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特朗普政府提出印太地区的战略愿景以来,孟加拉湾对美国的重要性进一步显现。美国不断加大对该地区外交、安全方面的投入,试图通过采取离岸平衡战略,在保持其优势地位的基础上,推动印度扮演"责任承担者"角色,自己居于幕后成为保证区域安全的支配性力量。同时,美国还试图在该地区拓展伙伴关系,参与地区机制建设,运用排他性制度制衡策略阻挠中国在区域内的制度建设努力。美国在该地区采取的疏离或针对中国的举措明显出于"大国竞争"的战略考虑,这必然会压缩两国维护共同海洋利益的合作空间。同时,"下注印度"会诱导印度在孟加拉湾采取强势海洋政策,最终导致中印美在该地区的战略互动朝对抗性方向发展,干扰地区安全治理模式的选择与进程。美国在环孟加拉湾地区的政策调整能否达到其预期目的,还将受到自身实力相对衰落、印度的态度及区域内中小国家外交决策偏好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鉴于北极地缘空间呈现向全球扩散的趋势,对北极地缘政治的分析不仅需要涉及国家间关系的地区层次,更要考虑该地区与周边地区互动的地区间层次,以及大国关系对体系影响的全球层次。北极地缘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为其外部压力是内生的,区域内大国俄国和美国在区域外互动的影响力非常强大,以至于产生外溢效应使得地区国际关系或安全机理从属于俄美结构性的矛盾和竞争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俄美北极关系构成推动北极地缘政治发展的主导性力量。同时,北极区域治理机制的存在、合作性共识的建立以及地区在互动过程中形成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与排他性,使作为区域主导性关系的俄美北极关系已经不完全是俄美全球关系在北极的简单投射,而呈现出一定的隔离或滞后效应。以俄美北极关系为驱动的地缘政治核心层和不断增强作用的治理层之间的互动,构成北极地缘政治发展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3.
通过北极政策的发表,中国政府表明了积极参与北极治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立场、政策和责任。它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理念。中国的北极政策目标和基本原则主要源自中国外交的基本理念、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判断、对身份的认定以及对北极事务主要矛盾的认识。作为地缘上的"近北极国家",中国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外交、经济、技术和市场容量的优势,有助于中国在维护北极地区安全、绿色利用北极资源、平衡北极域内外国家利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1999年,中印学者发起了"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论坛",旨在探讨孟加拉国、中国西南地区、印度东北部和缅甸的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迄今为止,该合作机制的建设进展并不大,主要原因是贸易投资主导的次区域合作动力不足。基于这样的判断,本文认为应该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贸易投资的发展。理由是: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贸易投资,不仅有利于次区域建设,也能在次区域合作框架下,对域内各国与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次区域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结构重塑,以及亚洲生产网络重构等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该次区域既有旺盛的贸易投资需求潜力,也有不断增强的贸易发展能力、投资供给能力,以及良好的贸易投资环境,因而也具备了推进贸易投资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其地缘战略意义和价值十分重要。冷战结束后,特别是"9.11事件"以来,美俄加大了对中亚地区的争夺。美国制定了打击恐怖主义、推进中亚国家民主化进程和参与该地区油气资源竞争的地缘战略。俄罗斯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维护在中亚地区的传统势力范围、遏制美国在该地区过分扩张以及获得经济与能源利益的地缘战略。美俄的中亚地缘战略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产生了复杂的外部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类在开发海洋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海洋生态安全问题,这不仅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海洋生态安全治理模式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多元主体参与共治模式无疑是对我国目前实行的海洋生态安全治理模式的突破。该模式的构建需要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相互配合来得以有效运行。静态方面大致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媒体和公众等多元主体间关系的界定来建构该模式的基本框架;动态方面则是为保障该框架的良性运行所采取的诸如法律、信息、资源以及监督等方面的网络化机制。  相似文献   

7.
自18世纪末被发现以来,南极不仅是地缘政治博弈的舞台,也日益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区域,其政治进程深受地缘政治和治理政治的交互影响。作为这两种机制平衡的结果,南极形成了以《南极条约》为基础、多方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相对稳定状态。但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南极条约的局限性日渐凸显,以其为基础的南极政治生态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潜在挑战。对中国而言,继续维护南极条约体系的稳定,巩固在南极地区的实质性存在,扩大中国对南极政治进程的实际参与和话语权,统筹南极战略与全球战略,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成立至今,上海合作组织参与地区安全治理取得了丰硕成果,治理的地理范围和议题范围明显扩大,治理机制不断完善,治理规范趋于成熟,治理成效日益突显。大体而言,上海合作组织参与地区安全治理至少具有四种特征:其一,参与地区安全治理的主体以成员国为主、非官方机构为辅;其二,参与地区安全治理的进程由大国引领、中小国平等参与;其三,参与地区安全治理践行以"不干涉内政"为核心的主权规范;其四,进行的地区安全治理是综合性的规范框架与实践进程。不过,上海合作组织参与地区安全治理仍面临两大内在限制:第一,参与地区安全治理的行动能力与方式有待进一步提升完善;第二,除中国外的其他成员国对本组织的认同程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欲突破这两大内在限制,可行的改进路径至少有二:第一,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冲突预防机制;第二,培育求同存异的协调互动理念,内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2011年以来,南海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声索国对南海岛屿及资源争夺日益激烈,南海地区内外部力量互动更加频繁.其中,地缘政治矛盾是推动该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目前,把南海问题纳入整体的地缘战略中,积极处理与声索国以及区域外大国的关系,是中国在解决南海争端中所作出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东向行动政策"彰显了莫迪政府对印度在马六甲海峡以东地区政策的重新规划,是印度寻求适应亚太地区与全球形势和遵循其国内发展与对外政策逻辑的结果。"东向行动政策"固然是在多种主客观因素的推动下出台,但根本上则是印度期望以更快的步伐实现其地区经济、政治与战略目标的政策工具。"东向行动政策"由"东向政策"强化而来,但其地缘政治内涵并未改变,南海依旧是印度实施该政策的首要地区。鉴于南海在该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地缘战略、地缘经济与海上安全价值,印度未来势必进一步强化其在南海事务中的战略导向性角色,在经济、政治与战略层面表于言、施于行。  相似文献   

11.
仝菲 《国外社会科学》2023,(4):211-228+247-248
海湾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享有“世界油库”之称,扼守着霍尔木兹海峡,地缘战略位置十分优越。鉴于海湾地区在国际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的重要性,该地区成为各种国际和地区势力角逐的热点地区。长期以来,安全问题是海湾地区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其安全局势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海湾地区安全问题呈现代理人化、跨区域发展以及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叠加交织和互相转化等特征。海湾地区安全局势动荡的主要根源包括边界和领土争端、地区国家对地区领导权的争夺、宗教派系之争和大国干涉等,且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盘根错节。近年来,尤其是沙伊和解后,海湾地区出现了“和解潮”,地区安全局势趋于缓和。海湾地区的安全治理需要国际社会和地区国家的共同努力,应在“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的框架下,尽快达成共同安全共识,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地区安全架构和安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东南亚地区呈现出多种安全合作机制共存之局面,一方面各种安全机制越来越朝着多样化、板块化以及专业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安全机制间的边界又越来越模糊,并呈现出交叠、竞争的趋势,形成了"安全合作机制碎片化"现象。该现象主要表现为机制多元化、机制复杂化和机制间的无序—竞争化,而权力失衡、利益分化以及认同削减是造成东南亚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碎片化的主要原因。同时,碎片化降低了地区安全合作制度化水平,加剧了安全合作机制的复杂性,削弱了东盟在地区安全治理中的主导性,从而对东南亚地区安全治理造成了严峻的挑战。故此,中国应通过成为东南亚安全治理架构的"议程设置国",并积极推进亚信会议进程以促进地区现存安全合作机制间的协调,努力提高东南亚安全治理的制度化水平;支持以东盟为核心的综合安全合作机制,特别是积极参与并支持"东盟中心"的区域间主义动议与行动,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以确保东盟在东南亚地区安全治理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之下,国际机制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方式。虽然逆全球化或成为扰乱当今世界发展的一股暗流,但构建高效的国际机制仍然是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挑战、化解危机、深化合作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国际机制众多,机制关系复杂,机制重叠现象突出,尤其是国际机制在行为主体、问题领域和功能治理层面的重叠,严重限制了国际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湄公河地区地缘位置独特,历来为大国地缘博弈之地,致使该地区双边与多边国际机制众多,机制重叠现象尤为突出。2016年,中方推出澜湄合作机制后,得到柬、越、泰、缅、老等五国的积极响应。但是,如何面对该地区日趋严重的机制重叠现象,成为摆在澜湄合作机制建设面前的首要任务。针对湄公河地区各类国际合作机制的重叠问题,本文认为在行为体上调整机制布局、在问题领域增进协商合作、在功能治理上创新合作途径是未来澜湄合作机制在众多国际机制中脱颖而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以来,对北极地缘区位的认知逐渐从地理边缘的概念,向更具战略意义的地缘政治边缘地带转变。冷战期间,北极地区更是超级大国进行全球战略竞争的重要场所。冷战结束后,北极成为在政治和安全意义上自成体系的地区。开展北极区域合作、淡化北极安全的不确定性并使地区局势正常化,成为包括美国、俄罗斯在内的所有北极国家达成的阶段性共识。一些涵盖北极地区的军控协议的签署和信任措施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北极的"去安全化"进程。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后期以来,北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子系统,社会治理体系在实现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等治理目标的同时,具有促进不同治理体系整合的功能,而功能作为结构的体现,其释放取决于相应结构的支撑.当前网格化治理模式在治理结构层面,强调治理主体共同在场下的位置权变调整;而在其功能输出层面,存在治理主体整合功能失调、公众需求满足严重依赖政府、治理目标缺乏统合以及规范引导相对薄弱等问题.这可以通过精准化权变治理主体位置、打造网络化权力运行格局、拓宽治理主体间对话渠道以及完善规范体系建设等结构优化路径,使网格化治理输出功能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6.
区域货币集团已经成为一种显著的地缘政治经济现象。区域货币集团的形成和发展,既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货币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同时也受地缘政治经济驱动的影响。区域货币集团对地缘政治的影响路径有三个方面:一是与货币竞争和货币发行机构有关;二是与地区货币金融稳定有关;三是与地区政治认同有关。就现有的区域货币集团而言,在国际层面,美元的扩张增强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在地区层面,欧元区、中非和西非法郎区以及东加勒比地区和东亚地区,地区货币合作不仅促进了地缘融合,同时也加强了地区系统内部的稳定。不论是国际层面还是地区层面,区域货币集团的形成,都在重新塑造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时代地缘政治安全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地缘政治安全观念中,国家对权力的追求或者利用权力达到安全的目的一直是主流的地缘政治观,在这种地缘政治观念的指导之下,国家间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是冲突性质的。然而,全球化的发展打破了国家领土与边界的限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成为重要的"中介变量",有助于克服传统地缘政治安全观的"力量损失梯度"的限制,有助于国家利益范围的拓展,有助于增强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国家利益的拓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合作性地缘政治安全观具有了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地缘格局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厘清域内外地缘体的兴衰变迁、梳理了它们之间地缘关系的具体形态和对本区域影响程度的基础上,将东南亚地缘格局时空演变进程划分为古典阶段、中古阶段、古代末段、近代阶段和现代阶段等五个时期并进行分析。东南亚地缘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东南亚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域外地缘体的介入:(1)东南亚海陆两板块的地理分异明显,迥异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不同板块内部的地缘格局;东南亚特殊的地理条件导致本区域政治的破碎化,其海洋属性利于跟外界发生互动,导致主要域外地缘体能够对东南亚施加巨大影响。(2)影响东南亚地缘格局演变过程的域外地缘体分为两种。一类是毗邻域外地缘体,它们对东南亚产生的影响是连续的,其自身的兴衰对东南亚地缘格局的演变塑造作用很大;另一类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全球性力量,随着克服空间距离的能力增强,依次进入东南亚并产生巨大影响。这类域外地缘体对东南亚的影响并不稳定,随着其全球影响力的消退而衰弱。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英国、法国、德国和荷兰等几个欧洲主要国家及欧盟为研究案例,详细论述各自国家"印太"认知与战略动向,重点探讨欧洲"印太战略"的路径与举措,并深入分析欧洲"印太战略"的特征与不足。欧洲主要国家积极介入印太事务,加强与印太地区国家防务与经贸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洲主要国家对印太地区的战略焦虑感与对中国快速发展的忧虑感,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特别是印太地区安全局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欧洲主要国家"印太"认知与动向增加了印太地区安全的不确定性,使印太地区战略结构进一步失衡,印太地区安全与冲突风险上升。在印太地区形成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共同抗衡中国的阵线而使该地区安全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冷战的结束,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经济全球化两大因素的进一步推动下,北极治理问题正日益引起国际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北极治理的目的就在于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并增进全人类的共同福祉;具体而言就是处理好以下三对矛盾:即北极资源开发与该地区自然、社会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北极国家的权利主张与人类共同继承财产之间的矛盾,以及各类行为体的活动日益频繁与北极治理机制发展的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当前,北极的治理一方面体现出较强的排他性,但另一方面,北极治理又应当是一个需要全球,特别是域外经济大国参与的包容性治理结构.未来在北极治理机制的构建和完善这一进程中,中国应发挥更为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