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传统文化资源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资本化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资源是具有文化特征和人类进步活动痕迹的,具有人文和传统价值的资源。本体性、历史性、效用性是其特征。进入现实文化生活和文化生产之中,文化资源就具有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但在生产中不能被以经济资本所显现出的消耗方式消耗掉。地方经济建设要注重传统文化资源的承载能力,增强文化资源的成本意识与效益意识,保持其原生态,彰显其先进性,自觉积淀,实现文化资源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西南丹白裤瑶原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它融合了服饰文化、寨居文化、婚恋文化、陀螺文化、铜鼓文化及砍牛祭丧文化,至今仍保持着原初状态。它是白裤瑶村寨族众生产、生活、节庆以及宗族祭祀礼仪的重要内容,并与该民族传统社会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开发原生态体育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应重点突出白裤瑶原生态体育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符号特征,充分利用传统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应尊重少数民族族群的文化情感,遵循其文化传统;还应满足其改善生计的需要,并加以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3.
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是乡村战略的重要资源和动力源泉;乡村振兴是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目标。当前,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中面临过度开发、侵权、知识产权权属不明等方面的纠纷,需要从法治上予以保障。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法治保障,一是乡土法治文化资源与国家规范成文法互补共融是动力源泉,国家规范成文法需要乡土法治文化资源的补充,优秀的乡土法治文化资源对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有重要作用;二是严格国家规范成文法实施是重要保障,法律实施阶段最需要规范、完善的实施细则,加强法律之间协调性以防止机械司法;三是用法治守护传承人权利是重要内容,明确传承人知识产权权利人主体地位,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让对传承人权利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四是开发过程中重视传承创新农村文化资源的历史担当是重要前提,制定明确统一的开发规划,加强知识产权建设,优化农村文化资源开发的准入与审批制度,完善农村文化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五是法治教育和宣传工作是重要环节,加强农村法治教育,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引导民众正确处理权利与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要:中国的文化创造在民族振兴、国家尊严、历史传承、人性光辉的维度上被重新思考。当前我国文化发展还存在着如下问题:对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主流文化发展理念不够明晰;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缺乏有效措施支持民间文化发展。当今世界,部分发达国家在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如高度重视文化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塑造全民认同的核心价值,形成文化发展的主导理念;用多方位的艺术手段强化主流价值,以影响不同国度和文化背景的受众;等等。基于此,给我国文化发展带来了很严峻的挑战:文化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民众更高的文化需求与文化发展多样性、丰富性不够之间的矛盾;意识形态与消费主义矛盾;形成高端文化市场的历史要求与政策不配套之间的矛盾,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弘扬之间的矛盾,文化发展的开放性要求与国家文化安全之间的关系,等等。为此需要我们从调整认识,指导思想、政策研究、文化理念等方面加以改进,并以此为前提,重新认定文化的地位、作用:文化与其他在国家发展中同等重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是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纽带;是增强国力提升竞争力的引擎;是与国际交往和人类共同价值行动的价值源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调适剂”。从而进一步确定文化发展的目标:确定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本体地位;打造主旋律文化发展更大平台;保护开发非盈利的民族文化遗产;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位置;制定政策为民间文化活动与文化事业创造条件;规划提升发展文化产业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5.
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休闲时代到来之时,民族传统体育应实现其文化价值.其一是与现代旅游业融合,实现其在民族文化资源中的主流地位;其二是将民族传统体育附着于大体育的基础上,逐步成为独立体育形态的重要构成要素,以整合自身原生态体育功能价值;其三是转变其原生态文化功能价值,凸现其文化功能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6.
原生态文化摭谈——兼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原生态文化,是指文化的一种初始的、质朴的、更贴近艺术源头的状态。原生态文化具有质朴、少加工、与生产生活直接联系等特点。目前当下原生态文化广受欢迎,既有其社会历史原因,也与人们文化观念的变化和欣赏水平的提高有关。现代社会拥有的物质条件和科技手段,亦为原生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原生态文化有着厚重的历史价值以及重要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对人类的精神与物质生活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但其在传承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消失。对原生态文化,我们应充分认识其价值,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挖掘、保护和发展,这项事业意义重大,也可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7.
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生态博物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之间存在一定冲突,民族文化资源的特殊性要求更为科学合理的开发方式.作为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博物馆以社区为基础,以原地保护方式对民族文化进行原生态状况下的保护和展示,并强调文化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在采用生态博物馆模式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时,须正确认识这一理念,遵循保护性、原生态、选择控制、社区参与和效益回报原则,以实现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于传统文化的生成环境及其价值取向不同于当代,加之其承载形式不易为当代人理解,所以传统文化的大众传播面临困境。传统文化大众传播的目的是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而不是培养学者,因而可以借助于大众媒介,多渠道传承。一是利用电视的强大覆盖优势,本着公益宗旨,普及传统文化;二是利用网络等数字技术,发挥文化事业职能,提供传统文化学习资源;三是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借助文化产品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道路要受到行业内部特殊矛盾运动形态的制约。以艺术表演团体改革为例透视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与政府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一种有关中国文化事业体制改革过程和特点的具象把握。在整个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艺术表演团体固有的政治-伦理角色、市场-经营角色、艺术-行业角色三重身份和伦理性目标、政治性目标、经济效益目标、审美价值目标等多重目标之间相互矛盾、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共同构成了艺术表演团体内部复杂的矛盾运动。而正是这种矛盾特殊性构成各级政府在推进艺术表演团体改革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文化是由中国传统本位文化、苏联马克思主义文化和西方的自由主义文化构成的.这一特殊的文化结构蕴含着以下的文化冲突:一是普世主义与种族中心主义的冲突,二是总体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冲突,三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共同富裕的冲突,四是发展科学技术与科学主义泛滥的冲突,五是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文化心态的冲突.而当代中国文化的出路则在于:一是在贯彻普世性价值与重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二是在经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三是在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四是在发展科学技术与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1.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申遗成功对花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知名度的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多元化、可用资源的增多等,但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也带来了当地政府、当地民众、游客之间的利益纠纷。应该借助申遗成功的积极影响,采取扩大宣传范围、申请花山文化生态保护区、健全文化传承发展制度等措施以摆脱困境,更好地推动申遗成功后广西花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遗产保护体系中,还没有专门针对"文化生态区"的保护项目,但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强调并倡导在全球探索生物和文化多样性的多维度(不可移动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可移动的文化遗产,文化产业中的文化表达多样性)保护方式:强化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关系;扩展文化遗产的概念,纳入"非点状"整合式遗产:强调遗产对文化认同、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的重要作用是其生命力的重要保障.这些经验对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加纳是黑非洲的一个古国,有悠久的习惯法文化,特别是阿散蒂人在近代历史上又曾建立过强大的王国,法人类学家和文化史学家因此高度重视阿散蒂传统社会与法律的研究。殖民时期加纳本土法与外来的西方法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独立后的加纳继承了宗主国英国的法律遗产,重视发掘固有习惯法的价值,其现代化历程可谓曲折发展。对加纳法文化的演进,特别是对殖民时期的加纳本土法与英国法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个案研究是进一步了解非洲国家法律文化历史变迁的一个极好范例。  相似文献   

14.
乡土美术的价值意义不仅是民俗学上的,也不仅是视觉形态上的,它还在于隐含其间的非物质性创造原理、文化属性辩识和现代审美的取用.文化遗产价值存在不能替代现代性文化发展方式的进步意义,实现现代多向性文化发展方式,就需要认清我们自身文化传承方式的单向性本质,这才有可能借用现代性文化发展方式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在现代审美和国际语境下实现全球传播和覆盖.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声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出现的,这是人们意识到文化多样性存在的重要性,同时对自己民族国家传统文化反思及寻根的结果。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际上是不同国家"文化自觉"的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区别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个形而下的、具体的文物,它首先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认识,是一种形而上的意识形态。观念和意识形态是流动的、变化的和活态的,严格说它不是遗产,也不是过去了的产物,而是还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点,并有意识地去认识它,纪录它,研究它,传承它,发展它,并让它成为当今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当今文化发展的基础,以及当今文化创新的资源,成为中国"文化自觉"中的一种教育方式,那么有关它的保护工作就有可能成为中国文化复兴的一个起点,也可能成为中国创意产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农业文化遗产以一种复合活性生态而存在,不仅呈现出明显的生态系统性特征,在遗产地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而且融合了与之关联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系统的诸多要素,是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而形成的独特的“生态与人文复合系统”。从该系统的视角梳理国外农业文化遗产相关实践动态后发现,国外农业文化遗产在分类、保护,以及开发利用实践中由于遵循了该系统的关联性、整体性与协调和谐性等原则,从而逐渐形成了有利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良好模式。这对当前我国重系统的生产功能、轻生态功能和重局部修复、轻整体保护的中国生态农业应该如何保护与发展,在理论、管理、政策、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探索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自我修复和生态持续发展机制,不仅是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文化、社会、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强烈要求,也是应对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草原文明瑰宝中的奇葩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科尔沁地区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冲击,许多民俗文化资源在流失,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于消亡。在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文化大区的时代背号下,通过法律对科尔沁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进行切实保护,以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尤显必要及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8.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该只局限在狭义的文化空间范畴内,而应该从更广义的文化空间视角来展开。广义的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生存环境,这一生存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它有很多支化的成分,如文化政策、语言、民俗、宗教信仰、经济水平等。它们是非物质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对于福建土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从文化空间维护角度和文化空间再造角度两个方面展开。文化空间的维护主要包括政府的重视、民俗活动的支撑、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普查抢救、客家方言的使用。文化空间的再造主要包括以申遗为机遇、以区域联合为基础、以遗产旅游为依托、以教育引导为保障、以大众传媒为指引来共同营造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荣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以荣昌陶器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响亮的名片。荣昌陶器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凝结了深厚的巴蜀文化,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与艺术价值,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文化精品。通过对荣昌陶器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在文化发掘、组织管理、传承发扬、品牌营销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基于此,从人才培养、旅游发展、品牌建设、合作交流、数字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赋予荣昌陶器新的发展动力,并为其他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而且经历了千余年的人文积淀,融祖国文化之精华的儒、释、道于一体,是享誉天下的名山。在已有的研究中,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研究集中在自然景观和自然资源的分布上,对其文化内涵研究较少。研究发现,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有着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抗战文化、辛亥革命文化、红叶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湖湘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非常突出,通过深挖岳麓山的文化内涵,可确立岳麓山的"红文化"品牌,并通过品牌塑造、产品开发、目标市场促销、综合营销、加强管理和服务等措施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进行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