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1949—1978年间党对资本主义,既有科学认识并充分利用,的成功经验,也有错误认识而完全排斥的深刻教训。在这三十年间,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建国初期的“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到国民经济恢复完成以后的“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再到从60年代甚或是1957年起的“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割资本主义尾巴’”。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建国前后科学地阐明了有条件地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方针政策,批评急于消灭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潮。但这一时期毛泽东关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与实践并非尽善尽美,它也存在着模糊甚至自相矛盾之处,让资本主义绝种的思想已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曾一度出现严重失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资本主义的重新认识 ,取得了重大理论成果。党认为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取资本主义之长 ,大胆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 ,同时也要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防止“西化”和善于利用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新的认识指导了我国的改革开放 ,加速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建国初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一场牵动千千万万资本家与共产党人的深刻变革。改造具有充分的依据,并注意到政策的把握。改造经历了三个阶段,采取了三种形式,至1956年胜利结束。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既有成绩,同时也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七年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定了由利用、限制到利用、限制和改造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使我国国民经济很快得以恢复,并在1956年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胜利,从而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回顾建国初七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不难得到三点启示:一,国情是党科学决策的客观依据;二,法律是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三,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这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然而,立国未久,由于对中国社会主义前途的忧虑以及对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目标模式的追求,毛泽东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根绝资本主义成为社会主义改造的题中之义。“八大”前后,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又提出了“既要消灭资本主义,又要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可惜尚未实施便夭折了。  相似文献   

7.
制定正确的对待民族资本的政策是一个关系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兴衰的重要问题.毛泽东对民族资本的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利用民族资本为革命和建设服务,到限制民族资本保证革命转变,再到消灭民族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变化过程.研究这一政策的变化轨迹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国后,党对私营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从利用、限制到改造、排斥,再到探索、承认的认识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五大确立了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及集体经济的经济平等地位,党的十六大确立了私营经济经营者的政治平等及其财产地位问题,体现了我党对私营经济认识的与时俱进精神。这一曲折变化的过程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 ,党对私营经济的认识 ,经历了从利用、限制到改造、排斥 ,再到探索、承认的认识历程 ,特别是党的十五大确立了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及集体经济的经济平等地位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私营经济经营者的政治平等及其财产地位问题 ,体现了我党对私营经济认识的与时俱进精神。这一曲折变化的过程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既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又有必要的基础与条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揭示了我国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特定内涵,也积累了若干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分析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认识的思想演变过程入手,探讨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两个发展趋向及形成原因,总结毛泽东在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对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究其原因,看似纷繁复杂,难于把握头绪,其实是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其中的,这就是,毛泽东是根据他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认识和判断来认识和对待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的。而其他的已经发生的主观的和客观的原因只是延缓或加速他对资本主义认识和态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苏共执政地位的丧失,在于曾经作人民利益代表的苏共蜕变成由少数人组成权贵集团,他们谋取私利,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利益实现的全过程看,共产党要真正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建立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利益表达制度、政治参与制度、监督制约制度.从根本说,只有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改变党的领导高度集权的现象,才能始终保证党成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4.
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发展史作一个梳理。一方面,从马克思最早提出的"垄断"到列宁首先提出"垄断资本主义",再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垄断资本主义"的继承和批判,西方的学者根据西方资本主义现实的发展演变过程丰富着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也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中国学者们站在了无产阶级的立场,对垄断资本主义进行审视,毛泽东、邓小平都对于"垄断资本主义"有着独到的见解,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认识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的关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机制在当代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垄断与竞争并存、国家与市场并存的新机制。在这两大机制的作用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一国或全球范围内的运动给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资本主义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但是,资本剥削手段的隐蔽化、资本与劳动两极分化的加剧、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以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运动的新形式,又孕育着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并促使其走向灭亡的动力和因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中显露的资本主义弊端,表明了这样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既要看到二者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同一的一面,并把对立和同一两种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坚持三个统一的原则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统一的原则,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的原则,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对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论述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出的诸多矛盾的发展趋势,阐述了在当代资本主义诸多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华侨华人救灾政策呈现出阶段性变化,在不同阶段,党和政府对华侨华人救灾的参与态度和开放程度不同,并呈现出政策优待、统筹化与法制化趋势明显、动员组织与政策激励并存、加强服务管理等特征。这一政策演变与民族情感和历史传统、主流国际救援观念、国内外形势等均有一定的关系,并在事实上对华侨华人参与新中国救灾的规模、流向、程度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50~1952年期间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指导思想和具体政策步骤方面较之民主革命时期的土改运动有相当变化。在划分阶级成分方面有十一点新精神,在对待富农的政策方面有四点新内容,在土地财产的分配政策方面有六个新特点。新区土改的这些政策改进,基本保证了避免掠夺性的乱挖浮财,扩大了受益面,保护了农业经济中的商品经济和现代技术基础,减轻了社会震动。  相似文献   

20.
在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学界争论的问题。仅仅根据韦伯强调精神文化的作用而认为韦伯的观点是一种唯心史观是有失偏颇的,我们应该搁置价值观的争议,以一种"价值中立"的态度来看待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学说。本文通过阐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完整的关系链条来解释经济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经济决定宗教,宗教反作用于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