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胡星斗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三大涵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三大涵义,一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二是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三是以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1.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粗放型指主要依靠扩张生产要素,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它重在追求规模、...  相似文献   

2.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亦称外延型增长方式,它是一种依靠生产要不数量的扩张而实现的经济增长;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亦称内涵型增长方式,是一种依靠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而实现的经济增长。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各有优缺点,也各有其适用范围: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优点是总量增长较快,产业结构转变快,其缺陷是投入大、消耗大、效益低,一般适用于经济总量较小,可利用资源丰富之时.纽约到增长方式的优点是经济增长款稳定持续,投资效益好,节省资源,其缺…  相似文献   

3.
一、经济增长方式与通货膨胀的一般涵义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使用方式,它主要有两种:外延式(粗放型)和内涵式(集约型)。一般地说,粗放型,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并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消耗低、质量高、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污染小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指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使用方式由原来的粗放型转换为集约型,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主要依靠生产要…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的实践给予我们一个深刻的启迪:使我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必须实现由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而要使这一根本转变得以顺利实现,加强中央权威是根本保证。一、集中与分散相适应是实现转变的方法论原则所谓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包括集约型和粗放型两种类型。粗放型偏重生产要素数量扩张,以劳动密集型行业或企业为主要依托,外延扩大再生产,来达到增加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目的,而集约型则更注重依赖生产要素生产…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一方面是要在扩大再生产方式上由外延式为主转变为内涵式为主;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在经营方式上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转变增长方式的主要内容及其目标,是要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我国目前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6.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姜作培经济增长方式,实际上指的是经济发展的方式或经济发展的模式。80年代初,我国就提出了经济增长必须从外延粗放型为主向内涵集约型为主转变。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粗放型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是正常的,也是大多数...  相似文献   

7.
论集约增长的四项条件陈华杰,刘红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15年要下大力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也就是要从以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转变为以对生产要素进行挖潜改造、提高其效率来实现经济的增长,从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变到以经济...  相似文献   

8.
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今后15年的发展目标之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话题越来越多。所谓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整体效能。经济增长方式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扩张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污染大质量低的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并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种投入少产出多、消耗低效益高、污  相似文献   

9.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质就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因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便成为顺利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问题。 众所周知的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革和一系列重大突破,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已达到了空前的强烈程度,不仅使世界各国加快了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一、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区别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生产场所扩大”为特征的,即单纯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以求得经济的增长,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以“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为特征的,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结构优化来实现。[1]用这一观点来考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在建国几十年来已不断有所改进,正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在整体上还主要是以“生产场所扩大”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因此还基本上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笔者认为,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如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 我们所要进行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从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是追求数量和速度、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低效益,人们主要着眼于扩大生产规模来求得经济增长,或者说外延扩大再生产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一般说,这是经济发展较低阶段的经济增长状态。集约型经济增长则与之相反,其主要特点是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人们着眼于提高经济效益来实现经济增长,或者说,内含扩大再生产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相应的,经济发展也处在较高的阶段上。 经济增氏方式是由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运行机制和体制决定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有其客观必然性,是不可逾越的。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就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高积累、高速度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对于改变落后的生产力面貌,合理布局生产力、增强国家实力、缓解供给严重不足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已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当经济达到较大规模和总量水平后,仍实行这种增长方式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高投入、低产出必然造成过量的货币发行,导致通货膨胀:工业粗放经营势必挤压农业,影响国民经济基础的巩固,热衷于铺新摊子,忽视老  相似文献   

12.
王卉 《天府新论》1997,(2):24-27
为了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是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一个转变是基础,后一个转变为前一个转变创造条件和环境,二者是不能割裂开来的。本文仅就增长方式的转变,谈两个方面的认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依据1、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如资本和劳动力,从而使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总量增加;集约型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世纪人类将从工业社会跨入信息社会,人类社会将由过多地依赖物质资本投入而获得经济的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人力资本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我国在下个世纪若要继续保持和大国地位相称的发展速度,就必须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彻...  相似文献   

14.
一、不同增长方式下的资源配置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从生产要素的配量比例及各种要素发挥作用方式的角度划分的。当前,人们一般将增长方式划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的是依靠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并主要通过大量增加这些资源量的简单扩张来推动某一时期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因而也称数量扩张型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的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合理配给生产要素,最优配置和使用资源等措施,以资源的内涵增加来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经济增长,因而也称质量效益型经济增长。二者…  相似文献   

15.
集约经营是对于粗放经营而言的,后者仅注重“外延”,而前者更注重“内涵”.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是从偏量的增长转变为高效益、高质量的有机增长,其特征为追求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以可能少的成本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效益,从这种意义上讲,商业银行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如何转变”这一问题是金融界迫切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这种转变过程是一个较长期、艰难的过程,从现有条件出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我国今后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粗放型经营,指的是社会再生产中一种单纯依靠增加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量来实现提高产量和产值的生产经营方式。而集约型经营则主要依靠技术改革,实行现代化、科学化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和经济效益。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如何面对社  相似文献   

17.
资产经营与两个转变牛冬梅禚昌伟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时期和2010年远景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一、对我国两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分析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具有典型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所作的理论概括,其实质就是经济增长中依靠的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由于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主客观条件不同,由此形成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会不同,但大都经历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所谓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数量来实现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中占第一位的是劳动和资金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谓集约型经济增长是指主要依靠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效率来实现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中占第一位的是生产效率.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实现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切实转到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但是,目前仍有一些企业重改革轻管理,致使企业效益低下,亏损严重,活力不足。为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企业制度过程中,突出加强管理,是实现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今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贯彻执行的重要方针。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在阐述级差地租的第二形式时,就使用了“粗放”与“集约化”的概念。(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759、766页)。“外延(粗放)增长”和“内涵(集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