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激素能促进花木早生根。在花木的扦插繁殖中,常用来促进花木生根的激素有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和萘乙酸(NAA)等,以萘乙酸用得较多。方法有水溶液浸泡和粉剂涂抹两种。低浓度水溶液浸泡:萘乙酸浓度为10—200ppm(即每克萘乙酸加水100公斤~5公斤),将插穗切口1—2厘米处浸渍8—24小时,不需整个插穗处理。幼嫩枝条用吲哚乙酸处理,成熟枝条用吲哚丁酸或萘乙酸处理。若边取插穗,边扦插,用高浓度快速浸沾处理,常用浓度为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枝条节位、介质及生长调节剂对切花菊插技生根的影响 .结果表明 ,梢段的生根能力高于基段 ,但生根率差异不明显 ;较优的扦插介质是河沙 :腐叶土 :园土 =2 :2 :1的混合介质 ;生根类生长调节剂处理可促进插枝生根 ,其中以 IBA或 IBA NAA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地区桧柏扦插快速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桧柏育苗方法的探讨,研究出了一套桧柏插扦快速育苗技术。具体方法是:在10~11月以1~2年生有2~3级分枝并带顶芽的枝条为插条,用200~500mg/L的IBA溶液浸泡4~12h后,扦插于双层塑料拱棚中,第二年4~5月开始生根,生根率为92.5~94.5%,单株生根数为2.3~3.0,每株发出侧根3.4~4.8条。  相似文献   

4.
(一)栽培技术。金银花适应性较强。耐寒,喜生于温暖向阳的坡地。主要繁殖方法有扦插、压条、分株和种子繁殖。扦插成活率高,应用广泛。其方法有两种:第一,扦插育苗移栽。处暑前后,选2年生枝条,剪成8厘米长的节,在整好的土地上排起育苗:秋、冬生根,第二年春天移栽。第二,直接扦插。此法简  相似文献   

5.
榉树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珍稀濒危树种榉树,对榉树扦插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榉树扦插季节以早春扦插比秋插好;枝条宜粗壮饱满,以径粗大于1.2cm的枝条为佳;插前宜用激素处理,其中以浓度为100mg/L的ABT1号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菜用枸杞以肉厚、味浓的细叶枸杞为主栽品种。一般采用插条繁殖。保护地栽培于9月中旬扦插。选1年生粗壮枝条,从基部截取8-10厘米有3-5个芽的小段,用浓度为50毫克/升的ABT生根粉浸泡24小时,以利生根。扦插  相似文献   

7.
夏插枝条的分生组织——形成层活动旺盛,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易于愈合生根,能大大缩短插穗生根的时间,提高扦插成活率。节省人力和物力,值得采用。其技术要点是:(一)插床要求插床应选择通风、背阴、排灌良好、避开  相似文献   

8.
扦插时间。在江淮之间一般以6月下旬到7月底,当年生枝条半木质化稍强时扦插最为理想。过早会因枝条太嫩,炎热夏季,极易造成插穗下切口腐烂,过迟会因分生组织形成层老化后活动减缓,温度逐渐降低,势必造成插穗不能如期生根。插床准备。一般插床作成长5—10米、宽1.2米、高0.3米。为防止床内积水烂根,可在底面用石子和粗沙垫一厚度为10厘米的滤水层,沙面上铺一块遮阳网,再在网上填堆20厘米厚的培养土作插壤。培养土要先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充分翻  相似文献   

9.
姜方 《小康生活》2003,(3):22-22
(一)繁殖方法 (1)硬枝扦插:春分前后,剪取长约10厘米的一年生健壮枝条作插穗,在切口处撒上草木灰,稍干后插入盆土中,每盆1枝,深度约4—5厘米。插后浇一次透水,控温在20℃左右,20天后生根发芽。(2)嫩枝扦插:当嫩枝长到6—8片叶时,取长6—8厘米,具备3—4个节的嫩梢,除去基部叶,修平节下并将切口渗出的乳汁用清水浸去。扦插后注意喷雾,防止叶片萎蔫。  相似文献   

10.
夏季气温高,湿度小,插穗叶面蒸腾大,枝条基部切口水份的吸收与上部叶片消耗的水份不能平衡,是造成夏插不易成活的关键。但是,夏插枝条的形成层活动旺盛,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切口易于愈合生根,且能大大缩短插穗生根的时间,提高扦插成活率。特别是对一些春插难以生根的种类,如山茶、佳花、含笑、紫玉兰等.乃是一仲行之有效的繁殖方法,就是对那些  相似文献   

11.
以广西红心杉产地的优良红心杉单株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栽培基质、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红心杉组培苗微扦插生根率、平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参数与生根的关系,为优化和筛选红心杉组培苗微扦插培养条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影响红心杉微扦插苗木生根率、叶绿素含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IBA浓度、基质类型、NAA浓度。 IBA对平均根长、生根率、叶绿素总含量及Fo ,ΦPSⅡ的影响较大,不同水平的IBA对叶绿素总含量和ΦPSⅡ的影响有显著差异;NAA对Fm ,Fv/Fo ,Fv/Fm及Yield的影响较大,不同水平的NAA对Yield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基质对保存率及平均根数量的影响较大,不同类型基质对各指标的影响均不大。 Fo ,ΦPSⅡ与生根率呈显著正相关,ΦPSⅡ与叶绿素总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评定结果显示:处理5(IBA 50 mg/L +NAA 25 mg/L处理苗木,黄心土为基质)为红心杉微扦插育苗的最佳组合,各项指标表现均较均衡。  相似文献   

12.
雪松为常绿乔木,树干挺拨壮观,枝叶纤细优美、潇洒,颜色翠绿,终冬不凋,材质优良,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和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30年左右开始开花结实,多数雌雄异株,自然授粉困难。在种源不足的情况下,可利用半木质化带叶的枝条进行扦插来繁育雪松。由于雪松插条生根比较困难,在无电子叶间歇喷雾设备时,可采用如下方法:(一)选地作床。育苗地选在河旁、渠边的林间空  相似文献   

13.
番茄具有较强的生根能力。实验表明,使用吲哚丁酸和萘乙酸处后诱导生根的效果更好,根发生早,数量多,生长快,其中吲哚乙酸效果显著,可较对照提高生根率15%;扦插育苗期较种子育苗期缩短31天,定植期、结果期均可提前30多天,延长了结果期。可在陕北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盆栽、袋栽和苗床栽三种方式,以泥炭土、黄心土、河沙和珍珠岩为扦插基质,用IBA、ATB和L1号生根粉处理插穗基部,对刚果12号按W5、尾叶桉U6、MLA、UT6、LU1、M1、杂种按DH201-2、DH184-1、LH1及LH2、SH1共11个桉树无性系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位面积年产穗量最高的为苗床栽,其次是袋栽,再次是盆栽,但穗条质量却是以盆栽的最好,其次是袋栽和苗床栽,除无性系LH1的生根率和LH2的生根时间外,其余无性系的生根率和生根时间并不因穗条来源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不同无性系间扦插生根差异显著,生根率最高的为M1无性系,最低的为UT6无性系;用不同生根粉处理插穗,多数桉树无性系的平均生根率、平均根量和出根时间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综合各方面来看,L1号生根粉效果最佳;采用不同的基质,其插穗生根差异显著,其中,以黄心土与泥炭土比例为1∶1的混合基质效果最佳;月平均温度对插穗平均生根率有极显著的负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采用新型生根剂——ABT 生根粉处理枇杷插条,使扦插生根难的枇杷插条生根率达63.3%。  相似文献   

16.
一、ABT生根粉型号与适用范围ABT生根粉1—5号为醇溶液。1—3号主要用于木本植物。1-2号用于促进植物扦插生根。1号适用于难生根树种;2号用于一般植物;3号用于植物移栽处理根系和播种育苗。4号、5号主要用于草  相似文献   

17.
用荞麦无菌苗的幼茎和幼叶作外植体分别接种在MS补加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实验结果表明 ,适宜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组合为 2 4-D 4 0mg/L KT0 2mg/L ,适宜愈伤组织生长的激素组合为 2 4-D 1 0mg/L KT 1 0mg/L 诱导芽的较适宜的组合为 6 -BA 3 0mg/L IAA 0 1mg/L 不定芽接种到含MS IBA 2 0mg/L KT 0 1mg/L的MS培养基上就能生根  相似文献   

18.
以新青叶的叶或长约5mm的茎为外植体,接种在BA为0.5、1.0、2.0mg/L,NAA为0.1、0.3mg/L的6种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上。结果表明:茎和叶这两种外植体都能诱导愈伤组织发生和芽苗形成,而以BA1.0mg/L+NAA0.1mg/L效果最好;生根壮苗采用BA0.0、0.5mg/L,NAA0.5、1.0、1.5mg/L的六种激素配比。结果显示,生根壮苗效果以NAA1.5mg/L或BA0.5mg/L+NAA1.0mg/L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葡萄用当年生新梢进行扦插,生根容易,成活率高,而且成本低,省工省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繁殖方法。(一)品种选择。可选用易生根的优良品种如:特大穗的“9307”、特早熟的“徐水140”,果色金黄的浓香型葡萄“金优”等。(二)扦插时间。5月中旬—8月上旬。在当年生新梢半木质化后进行(可在夏季修剪时选取插条)。(三)插床的准备。插床选用干净的细河沙铺成20厘米厚作床,用五氯硝基苯进  相似文献   

20.
月季花是众多人喜爱的花卉之一。它经常开花,且花色艳丽,“春色四季常在目,但看开花月月红”。月季是怎样繁殖育苗?一般用扦插法:早春,在月季刚一发芽时,选用健壮枝条为插穗,长约10cm 左右,苗床的土质应选用田园砂质土,含水量应在40%左右,不能低于35%从扦插之日起,20天后将陆续发芽。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