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如何走出治权监督缺失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广 《理论界》2007,1(1):52-53
在人民主权的当代民主国家,治权的让渡不可回避。但由此带来的则是违背公意的治权滥用和对治权的监督缺失。因此,如何监督治权,确保其行使代表主权者的意志,遵循公意所欲的路径,是人民让渡治权的实质之体现。对于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则直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为此,从中国实际出发,构建宪政体制,建立限权政府,实现以法制权、以权利制权力及权力互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论现代科技革命对国家主权的影响□石光荣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的固有属性,是一种以国家为范围的对内最高权和对外独立权。对内最高权,是指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和事物以及领土外的本国人和本国产业实行管辖的权力,在国际法上亦称为属地优越权,这一权力具有最高的权...  相似文献   

3.
历史性所有权原则与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历史性所有权原则是国际法中解决国家间领土冲突时所遵循的一项关键原则 ,最先占领、有效管辖是构成历史性所有权原则的基本要素 ,历史性水域是历史性所有权原则在海洋领土争端中的具体实践。中国之所以对南沙群岛拥有排他的、无可置疑的主权 ,其原因就在于 :中国是首先发现、首先开发并首先对这些岛屿行使了长期有效管理的国家 ,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国的历史性水域。  相似文献   

4.
澳门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以欺骗、贿赂等手段强租澳门后,我国明清两王朝仍对澳门行使行政、军事、司法、海关关税等权力,即拥有完全主权。至1888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签定后,葡人获得在澳门“永居管理”的权力,使中国对澳门所行使的主权受到破坏,但中国政府并未完全丧失对澳门的主权。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祖国的强盛,我国恢复行使对澳门的主权,这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任勤 《天府新论》1998,(5):53-56
主权是一个国家固有的在其领土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国内和国际事务的最高权力。主权与独立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权利,是一个国家成其为国家的最起码的要求。在国际关系中没有完全的主权就没有完全的独立,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平等互利以及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就无从谈起。因此,当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取得自己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以及在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权利之后,就格外珍惜自己的独立自主权利。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具有浓烈至深的民族尊严感和民族使命感,在维护中国的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从来都是坚定\明确、执着,不曾有过半点含糊,始终…  相似文献   

6.
人权保障的几个原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独立主权是国家存在形态下人权保障的必然诉求。没有独立主权,就不可能最大限度保障人权。从人权保障与实现的现实基础而言,强调“无财产便无人权”极具现实意义,它表明保障人权必须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否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就只是一句漂亮的空话。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人权主要是公共权力下的话语,人权保障很大程度上是指如何对公共权力进行规范,使其配置合理与运行有序,避免对人权造成侵犯。就当下而言,进一步完善法治是人权保障的务实之道。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是对西方传统法政思想和法政实践的超越。这一以"东方智慧"凝练而成的"中国方案"在实践中和理论上意义重大。解读"一国两制"伟大实践可以运用历史方法,以法政思想为切入点,回溯"一国两制"的生成脉络,澄清辩证思想、政治构想、法政思想、法政体系的逻辑演化,厘清"一国两制"法政思想的基本结构和底层脉络;以生存路向为思考起点,以人民主权为思想基础,界定全面管治权和高度自治权为"二阶"权力关系,确立主权与治权关系的"三项原则"。  相似文献   

8.
香港通常指香港地区,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江口附近,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以及附近大大小小100多个海岛.总面积1061.8平方公里.香治是现今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贸易、全融、信息、航运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19世纪鸦片战争中被英霸占.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通过“一国两制”方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回归一周年之际.本文就香港回归与祖国兴衰问题做一些探讨.一、丧权辱国,清政府失香港主权香港问题是中英历史遗留问题,英国政府侵占香港可以说是蓄谋已久.1793年和1816年,英…  相似文献   

9.
历史性权利是一国长期在某一特定领土(海洋及陆地)行使主权或特定权利,并得到其他国家容忍而形成的历史性所有权或不具有主权性质的权利。历史性所有权属于主权的范畴,而不具有主权性质的权利很难整齐划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历史性航行权、历史性捕鱼权等是常见的历史性权利。大量存在的历史性权利的证据证明了历史性权利构成习惯国际法。  相似文献   

10.
国家行使追偿权的条件是指国家在何种情况和条件下有权向公务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行使追偿权。国家享有追偿权,但这种追偿权并不是在所有的行政损害赔偿中都存在。我国《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是追偿权的法律依据,但由于立法过于原则,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香港地区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40—90年代,英国政府强迫中国清政府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把香港地区置于其殖民统治下,香港回归、恢复行使香港主权是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举措,是中国人民长期的愿望。本文通过对香港问题的由来和中国历届政府企图解决香港回归的历史问题,说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实际情况,从务实的精神出发,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才能圆满完成香港回归这一重大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中,民用船舶享有无害通行权早已无异议,但对于军舰是否享有无害通行权各国仍未达成一致认识。随着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转变,我国应充分利用国际条约和理论,完善我国的无害通过权制度,以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捍卫国家的主权。  相似文献   

13.
“网络自由”“网络霸权”“网络军备竞赛”等凸显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危机,“多利益攸关方”和“尊重网络空间主权”两大模式在博弈中走向共识,“网络空间主权说”从学说走向国际认可。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是主权国家在网络空间的最高权力,包括管辖权、独立权、自卫权和平等权。网络空间主权的行使对象是领网,领网作为国家数字新疆域,成为国家领土的有机组成。信息基础设施是领网的物理存在,网络空间是领网的具体内容,以传统领土疆界划定领网边界。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中国方案”包括“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论、“尊重网络主权”原则和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落实“中国方案”的国内法建构包括在宪法中明确宣示“尊重网络主权”,制定《网络空间主权法》,国际适用路径包括将“中国方案”纳入联合国共识性报告,正式确认网络空间适用《联合国宪章》,建立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国际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4.
行政法就是调整与规定国家行政权力的法律。行政法的核心是行政权。行政主体是由一个执行公务的人员组合起来的法律上的人格,是享有行政权并可以实施行政权的主体。行政主体的活动和行为,通过其组织内部的人员来具体实施或操作,公务人员是接受国家委托,依法执行职务的人员。行政法主要规范承担行政权力的组织、行政权力的活动以及对行政权力运用所产生的后果的补救。法律规范是行政权存在与行使的依据,未经法律许可的行政权力是不得行使  相似文献   

15.
杨永红 《学术界》2023,(10):37-59
尽管国家并不以域名为由主张网络空间主权,而是通过宣称物理领土主权扩展至网络空间行使网络空间主权,但是域名领土却是网络平台为遵守各国网络空间主权管理网络空间的主要方式。由于缺乏网络空间主权边界的国际规则,网络空间主权的行使范围模糊不清,地缘政治强力介入网络空间,网络空间碎片化严重,国家在网络空间的无序竞争导致网络安全遭受重大挑战,网络空间充斥着脱钩、监管、军事化、不信任和武器化。全球性网络巨头行使着准政府的权力,它们简单地采取基于域名方式与地理过滤方式管理其网络平台,加剧了网络空间的碎片化。无论是域名模式还是以物理存在为基础的分层划分网络空间及过境通行模式都难以在反映网络空间主权现实的同时去网络空间碎片化。将域名与物理存在相结合的模式可明晰复杂的网络空间主权与全球性的迷宫,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同时维护网络空间的全球性。当前中国应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的造法活动,可通过域名与物理存在相结合的模式明确网络空间各区域,在解决网络空间权力划分的基础上构建网络空间秩序,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进行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确保网络空间造福人类社会,消除或降低其对国际安全与国家安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与政府:概念的再界定--兼论国家与政府的区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红日 《北方论丛》2001,4(3):39-45
国家是在社会中享有主权的政治组织,政府是管理与行使国家主权的机关。国家与政府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不仅体现在概念的内涵上,而且体现在国家与政府各自的权力关系上。考察国家与政府的区别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法律文本的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与个案事实的具体性和复杂性的矛盾,决定了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个对法律文本与个案事实的解释过程,享有法律文本的解释权,因而成为司法权行使的基础和必然要求,而国家权力的分立则决定了司法机关不可能享有创制法律规则的一般性权力。因此,司法解释权在本质上属于法律执行权或适用权的范畴,这一性质决定了司法机关只有在遵守个案因应、尊重法律和司法终决的原则下行使,始能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也才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发现""占有"和"有效管理"是国际法确定领土主权归属的基本原则。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和持续管辖南海诸岛的国家,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这是国际法认可的历史性权利。南海周边一些国家对南海部分岛礁及海域提出主权要求没有法律依据,其对部分岛礁的军事占领以及在附近海域从事资源开发活动实质上是对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侵犯。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是友好邻邦,南海争端应由当事国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在全面和永久解决争议之前,各方应切实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鉴于南海问题的复杂性,中国应加强海军现代化建设,做好适时收复被占岛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从国家权力的来源、地方是否分享有制宪修宪的动议与批准权、基本法与宪法关系以及基本法的性质、中央政府与特别行政区之间划分管理事权的方式等方面看特别行政区自治的性质是单一制授权性地方自治。从香港基本法的规定和运行实践来看,国家权力事务的范围有纯主权的事务、可授权地方行使的自治事务和可委托地方管理的事务。地方自治包括可授权地方行使的自治事务和可委托地方管理的事务。特别行政区实际享有的权力包括授权的地方自治事务和授权的非自治事务(包括可委托地方管理的事务)两个层次,通过三种类型的授权来实现。地方自治事务范围的自治权国家通过一般性授权形式授予地方自治主体,这种自治权通过宪法第31条和基本法第2条规定的对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自治权力的设定来实现。非地方性事务的自治权可以通过基本法和其他法律授权来实现。这种自治权主要是拥有这种权力的机构(广义的中央政府)通过《基本法》中规定的具体授权和其他法律文件的授权两种形式授权给其他机构(地方自治机构)来行使。  相似文献   

20.
政治安全可以分为主权、政权与治权三个层面。中国正在经历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现代化转型,国家政治安全的重心已经转移到治权层面,并且要面对诸多新型的、更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强调要把法治贯穿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全过程。实现治权层面国家政治安全的法治化需要明确治理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代表民意的法律,政治体系要体现对多元身份与理念的包容性,并注重运用市场和网络机制来构建新型公共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