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育决策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利用效用函数分析法和制度分析法,从生育需求的个人决策,到家庭决策,再到传统、习俗影响下的社会决策,深入分析了生育决策的市场决定过程。继而将计划生育政策纳入上述分析思路,明确了市场与计划在生育行为选择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蕴含于其中的理论推论——一国经济和人口增长模式趋于和谐的阶段,国民福利随着强制性控制措施的淡化和市场力量潜移默化的增强而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2.
生育观影响因素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生育意愿和生育文化的比较,界定生育观的范畴及生育观对生育行为的作用方式,探讨经济因素如何具体作用于生育观,从宏观、微观不同层次分析经济因素对生育观的作用路径。  相似文献   

3.
城乡生育观的社会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生育观就是人们对生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它直接支配人们的生育行为,影响着生育率的高低。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人们生育观的差异,对于科学地选择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生育观是由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并受该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宗教、道德等诸因素的制约。因此,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生育观也不尽相同。在我国,城乡差别仍然是一个突出的社会矛盾,它表现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城市居民在生活条件、教育训练、社会保障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农村在经济、  相似文献   

4.
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丽 《人口学刊》2002,(1):26-29
从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的角度看,稳定低生育率在我国有其现实性和可能性。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与完善是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体制保证。  相似文献   

5.
乡城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城人口流动是我国目前最活跃的人口现象之一,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人口本身的生育行为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乡城人口流动中经济变量变动对生育行为所产生的一定影响,乡城流动人口孩子的价格、成本、效用及其家庭收入等经济变量的变动都会导致乡城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民生育需求的层次结构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本文探讨了中国农民生育决策背后的需求动机问题。作为一种社会人口学的解析,作者尝试着提出了一个有关生育需求层次结构的理论假说,认为在中国农民实际的生育行为背后隐伏着一个复杂的生育需求体系或者说结构。生育需求的层次结构包含着二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是生育的动机问题,即为什么“生”;第二层面则是具体的生育偏好问题,即“生”什么,如何“生”以及“生”多少这三个相关的问题。作者强调指出:在家本位文化背景下的生育决策中,生育是一种不可完全由经济学的成本—效用理论来解释的强烈冲动,在经济上似乎并不合算的“生育”在传统文化层面上找到了合理的解释。特别是,在三种生育偏好中存在着一种由文化自觉编排好的内在逻辑,即性别偏好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时间偏好,最后才是数量偏好。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民生育需求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农村经济改革引起了中国农民生育需求发生了许多变化,以浙江省部分农村为例,随着妇女地位,尤其是年轻妇女的经济地位的提高,改变了人们对男孩的偏好,认识到在农村生产、生活和家庭养老中,女孩也同男孩一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的需求发生变化的同时,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并没随着发生根本的变化,生男孩仍然是农民精神上的最大满足,这是近年来中国部分农村地区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中国农民离“少生、晚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现代生育模式还有相当的距离,生育观念的现代化,既要求物质上的现代化,也要求精神上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供给面看,实施“二孩”政策会直接扩大人口规模、增加未来劳动力供给,短期引起家庭储蓄水平降低;而长期则会对宏观储蓄水平产生积极作用,且年轻的人口结构有利于我国创新能力的提高。需求面看,全面放开“二孩”会对消费产生拉动作用,但因住房支出的挤压,效果或许有限;投资会加速,但却可能加剧其与消费的比例失衡;人口变动一定程度上会延长我国基于人口红利的出口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计划生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令人欣慰的。据有关部门统计,从1978年到1987年,少生了1亿4百万人。如果按1986年的消费水平计算,节约养育费用达几千亿元之多。无疑,计划生育对提高人均生活水平,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超生问题特别是农村十分严重,而未来庞大的育龄妇女队伍更令人忧虑。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民的生育需求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民的生育需求再认识李具恒(兰州大学西北人口研究所兰州730000)NorthwestPopulationJournalNo.2(72)1998寻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诸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当今中国人口问题的理论基础,正如江泽民总书记...  相似文献   

11.
贫困地区农户经济收入水平与生育意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根据辽宁省风城满族自治县农村千户抽样问卷调查资料来分析不同农户经济收入水平与生育意愿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制约与影响当今贫困地区农户生育意愿的各种因素,并对贫困地区如何在脱贫致富中解决人口控制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高校大学生生育意愿的社会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探讨了西部开发大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对高校大学生婚育意愿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为该地区人口规划、教育、就业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参考。研究发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高校扩招造成的就业困难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生育意愿,而社会婚育理念进步反映到大学生生育理念中;大学生对期望子女重学历、更重能力的背后是革新的人才观念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取以目标行政管理为基础的人口控制方式。这种人口管理体制产生于70年代,它和当时的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然而,80年代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这种人口控制机制的作用显示出明显的局限性。实践表明,它不仅未能使生育水平进一步下降,甚至还无法使较低水平的生育率得以长期维持。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育龄群体生育意愿不断下降,低生育率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利用2014年、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抑制了居民期望孩子个数和已育一孩者的二孩生育意愿;(2)相比于低学历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个体,数字经济对高学历者和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的生育意愿有更显著的负向影响;(3)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提高育儿成本、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生育的机会成本降低了育龄群体的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15.
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农村妇女生育意愿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农村妇女生育意愿比较分析周长洪黄丽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必然对人们的生育意愿产生重要影响。了解正在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农民的生育意原的变化,将有助于我们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更好地开展计划生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邱红  王晓峰 《西北人口》2010,31(5):113-115,119
生育虽然是一种家庭行为,但它同时也是具有外部性的社会行为。生育成本包括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两部分。由于家庭在生育决策问题上很少考虑社会成本,导致家庭生育意愿与社会需求不一致。通过缴纳社会抚养费等方式,将部分社会成本转化为私人成本,是实现调节生育行为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一、前  言1978年,以“包产到户”为基本物征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这场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在整个80年代所激起的农民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投入热情,已为后来粮食产量连年递增的事实所证明,其巨大的历史功绩无论用怎样的语言描述都是不过分的。然而,“每个硬币都有两面”,就在举国上下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拍手欢呼时,人口学领域的一些专家却敏锐地觉察到了它对农民生育需求产生的正向拉动效应,从而对计划生育———另一场事关农民、农村,乃至整个中国发展的节育运动向纵深推进的前景感到担忧。…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生育率也由自然的生育过程向有控制的生育过程转变,并且这种转变过程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其自身的客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需求会发生变化,其需求层次不断提升,进而推动婚育观念的革新和进步。本文尝试分析生育需求变化如何推动和导致婚育观念产生变化,以期找出婚育观念变化的动因,从而为推动婚育观念的转变提供可供选择的对策。 一、生育需求及其演进 (一)人的需求及其演进 人类发展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是不断满足需求和创造新的更高层次需求的历史。与动物先天本能完全可以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不同,人采用超自然的、人为的手段和工具满足这种需要,由此产生新的需要或次生需要,其  相似文献   

20.
生育政策与经济水平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出生性别比为基础数据,分析它和人口生育政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人口生育政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与出生性别比偏高不是简单的负相关关系,而是三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