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阿切尔认为自由是独立于爱和责任的孤立存在,这种对自由的抽象的理解使她落入婚姻的陷阱,从天真的状态坠入经验的痛苦,自由反而变得遥不可及。最终,伊莎贝尔从自己的挫折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并通过自我牺牲、付出关怀,踏上了返回自由之途。文章通过分析伊莎贝尔追求自由的历程,批判了抽象看待世界的思维,揭示了作品所呈现的关于自由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2.
张晓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5):40-42
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一部美国成长小说,主人公伊萨贝尔为了见世面从新兴的美国来到古老世故的欧洲世界,经过天真——受骗——觉醒——成熟的成长过程终于从一个盲目追求自由的女孩蜕变为一个心理和道德都成熟的女士。一些不可或缺的人物是促使主人公成长的力量,而她顿悟后所作出的回归不幸婚姻的决定正是她成长蜕变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詹姆斯.乔伊斯第一部公开发表的小说,也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成长小说。文章着重从语言和成长视角来探索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主人公史蒂芬逐渐成长为艺术家的过程,集中讨论史蒂芬语言的发展过程以及语言是如何不断修正他对世界的感知方式的。 相似文献
4.
徐海燕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6):24-25
《纳塔丽·格朗热》是法国著名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内容比较晦涩,但是寓意深远,整部剧作似乎都渗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担忧。伊莎贝尔·格朗热想给女儿创造一个没有污染的环境,所以她拒绝男人进入自己的住所。作品是对住所之外的所有一切的控诉,没有男人的存在,伊莎贝尔·格朗热的担忧就可以被慢慢化解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亨利.詹姆斯的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人物伊莎贝尔的心理描写和分析,指出其在欧美文化冲突过程大背景下的心理的演变过程。同时指出伊莎贝尔这个人物在亨利.詹姆斯的作品中的位置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丛晓明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43-46
亨利·詹姆斯的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以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回家结尾。对于这个结局评论家有不同的诠释。这个问题可以从身份认同的角度进行阐释,即伊莎贝尔与"女士"这一身份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认同是让她回归压抑婚姻的重要原因之一。伊莎贝尔在美国时,对欧洲书籍的阅读为她将来的这种认同做了铺垫,而她与梅尔夫人的结识和交往则让这种认同成为必然。伊莎贝尔回归绝望婚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她不想违反"女士"这一身份的行事原则。 相似文献
7.
伊莎贝尔是詹姆斯笔下最典型的美国女性,她爱好自由选择的权利,她追求自身的不断完善,她渴望独立.但是由于女性整体在社会上和家庭中没有地位,处于依赖男性、屈从男性的境况,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这种独立的追求都是大打折扣的,是虚幻的,是不能实现的.亨利·詹姆斯的女性观着手,分析了伊莎贝尔的独立,并进一步阐述了她的独立是虚幻的. 相似文献
8.
周丽娟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贵妇画像》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文学评论界的关注,专家学者们已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女主人翁伊莎贝尔.阿切尔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试图从三个具有不同背景的追求者和主人翁之间的感情纠葛中分析她的典型性格特征,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她所代表的民族———美国人民有什么样的典型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9.
王婷婷 《今日湖北(理论)》2007,(1)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虽然在结婚以后已经认识到了自己丈夫的骗子的本质,但是她最终选择回到罗马,回到丈夫的身边。本文试图从人物个性本身主体性的丧失对伊莎贝尔最后选择回归的动机作一试探性分析,通过对比她婚姻前后性格的变化挖掘她最终回归的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深得大众的喜爱。其明快抒情的唱腔、真实质朴的表演风格,在五大剧种中独树一帜。但是近些年黄梅戏与其他戏曲艺术一样,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而与此同时,源于欧洲的集歌、舞剧为一体的音乐剧,因其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符合受众的心理需求,日益博得中国观众的青睐。如何将质朴婉转的黄梅戏与热情奔放的音乐剧相融,使黄梅戏焕发新的艺术魅力,已成为当代艺术家的共同目标。近期由吴琼主演的黄梅调音乐剧《贵妇还乡》就是对黄梅戏未来发展方向的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朱红东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21):56-58
《女人的肖像》是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之一。依托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中有关情节设计的描述,挖掘《女人的肖像》情节构思中的传统元素及其对文本主题意义建构的作用,以此管窥亨利.詹姆斯小说对古典戏剧创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夏铮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4):19-22
美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亨利·詹姆斯早期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贵妇人画像》,被公认为是其文学生涯中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作品中作者的精神主体和情感的潜意识都受着情感所支配,因此一直以来成为文学评论界的焦点。本文从亨利·詹姆斯的历史轨迹和主体情感、叙述视角以及读者阅读当中的感受与理解,阐述其不确定的情感,以此来剖析作品独具特色之源。 相似文献
13.
陈湛妍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7(2):70-73
《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性格缺陷预示了她的悲剧命运,使她沦为无爱婚姻的牺牲者。传统势力辗磨,现实社会的束缚以及作者矛盾的婚姻观决定了伊莎贝尔最终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饶自斌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1):55-57
李煜《虞美人》一词,对其“春花秋月何时了”、“朱颜改”等句当前通行的注解似有不尽词意之处。笔者认为前句应该是指痛悔逝去时光而不是伤情之景(景当为“明月东风小楼”),后句则是指物是人非的江山易主而不是作者自伤憔悴;并认为在一般的阅读理解时对其词上阙倒装表达的忽视、对两个月字指意辨识的粗率是形成错误认识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缪哲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5):34-42,封二-封三
唐代和唐以前的艺术,多有北斗的母题。在唐人的观念里,北斗也是最重要的星座,有浓厚的政治与宗教含义。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的构图,或受上述艺术传统与唐人政治、宗教观的影响,有深刻的图像学寓意。《游春图》取北斗星图为构图,或意在于表达玄宗朝的人对“女主复出”的担忧,或为表现皇室与臣民的“仙凡”之隔。寓意之深,取譬之巧,为古今绘画所罕见。 相似文献
16.
论《大浴女》的叙事特点及其叙事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4):27-30
铁凝近期创作的长篇小说《大浴女》,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叙事方法并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在小说叙事方法的探索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小说体现出作者对于叙事学、文体学思想的自觉关注和在叙事技巧方面的积极探索,突出了叙事技巧在深化文本主题上的艺术表现功能.《大浴女》通过对叙述声音与叙事眼光的巧妙运用与转换,使其探讨灵魂,关怀人性的主题得以更好地彰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