必须增强朱德诗词研究的整体观念,对朱德诗词进行革命性、历史性、艺术性相结合的立体研究,继续搜集和整理朱德的诗词作品,强化朱德诗词及相关问题研究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毛泽东诗词不同版本中的十五个误句予以订正。笔者曾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集》中所收诗词的历次版本中的十个误句,写过一篇《毛泽东诗词十订正》的文字。因此,这次订正叫做《毛泽东诗词再卉正》。“再订正”不只继续订正《毛泽东诗词集》中所收诗词不同版本中的误句,更多的是订正国内有影响的有关毛泽东诗词的书籍、报刊中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中的误句。  相似文献   

12.
青楼诗词翻译与文化展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诗词是人们抒情达意的重要载体,历来学者的目光较多关注"正统"诗词而很少涉足"非正统"的青楼诗词。本文从妓女、歌女、舞女三个方面入手,来探讨代表了诗人词人最真切情感的青楼诗词的翻译方法及技巧,以向译语读者展现青楼诗词中文化的韵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王维的一首寄相思的诗词的鉴赏,首先应对作者、作品的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积极查看历史典故,了解诗词的文体特点和文化常识,并能通过诗词的内容划分其所属的体裁,然后对诗词所想表达的思想和内容进行分析,捕捉出诗词想表达的情感及意境,最后对诗词艺术表现手法进行掌握和总结,再点明古诗词鉴赏应注意的问题进,这是对古代诗词分层次鉴赏探究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传统诗词,又称“旧体诗词”,它有一个特定的含义。它不是指诗经、乐府、宋词、元曲,甚至也不是指明、清两代的诗词。而是指采用古代诗词曲等形式而表现现代、当代社会生活内容的一种诗歌类别。这个定义使它大体上同白话诗和新诗相提并论。也就是说,新诗产生以前,一般是不提“传统诗词”这个概念的。因此,传统诗词,就是包括现代诗人和当代诗人  相似文献   

15.
旧体诗词复兴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旧体诗词的现代价值和命运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本文依据当代诗词创作的实际成果及正在发展的态势,标举“旧体诗词复兴”之说,并讨论了其意义、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当代诗词的复兴接续了几乎中断的中华诗词史,打破了诗坛长期存在的新旧二体截然对立的态势,为我国诗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意义重大。文章还对学术界冷落当代诗词研究的现象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16.
陈辽 《中华魂》2010,(2):59-60
当今诗歌领域.新诗和旧体诗词二分天下。写作旧体诗词的人数可能比写作新诗的人还要多。据我所知。江苏就有78个诗词学会.3500多个会员。他们一年间正式出版的和自费出版的诗词.大大超过了新诗在江苏的出版数量。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在写作旧体诗词的诗人中,既有对旧体诗词素有造诣的诗人,也有写新诗已经出了名的诗人.更多的是学习写作旧体诗词并取得成就的新诗人。  相似文献   

17.
诗词的意境是解读诗词的突破口,然而诗词的意境很往往抽象,这成为诗词教学的一大难点。而多媒体网络课堂可视、可听、可感的特点,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可以引导学生感知意境,多角度深层次地解读文本。本文以《雨霖铃》的课堂教学为实例,探讨怎样在多媒体网络课堂中进行诗词教学。  相似文献   

18.
古代旅游诗词是我国旅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关于旅游活动的宝贵记载。本文从旅游诗词的界定出发明确了旅游诗词的范畴,对旅游诗词这种特殊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指出旅游诗词的潜在功能和文化价值理应得重视和挖掘,把旅游诗词充分应用于景区景点的规划、导游从业人员的讲解等旅游活动中,从而更加深入全面地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更好地服务现代旅游事业。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诗词中典故的文化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故的翻译对毛泽东诗词的翻译至关重要。毛泽东诗词典故可分为神话、寓言、人名等类别。从文化翻译的角度,对比分析四种《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典故译文,可发现汉语诗词典故翻译的某些规律与经验。  相似文献   

20.
摘要:以美国公理宗在太谷创办的刊物《谷声》中1932年~1934年刊载的诗词为例,分析古典诗词在异质文化交流中的表现形态、特点及其所起的作用。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最典型的存在形式,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分析不同文化背景的作者选择诗词表达其心情和思想的原因与深层内涵,从诗词内容、写作特点等方面分析异质文化在诗词这一形态中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