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和创造社成立六十周年的纪念日。鲁迅和创造社不朽的战斗业绩,双双给中国现代文学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创造社同鲁迅既相互支持和推动,也有过激烈的笔战。但尽管如此,鲁迅同创造社的矛盾,毕竟是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矛盾,大方向是一致的。因此,一旦云烟消散,便  相似文献   

2.
成仿吾与鲁迅的关系也颇受学者关注。据鲁迅的学生之一荆有麟有这样一段回忆:"先生的第一集小说《呐喊》出版后,(中略)成仿吾一次不很客气的批评,使先生耿耿于心者,达至十数年。无论谈话里,文章里,一提起创造社人,总有些严厉指摘或讽刺。"《〈呐喊〉的评论》引发的鲁迅与成仿吾的论争,以及以1927-28年鲁迅与后期创造社之间的激烈的革命文学争论,是历来研究中的一个焦点。然而本文所讨论的对象,是以往研究中所忽略的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和成仿吾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鲁迅既然是无产阶级的英勇战士,尤其是他的后期,同我们党的关系又很亲近,为什么他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呢?冯雪峰说:"据我了解,当时我们和鲁迅先生自己,都不曾考虑过他入党的问题,是有下面两个实际原因的:一是加入党,就要过党的组织生活,这在当时的白色恐怖之下,对于鲁迅先生太不方便了。二是当时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或屠杀非共产党员的革命分子或进步分子,比逮捕或屠杀共产党员,要多一层顾虑。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国民党是恨之入骨的,几次要杀害他的。他当时不入党,也就可以少给国民党一个借口。  相似文献   

4.
“我们该读点鲁迅了”,当我和大家在课外聊天时,油然发出一声慨叹。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乃至批评史上一座横亘其中无法忽视的高山。对于先生,我们都能侃侃地谈些东西——他过于出名了,特别是毛泽东给了他“最有骨气的人”的评定后。但我们对他的理解又太少了,特别是从未经历过苦难的我们。鲁迅在我们眼里,不过是“(1881—  相似文献   

5.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鲁迅不仅仅是杰出的"文学家",也是杰出的"报刊活动家"。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领域内,从"文学家"的角度对鲁迅进行研究的成果早已汗牛充栋,"鲁迅研究"也已成为显学;但在中国新闻史的研究领域中,从"报刊活动家"的角度深入研究鲁迅的学者并不多。论文着力探讨方汉奇先生为什么在70年代研究鲁迅?他是怎样研究鲁迅的?他的"鲁迅研究"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对鲁迅与创造社之间的关系,近几年来,许多研究工作者从不同角度作过有益的探讨。一种侧重于谈鲁迅与创造社之间的矛盾,主要指一九二八年关于革命文学论争中的分歧。这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尽管还有若干分歧,但大体上已经有了比较实事求是的评价;一种侧重于谈鲁迅与郭沫若之间的关系,这当然很有意义,但并非鲁迅与创造社关系的全部。本文的着重点在于从鲁迅与创造社之间的全貌中探索其变化的原因。文中的若干观点得益于有关文章的启示,但也不无意见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7.
人生路上,在诸多的老师中,鲁迅先生最为敬重的有三位,一位是他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还有一位就是他青年时期的导师章太炎先生。鲁迅先生以温暖的情怀,写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鲁迅先生眼里,寿先生方正、质朴、博学,教学极严。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鲁迅先生的父亲病重,服用,  相似文献   

8.
一、从孔乙己的命名,领略鲁迅的“大家风度”鲁迅生前的挚友孙伏园先生曾经说过:“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中(《呐喊》)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已经译成了外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风度。”(《关于鲁迅先生》)这可视为把握本篇美学价值的肯綮。《孔乙己》堪称鲁迅的得意之作;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这样循环往复,推动事物本身不断地向前运动发展。人类社会也是如此。而改革则是克服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向前运动、发展的有力杠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对于改革极为重视,论述颇多。他了解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在这个问题上发表过许多独到、深刻的见解,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认识。今天,我们重温鲁迅先生关于改革的理论,对于搞好当前的这场革命,应该是有裨益的。鲁迅先生何以主张改革呢?可以这样认为,由于他充分认识到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反动性和本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这就决定了忧国忧民的鲁迅必然会有改革之论。鲁迅用他的社会解剖刀,对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进行了无情地解剖,得出的是令人警惊而又精辟的结论,简言之就是:吃人!人之不立,国何以兴?因此,针对这样的历史现实,鲁迅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一生在教育战线上奋战了二十,余年,自一九○九年从日本归国,在杭州浙江省两级师范任教起,到三十年代初,他没有离开过教育岗位。他以后虽然不在学校工作了,但也仍关心着教育事业。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光辉楷模。 鲁迅先生对教育问题有不少的论述及精辟的见解,散见于他的许多文章中,拿《朝花夕拾》这本集子来说,就有许多文字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认真学习这些文字,对于  相似文献   

11.
一般人读到金瓶梅这部书的很少,要求对全书故事和主要人物作一简单评介,但这很难写,幸而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有一段故事梗概,郑振铎先生《谈金瓶梅词话》中对金瓶梅主角西门庆也写过一段简介,很好。但鲁迅先生所写用文言文,须改写。郑振铎先生写的也须略加修改。我再补写潘金莲和应伯爵,以及吴月娘、李瓶儿、春梅、陈经济等共七人。  相似文献   

12.
王金发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一九○五年冬,他在东渡日本时与鲁迅初识;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们在绍兴有过一段从亲密合作到意见相左的交往过程。鲁迅后来在文章中对王金发的错误有过中肯的批评,并从中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3.
<正> 鲁迅曾经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他自己便是我们民族的杰出代表,真正的民族之魂。他以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实践中韧性的斗争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度过了他光辉的一生,赢得了崇高的赞誉,所以他一逝世,沈钧儒先生立即为他题字:“民族魂”。鲁迅虽然离开我们即将半个世纪,但是他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寓,对于我们今天以至将来,都有不可估量的深刻意义。鲁迅是我们不灭的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14.
<正>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现代史上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所以解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能够在其中看到别样的“精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收录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这篇文章描述了鲁迅童年时期在绍兴的百草园中的游戏和在三味书屋中的读书学习,  相似文献   

15.
《源流》2007,(5)
1986年,晚年的王瑶(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编者注)如此认识鲁迅:“鲁迅先生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什么是知识分子?他首先要有知识;其次,他是‘分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旧社会的掘墓人,为了揭露腐败社会的黑暗现实,用讥讽的笑声打击敌人,同时也邦助人民克服弱点和若干错误倾向,鲁迅非常重视讽刺的艺术。早在“五四”以前,他就写过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已经运用讽刺的手法,他以后创作的小说,散文,诗,特別是大量的杂文,讽刺的成分很大。读着这样的作品,鲁迅先生革命的热情、鲜明的爱憎总是感染着我们,使我们也能分享他战斗的喜悅。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可以说他又是一个讽刺艺术家。  相似文献   

17.
提起鲁迅先生,人们便不由想起他那严肃、冷峻的形象.因为几乎所有的塑像和画像都把他创作成“横眉冷对”的模式.但其实这只是鲁迅先生形象的一个方面.不错,鲁迅对敌人是疾恶如仇,不留情面;然而他对人民,对革命青年,对良师益友,对亲人却是可近可亲,充满了爱,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他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我们从他的日记、书信、《两地书》以及一些杂文里可以看到他对老母是如何尊敬,对爱人是如何体贴,对孩子  相似文献   

18.
正1936年10月中旬的一天,《中国呼声》的主编格莱尼契突然告诉我(即作者夏衍,中国著名文学家、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鲁迅病情严重。当天我就去找周扬,但只有夫人苏灵扬一人在家;接着就去找了沙汀,他也不在。回家路上碰到沈西苓,我告诉他鲁迅病重,他还不相信,说不久前他在八仙桥青年会见到过先生,觉得他精神很好。不幸的事终于到来了。两天之后,我正在吃早饭,章汉夫急匆匆地打电话给我,说鲁迅先生在这天清晨去世了,要我立即到周扬家里去。沙千里告诉我们,丧事已确定由宋庆龄和沈钧儒主持,并说冯雪峰已向党中央发了电报。治丧委员会的名单也  相似文献   

19.
读了王得后同志的《〈我们今日所需要的是什么?〉为鲁迅佚文质疑》(载《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以下简称《质疑》)一文后,我们费了不小的劲也没有弄清楚作者的观点,好在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认为不是鲁迅佚文。既然不是鲁迅佚文,那么是谁写的呢?在他排除了鲁迅之后,大概只剩下了两种可能性:1.是周建人同志写的;2.是鲁迅和周建人以外的第三者写的。那么王同志认为是这两种可能性的哪一种呢?我们反复读了他的文章,最后仍然没有找到一句直截了当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一“重新认识鲁迅先生是历史的必然。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这样做,下一代人也会这样做的,何况我们这一代人现在才开始这样做,客观上,为时已经过晚了。”这是一九八五年第八期《青海湖》《论鲁迅的剖作生涯》(以下简称(《生涯》,未注明出处者,皆引自该文)的结束语。为什么要“重新认识鲁迅”?据说,“长期以来,……没有人明确地说出过鲁迅先生的创作究竟好在哪里,坏在哪里。”“好”“坏”不分,“说”而不“明”,如此认识,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