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征精神与毛泽东精神——兼论毛泽东精神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精神是20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中所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的总和与升华,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集中体现;长征是毛泽东精神形成的关键时期,长征精神是毛泽东精神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长征精神的形成标志着毛泽东精神的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2.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毛泽东作为红军长征的参与者和长征中的灵魂人物,对长征和长征精神有过多次论述,并重点分析了长征的原因和意义,揭示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重温毛泽东关于长征和长征精神的论述,既可以缅怀长征壮举,又可以弘扬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3.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4年长征前夕这段时间,毛泽东是在惊涛骇浪中度过的。联系毛泽东在此期间所作的诗词,探索他人生经历中遭遇的一次大悲大喜、大起大落的心路历程,可看到当时毛泽东既有领导革命取得成功的喜悦,也有遭受处分、撤职的痛苦和悲愤,但无论困难多大,处境多险恶,他始终以革命利益为重,不屈不挠,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将中国革命带向胜利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长征精神是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不惜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打开了胜利局面。毛泽东是长征精神的主要缔造者、培育者和实践者,为长征精神的形成、确立、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今天探究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并将其发扬光大,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一般规律。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才能取得革命的成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既坚决抵制来自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又与党内的错误倾向进行斗争,从而创立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从我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理论。实践证明,毛泽东不愧是我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他的革命学风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6.
功勋卓著、位高权重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从不居功自傲。谦逊、念旧、重情厚义,是他一贯的品格个性。这些美德,从他尊师敬长,慨然为恩师们题词(字)的故事里,即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为徐特立70寿辰题词徐特立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老师,其严谨的治学风范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印象。20世纪初的中国涌起留法勤工俭学浪潮后,徐特立胸怀救国宏志,也毅然走出国门。1924年夏学成回国。此时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白色恐怖,革命处于低潮,但是50岁高龄的徐特立却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  相似文献   

7.
长征之初,由于李德、博古的错误领导,致使党和红军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中央红军的长征之路走到了最危险时刻。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创造性地进行党的建设,改变了中央红军被动的局面,为红军胜利完成长征,重新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作出新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陇东老区,毛泽东度过了他一生最艰苦的长征的最后岁月。此后,在陕甘宁边区时期,毛泽东又直接领导陇东军民开展了艰苦的革命工作。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毛泽东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根本利益的信念,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在毛泽东的培育下,陇东解放区党的干部和群众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9.
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根据马列主义理论对中国的革命动员问题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以阶级斗争、土地革命为手段,以政治动员、征集新兵、筹款以及肃反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动员思想。这一思想,既体现了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也体现了他对当时中国国情的一个深入理解。不过,由于当时革命的不够深入,他对革命动员问题的思考也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所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道路,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斗争中,以一系列的实践机制和精神风貌,使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发生两次历史性的转折:即由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先驱精神”、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红船精神”转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初步结合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再由“长征精神”转向全党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一页,也是号称朱毛红军的朱德和毛泽东两人关系史上极其动人的一段。(一)中央红军长征的意图,开始只在小范围内的几个人知道,朱德和毛泽东都不在这个小范围之列。作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的朱德,事前一切准备工作都没有通过他。临时中央请示共产国际,1934年9月30日得到回电同意,中央红军的突围才进入实施阶段。中央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三人团”从事转移的筹划,朱德则为红军长征进行繁重的准备工作。他不断地向各军团领导人发出指令,周密部署各主力兵团同地方部队换防,集…  相似文献   

12.
长征是工农红军被迫进行的一次战略大转移。长征的胜利具有伟大意义:长征实际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长征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召开,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错误在党中央长达四年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为由危局扭转为长征的胜利开辟了道路,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打开了。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转变关键。王稼祥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出了历史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所创作的诗篇,既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诗,又是闻名中外的千古绝唱。他的诗气势磅礴,激情奔放,深刻地概括了中国革命的风云变换,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与实践、人格和个性。毛泽东诗词的传播先后出...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始终认定并坚持相信和依靠农民这个最广大的群体。然而,他的兴奋点和聚焦点更多是农民中的贫苦阶层。在革命战争时期,他们是革命的先锋和主力军,建国后他们依然是政治舞台上的主唱。毛泽东的这一认识,既使他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对其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深刻影响。历史昭示我们,只有认清谁是农民的主体,才是真正认识农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朱万红 《中华魂》2020,(3):52-55
1934年9月底,正是长征前夕,毛泽东突然患病于江西于都。据《毛泽东年谱》记载:"在繁忙的工作中,突然患恶性疟疾,高烧数日不退。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得知后,立即派傅连暲医生从瑞金赶到于都。"在如此紧急关头,张闻天毫不犹豫地指派傅连暲给远在90公里外的毛泽东诊治,是因为他知道毛泽东与傅连暲之间有着深厚的革命友情和特别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陈云对长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长征途中担任了红五军团中央代表、军委纵队政委、渡江指挥部政委等职;他坚决反对“左”倾错误军事路线,拥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他最先向全世界宣传长征,并对长征进行了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18.
遵义会议     
在最危险的时刻得出了最正确的结论武装斗争的指挥台上不能没有毛泽东从此,长征的队伍才像鱼归大海鸟入林才能在刀山火海里神出鬼没般自如穿行从此,长征的业绩才像一道亮丽的彩虹闪耀在人类历史的天空成为人民军队不可战胜的证明从此,中国革命沿着长征的道路继续前进克服一个个曲折展现不可限量的远大前程遵义会议@曹建平  相似文献   

19.
<正> 毛泽东同志的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它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十六字令三首》即是我党黎平会议的三叠颂歌.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八日,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黎平政治局会议,黎平会议的历史功绩,用毛泽东同志《十六字令》中“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的光辉词句概括,是极为恰当的.  相似文献   

20.
陈云与长征     
陈云对长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长征途中担任了红五军团中央代表、军委纵队政委、渡江指挥部政委等职;他坚决反对"左"倾错误军事路线,拥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他最先向全世界宣传长征,并对长征进行了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