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促进社会和谐”是十七大的主题之一,而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冲突的高发期,所以要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有效化解社会冲突。而人的非理性是社会冲突的参数,它既能加速社会转型进程,也会加剧转型期社会的混乱。因此,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冲突中,必须积极强化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弱化其消极作用,实现非理性与理性的协调统一,使非理性的作用与社会规律相一致,从而全面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市场经济、和谐社会成为当代中国的模式选择,频繁的社会冲突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和代价。社会转型带来诉讼理念的传统与现代性的冲突,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诉讼的理念和原则要与和谐的语境相契合,和谐司法是必然的也是最佳的选择。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诉讼文化必须积极探寻社会冲突与社会和谐的契合之处,对诉讼机制作出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多样化发展,既使整个社会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带来了社会利益的分化和矛盾冲突。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共同价值观,才能整合各种社会利益,凝聚各种社会力量,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共处的局面。我党深入把握执政规律,它所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致力于社会整合和凝聚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政治的核心在于由“公共协商”达至“社会和谐”。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展示了当代社会政治领域的新气象。对于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本质和现时期如何通过民主政治的发展来化解由于社会转型而带来的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形成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程度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主动的制度创新循序渐进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多元共生、开放、回应与同构的趋势中,中国社会转型与西方社会转型因社会主义制度因素的嵌入而具有非同源性,但中国因工业化、现代化的使然,仍引发了社会结构的重构和具有现代性特质的社会分化开始,并凸显出我国传统的政府与社会高度合一管制模式的内生性冲突。因而在社会转型情境中建设和谐社会,不仅需要重设动力机制、社会机制,而且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制度安排还需要建立一套不断完善的社会机制链才能持续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促进与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会矛盾与冲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是工业化原始积累以土地为中心的新兴新资本与农民的利益冲突.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引导和化解农村的社会矛盾与冲突,是一项光荣政治责任和农村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化解前进中的农村社会矛盾与冲突.根本任务在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沟通情况、反映民意,以达到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共创农村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封闭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的关键期。这场深刻的社会转型,既涉及到人类对文明的不断追求,也涉及到如何认识及评判文明的深层伦理问题。而差异与互补是保持和追求文明整体结构和谐发展的必要前提;协调一致是其最基本的伦理诉求;人全面自由的发展则是其最高的伦理价值取向。文明多维结构要素的和谐发展既是人类谋求“优良的生活”根本目的所在,也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解决与处理各种矛盾与困境的一种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人治意识是一种与专制统治相适应的社会政治心理, 它与法治统治存在根本冲突, 是当代中国向法治社会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社会政治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9.
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创作于西方国家从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其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来说,或多或少地可以作为借鉴。社会团结及其两种类型是该书的主线,作品深入讨论社会团结的类型特征、历史转变和社会团结的精神基础、法律保障及其威胁因素,展示出涂尔干对社会整合与和谐的终极学术关怀,这对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转型的内涵把握及特征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社会转型”的定义入手,分析了社会转型的内涵和本质,阐述了社会转型中所体现的五个特征,即利益结构的重组、社会结构的改变、社会冲突的加剧、主体意识的凸现、价值观念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公平原则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随着国内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力度的加大,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导致了许多社会冲突和不和谐。公平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要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构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公平原则。当前,要深入研究契约的本质特征和时代价值,通过建构契约文明来实现社会公平,并通过建立公平竞争的规范来激发社会活力。  相似文献   

12.
社会和谐是一个富于创意的表达,它准确地把握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把握了现代性至今难以化解的矛盾。而要实现社会和谐的法治途径有三:其一,社会和谐必须以制度正义为价值理念,形成国家与社会、政府与人民、权力与权利、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良性互动,从而达到社会整体结构的稳定运作与平衡;其二,必须形成基于公民个体自我意识的全社会稳定而有效的价值认同,从而为国家政权提供根本的合法性支持;其三,建构完善的法治机制,有机协调普遍利益、特殊利益与个别利益、自由与平等、公平与效率,追求人权的保障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社会和谐是当代中国在从旧式现代性转向新型现代性的过程中凸显出来、迫切需要解决的时 代性课题。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和体制改革导致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革,而社会结构的状况又直接体现了社会 关系的状况,构成社会稳定、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构 建合理的社会结构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社会和谐源于社会结构,特别是社会阶层结构的协调和整合;另 一方面,社会更加和谐目标的实现,又会进一步促进合理的社会结构的形成,二者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社会和谐问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状态,社会和谐在中西方哲学中都有丰厚的研究历史。现阶段,由于理论和现实发展的双重诉求,在西方学术界出现了以社会冲突理论研究为主体、多种研究并举的社会和谐研究热潮。在我国,也出现了中西方哲学和谐思想研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思想的发掘和应用异军突起的研究格局。综合社会和谐问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笔者认为,当前社会和谐问题研究中仍有几个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如社会和谐的本性界定和研究方法的选取,社会和谐认知的依据与评价标准的设定等,这些关键问题的解答,不仅将从整体上推进社会和谐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且也将及时有效地指导我们的社会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除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外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制度在其调控的社会领域内引发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对我国法律体系的内部和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 ,导致了一系列制度间的冲突与混乱。认识这些制度层面的隐性社会代价 ,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的根由 ,明确制度变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社会理想.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其助人自助,维护人的尊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内涵,所体现的是一种和谐价值观.社会工作者广泛、深入地推进社会服务,有利于营造人人参与、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关系.社会工作组织在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协调作用,维护了政府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具有科学化、人性化、柔性化的特征,有助于避免或化解许多社会矛盾,形成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和谐人际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光芸 《东方论坛》2006,(4):120-125
转型时期的社会分层与利益格局调整,文化与价值观念冲突影响到我国的政治稳定。而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关系网络等形式存在的社会资本是促进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本能够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为公民的利益表达提供参与网络,为公民的价值认同提供良好的社会规范与秩序,从而实现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期农村邻里冲突的解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期农村邻里冲突增多,影响了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探究起来,这些冲突源于农民生活、生产方式和场域的变化,价值观与追求的变化,社会分层的发生与部分人在较前陡增的社会压力下产生的心理畸变。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加速期的代价支付及其补偿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于比较稳定、协调的社会形态而言,转型社会是社会发展最为快速的社会,同时也是社会代价集中付出的社会。快速社会变迁引起的社会结构功能的失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失衡、中国独特的社会转型的困难等导致了转型时期社会代价的形成。而现阶段社会代价支付与补偿机制方面存在的一些严重缺陷,诸如支付主体的错位性、支付方式的转嫁性、代价补偿的滞后性,则是引发当前社会成员、社会群体等不同主体之间尖锐、复杂的利益矛盾的根本原因之一。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出发,健全、完善我国的社会代价补偿体系乃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