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法学的"中国化"与法学自主性意识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给2005级山东大学法理学博士生授课时,我们讨论了一个命题:如何认识"中国法学"?有没有中国法学?如果说有中国法学的话,它指的是什么意义上的中国法学?如果坚持属地主义,中国大地上确实存在着产量丰富的法学作品。我们的各种法学杂志、综合性杂志上发表了可能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被冠以法学招牌的文章,尽管这里面充满了重复的内容。各种出版社近20年来也出版了大量的法学著作与教材,可以说中国的法学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法学成了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显学"。如果我们认真研读这些法学文章与著作,我们会发现,这些被视为中国法学的"产品"使用的多是源自西方的法学术语,叙述的是西方的法学故事,讲解的是西方的法学原理和精神。这无疑使中国境内的法学内容更加丰富。但我们也发现,西方传来的法学被当成了中国法学的主流,而传统中国文化与当代法学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明显,起码从形式上看,出现了与传统中国文化的断裂现象。一百多年前,中国人确定了向西方学习的信念,所以全方位引进学习西方法学似乎不会产生太多的立论方面的困惑。但如今,有的西方学人也看到了所谓西方的没落,因而出现了各种批判与反思的理论,这使得我们感到茫然,再加上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撞,使得我们的思想呈显更多的矛盾。于是,处于成长与发展阶段的各个学科(包括法学在内)似乎都存在"向何处去"的问题。带着对法学将走向何方这一问题的思索,我们与《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共同组织了"法学的中国化"问题笔谈,以期呼应"中国的法学向何处去"以及目前兴起的国学热潮,欢迎各位学人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在给2005级山东大学法理学博士生授课时,我们讨论了一个命题:如何认识"中国法学"?有没有中国法学?如果说有中国法学的话,它指的是什么意义上的中国法学?如果坚持属地主义,中国大地上确实存在着产量丰富的法学作品。我们的各种法学杂志、综合性杂志上发表了可能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被冠以法学招牌的文章,尽管这里面充满了重复的内容。各种出版社近20年来也出版了大量的法学著作与教材,可以说中国的法学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法学成了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显学"。如果我们认真研读这些法学文章与著作,我们会发现,这些被视为中国法学的"产品"使用的多是源自西方的法学术语,叙述的是西方的法学故事,讲解的是西方的法学原理和精神。这无疑使中国境内的法学内容更加丰富。但我们也发现,西方传来的法学被当成了中国法学的主流,而传统中国文化与当代法学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明显,起码从形式上看,出现了与传统中国文化的断裂现象。一百多年前,中国人确定了向西方学习的信念,所以全方位引进学习西方法学似乎不会产生太多的立论方面的困惑。但如今,有的西方学人也看到了所谓西方的没落,因而出现了各种批判与反思的理论,这使得我们感到茫然,再加上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撞,使得我们的思想呈显更多的矛盾。于是,处于成长与发展阶段的各个学科(包括法学在内)似乎都存在"向何处去"的问题。带着对法学将走向何方这一问题的思索,我们与《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共同组织了"法学的中国化"问题笔谈,以期呼应"中国的法学向何处去"以及目前兴起的国学热潮,欢迎各位学人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给2005级山东大学法理学博士生授课时,我们讨论了一个命题:如何认识"中国法学"?有没有中国法学?如果说有中国法学的话,它指的是什么意义上的中国法学?如果坚持属地主义,中国大地上确实存在着产量丰富的法学作品。我们的各种法学杂志、综合性杂志上发表了可能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被冠以法学招牌的文章,尽管这里面充满了重复的内容。各种出版社近20年来也出版了大量的法学著作与教材,可以说中国的法学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法学成了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显学"。如果我们认真研读这些法学文章与著作,我们会发现,这些被视为中国法学的"产品"使用的多是源自西方的法学术语,叙述的是西方的法学故事,讲解的是西方的法学原理和精神。这无疑使中国境内的法学内容更加丰富。但我们也发现,西方传来的法学被当成了中国法学的主流,而传统中国文化与当代法学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明显,起码从形式上看,出现了与传统中国文化的断裂现象。一百多年前,中国人确定了向西方学习的信念,所以全方位引进学习西方法学似乎不会产生太多的立论方面的困惑。但如今,有的西方学人也看到了所谓西方的没落,因而出现了各种批判与反思的理论,这使得我们感到茫然,再加上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撞,使得我们的思想呈显更多的矛盾。于是,处于成长与发展阶段的各个学科(包括法学在内)似乎都存在"向何处去"的问题。带着对法学将走向何方这一问题的思索,我们与《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共同组织了"法学的中国化"问题笔谈,以期呼应"中国的法学向何处去"以及目前兴起的国学热潮,欢迎各位学人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在给2005级山东大学法理学博士生授课时,我们讨论了一个命题:如何认识"中国法学"?有没有中国法学?如果说有中国法学的话,它指的是什么意义上的中国法学?如果坚持属地主义,中国大地上确实存在着产量丰富的法学作品。我们的各种法学杂志、综合性杂志上发表了可能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被冠以法学招牌的文章,尽管这里面充满了重复的内容。各种出版社近20年来也出版了大量的法学著作与教材,可以说中国的法学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法学成了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显学"。如果我们认真研读这些法学文章与著作,我们会发现,这些被视为中国法学的"产品"使用的多是源自西方的法学术语,叙述的是西方的法学故事,讲解的是西方的法学原理和精神。这无疑使中国境内的法学内容更加丰富。但我们也发现,西方传来的法学被当成了中国法学的主流,而传统中国文化与当代法学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明显,起码从形式上看,出现了与传统中国文化的断裂现象。一百多年前,中国人确定了向西方学习的信念,所以全方位引进学习西方法学似乎不会产生太多的立论方面的困惑。但如今,有的西方学人也看到了所谓西方的没落,因而出现了各种批判与反思的理论,这使得我们感到茫然,再加上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撞,使得我们的思想呈显更多的矛盾。于是,处于成长与发展阶段的各个学科(包括法学在内)似乎都存在"向何处去"的问题。带着对法学将走向何方这一问题的思索,我们与《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共同组织了"法学的中国化"问题笔谈,以期呼应"中国的法学向何处去"以及目前兴起的国学热潮,欢迎各位学人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给2005级山东大学法理学博士生授课时,我们讨论了一个命题:如何认识"中国法学"?有没有中国法学?如果说有中国法学的话,它指的是什么意义上的中国法学?如果坚持属地主义,中国大地上确实存在着产量丰富的法学作品。我们的各种法学杂志、综合性杂志上发表了可能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被冠以法学招牌的文章,尽管这里面充满了重复的内容。各种出版社近20年来也出版了大量的法学著作与教材,可以说中国的法学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法学成了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显学"。如果我们认真研读这些法学文章与著作,我们会发现,这些被视为中国法学的"产品"使用的多是源自西方的法学术语,叙述的是西方的法学故事,讲解的是西方的法学原理和精神。这无疑使中国境内的法学内容更加丰富。但我们也发现,西方传来的法学被当成了中国法学的主流,而传统中国文化与当代法学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明显,起码从形式上看,出现了与传统中国文化的断裂现象。一百多年前,中国人确定了向西方学习的信念,所以全方位引进学习西方法学似乎不会产生太多的立论方面的困惑。但如今,有的西方学人也看到了所谓西方的没落,因而出现了各种批判与反思的理论,这使得我们感到茫然,再加上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撞,使得我们的思想呈显更多的矛盾。于是,处于成长与发展阶段的各个学科(包括法学在内)似乎都存在"向何处去"的问题。带着对法学将走向何方这一问题的思索,我们与《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共同组织了"法学的中国化"问题笔谈,以期呼应"中国的法学向何处去"以及目前兴起的国学热潮,欢迎各位学人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海禁大开以来,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漫漫征程。但当借鉴和移植并未能达到所预期的理想目标时,我们也逐渐重新审视和质疑: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中国法学自身的定位和出路到底是什么。本文在对邓正来先生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文进行范式批判的同时,借用黄宗智先生的“文化双重性”概念,尝试对法学的当代中国命运作出自觉的反省。一蔡枢衡在抗战时期曾明确提出“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究往何处去”,[1]时至今日,邓正来先生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在法学界掀起轩然大波,重新将这一使命摆在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法学同仁的面前。应该说,对…  相似文献   

7.
中西差别与"现代化范式"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正来教授的长文《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深刻地分析了中国法学发展的现状,有力地揭示了其中所存在的根本困境。笔者认为,邓教授的论文实际上反思的是如何认识困扰中国一百多年的“中西差别”问题。由于没有注意到构成性限定词与归属性限定词的区分,邓教授不经意地把“西方现代化”等同为了“现代化”,这容易让人对他真正论点产生误解。此外,笔者表明,邓教授对范式的使用与库恩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并且没有为他的用法提供充足的理由。邓文中的这两个问题都有可能使我们对“中西差别”的认识产生误解,因此,文章的结论是:“现代化范式”并不适合用来概括中国法学困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邓正来提出“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这一设问,企图通过批判西方现代化范式为中国法学的自主发展提供一种新方向。季卫东则站在捍卫和发展现代化范式的立场,认为“新程序主义法学范式”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本文认为邓正来之所以能够提出其设问,根本原因在于作为价值虚无主义的现代性危机已经成为全球现象,而基于程序性建构理性的新程序主义法学范式正是这一现象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之一,并不能构成对它的克服。因此,一种超越新程序主义范式的理论视野和实践诉求始终是被要求着的,它也要求我们在一种更广阔的思想版图中思考中国法学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9.
论传统儒学人文精神主导思想及对法学中国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中国化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觉得这可能涉及到一个“忧伤的中国和自卑的法学”的判断问题。法学中国化的核心内容,实际是在争取中国人在法学领域的话语权利。在“中西交流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症结都在于一些西方人总以一种高人一等的种族优越感来俯视东方和中国。二战时期,即使中国已成为盟国的一员,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形象依然是‘跟在西方后面乞求施舍和怜悯的穷鬼’。”(见丁刚:《西方人误读的中国》,《读者》2007年第7期,第43页。)我们没有尊严,缺乏自主性的文化,民族的独立只是政治上的,经济的富足也只是有些人成了暴发户。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主权意识的增强,只是一部分人得到了自豪感,全民得到的福利并不是那么明显。在被称为学科的各种文化层面,我们还是亦步亦趋地在西方后面爬行。我们不反对西方文化,但主张不能丢掉中国固有的优秀的文化与传统。不管西方理论怎么强化西方中心主义,我们毕竟还是中国人。我们也不苛求古代中央大国的迷幻,做一个像有些文人一直梦想的大唐人。但我们也不能作西方人的奴隶。“2006年9月,某著名网站做了一项‘如果有来世,你愿不愿意再做中国人’的调查,截止到9月10日晚,10234名参与者当中,64%的选票表示‘不愿’。对于‘不愿’的原因,认为自己缺乏尊严感的占37.5%;另有17.6%的选票投给了‘幸福离我很遥远’。”(见毕书之:《来生选择里的今生期待》,《读者》2007年第7期,第44页)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作为一个数百年来最好的时代,作为一个一跺脚就能令全世界感到震动的大国,为什么那么多的人缺乏尊严感。这是不是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迷失了自己?这有没有文化的原因?有没有包括法学在内的学术的原因?在一些中国人的眼中全是全球化、国际化、西方化和美国化。本来在思想中就不牢固的中国之根,又进一步出现了更深的认同方面的断裂。认同感的回归需要认真地对待。这是一个文化现象,其解决需要文化的全面整合。包括法学在内的各个学科都需要重构。这不是一个学科能完成的任务。但法学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期待着这种研究能够不断地深入下去,直到我们在许多方面都已经有了话语权,没有必要再谈论这个问题为止。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以“西方现代化范式”为分光镜,以“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为判准,为这个时代的中国法学新开出了一个可欲的审思和批判的向度。但其并没有释明中国式问题的根源,也未能厘清“西化”、“现代化”和“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本文分析了“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两重困境,补充了一种可能的替代性范式———多元法治论,并指出了“理想图景”在《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缺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汉字本体结构和字群关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谐”本义起源于音乐,与华夏先民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听觉感官与味觉感官的愉悦性统一,具有鲜明的民族审美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2.
杨建华 《社会科学》2002,1(9):35-38
我国传统理想人格追求人格的“完美” ,结果却违背初衷 ,葬送了国民的“精神家园”。本文提出完整人格 ,以人格的“完整”来归还本属于个人的人格完整性和生活的真实性 ,引领人们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 ;并主张完善人格 ,从完整人格升华到现代意义上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3.
何鸣 《江淮论坛》2006,(2):134-137
"意义"主要来自媒体的生产,而有选择的"呈现"与有意识的"遗忘"就是意义生产的基本策略.万科作为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房地产大企业,王石作为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其品牌的营造、"白领"的想象或偶像化的运作,主要得益于媒体的"呈现".这种"呈现"同时"伴随"着"遗忘",如对"万科金色家园"的业主与万科集团的纠纷,深圳的媒体就表现出让人不可思议的沉默.其实,在媒体与万科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以利益为原则的同谋关系,媒体需要来自万科地产巨额的广告收益,而万科也需要来自媒体的"呈现"与"遗忘".媒体与大公司之间的这种新型关系,必须引发我们对媒体的思考媒体必须以"公器"作为其基本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两课”教育肩负着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的教育重任 ,“知”“行”统一是“两课”教学区别于其他文化知识教学的突出特点。“行”重于“知” ,“身教”胜于“言传”在“两课”教育中尤为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5.
陈炎 《河北学刊》2004,24(5):5-10
在现代西方的政治语境下,左、右派别体现了人们对"自由"与"平等"、"博爱"之间不尽相同的价值取向.尽管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但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公开的、平等的、程序化的.在此情况下,舆论上的彼此对立常常会导致行为上的互相妥协.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语境下,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左、右派别往往被赋予正、反不同的价值判断,因而其存在的理由是不平等的,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非程序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舆论上的表面一致并不能取代现实中的矛盾.因此,对激进与保守、左派与右派进行深入地反思,进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理性、和平的制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存在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进程中的一种世纪性思潮(现象),同时它又始终处于边缘性状态,对中国"现代性"危机的认知成为解读其"边缘性"的基本思路.20世纪中国面临着贯穿百年的"现代性"危机--价值观念失范和制度性体系脱序的整体性危机,而原本就是西方现代文明危机产物的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作为对中国"现代性"危机的回应和救赎方式因此东渐而至并渗透到文学话语中.然而,本土化的存在主义(文学)只能对"现代性"危机起到文化重构、艺术救赎的作用,如何从存在着的意义世界推衍出对秩序性建构的现实救治不是其价值所在.而马克思主义则以既能提供道德和信仰层面又可以重建制度性秩序的话语方式回应并克服着中国的"现代性"危机,并在其"中国化"过程中被转译为主流文学的"现代性"主题内涵.在此意义上,存在主义文学的边缘性正是相对于主流文学的合理性存在.  相似文献   

17.
胡云晖 《阴山学刊》2004,17(5):64-66
根据现存方言并证之以古代语言资料,可以知道赏心之"赏",是"爽"字韵头脱落后的方言口语记音.这种语音现象具有普遍性,以之解释一些历来释有疑义的词语如"伤心"、"行唐"、"桑新妇"、"刚"、"松(月桑)"等,均可豁然明白.  相似文献   

18.
周作人研究所纠结的问题,其实也是现代文学研究所面临的普遍的方法论问题。出于"中国儒家重伦理"的历史认知,周作人呼吁在学术上应学习希腊"纯粹求知"的"科学精神"。如果说"回到鲁迅"已成为一种共识,那么作为一种基本的方法论,"回到周作人"也是必需的。道德不仅是认识的问题,更是实践的问题。周作人的悲剧不在于他的道德学说,而在于他未能真正履行自己的道德学说。  相似文献   

19.
王玉琴 《天府新论》2010,(4):128-134
"境界"是<人间词话>的核心内涵,学界普遍以王国维是"中国意境论的集大成者"而把"境界"等同于"意境".通过对两概念的统计和辨析可以看出,两者不能等同,王氏对"意境"的使用仍不出传统诗学范围.而从<人间词话>中"境界"使用的频次、内涵、结构、思想资源等方面和意境比较,则王氏"境界"说有二层大的内涵,一是境界的本意,即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这一层意义是意境不具有的.二是境界在意境的范围之中,但境界是意境的高级阶段,有境界必有意境,而有意境未必有境界,境界是在意境的基础上融入格调、无功利之真、堂庑气象等元素之后一个更高的原则和标准.<人间词话>在文论史上的意义是"境界"说,而不是"意境的集大成".  相似文献   

20.
蔡翥 《学术探索》2005,(1):57-62
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微观层次上,选择关系资源为分析路径,同时结合宏观层面的制度性动力分析,拟以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形式,来探析农村社区阶层分化逐渐发生、发展的过程,研究当代中国农村,特别是以安徽为典型形态的中部地区农村农民的社会阶层分化问题,探讨转型期关系资源与农民阶层分化的关联,并将就实地调查中所获农民阶层分化的具体情况,探析"关系"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因子向关系资源转变的过程,分析关系资源在农民阶层分化中扮演的角色,对这一微观层面的社会事实做出解释,并尝试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相关社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