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笔者以非常兴奋的心情阅读了金国平和吴志良两先生的新著作《东西望洋》。之所以兴奋 ,是因为在这本著作里 ,作者使用了较大量最新发掘出来的中外文史料 ,在扎实史实的基础上再加以认真的推敲剪裁 ,从新的角度论述有关澳门史的 30个专门问题 ,在许多问题上都提出了新见解新论断。这些问题或带有综述和总结性质 ,从宏观的角度对澳门和澳门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言而有据的论述 ;或从微观的角度对有关澳门问题的一人一事一地一物具体探析 ;“纳须弥于芥子” ,因一斑而观全豹。这是一本学术性很高 ,但又兼具知识性和可读性的力作。二用《东西望…  相似文献   

2.
蜈支洲岛     
蜈支洲岛.坐落在三亚市北部的陵水湾内,北面与南湾猴岛遥遥相对,南邻号称天下第一湾的亚龙湾。蜈支洲岛距海岸线2.7公里,方圆1.48平方公里,呈不规则的蝴蝶状。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1100米。蜈支洲岛地貌形态美丽而富有层次,北部平缓,有一湾玉带状银色优质沙滩,岛上的娱乐设施也大多集中在这片区域。除了大多数海滩常有的海上摩托艇、滑水、  相似文献   

3.
山鄉巨变榆树溝管理区位于吉林市东30里,是个东西長十五华里、南北寬二华里三面环山的“牛槽形”山溝。两山之間的川谷是人們的主要耕作区和居住地。全区有293戶,1,230人。土地总面积54,060亩,其中耕地6.069亩,山地約占土地总面积的80%,气候溫和,无霜期135天左右,但士質較差,98%是粉砂壤土和砾質土。过去,这里是荒僻落后的  相似文献   

4.
吴志良先生所撰的《东西交汇看澳门》(以下简称《东西》),是一部学术随笔的论集,而且主要是对凸显中葡关系的澳门文化的思考。虽说我在研究过程中阅渎过一些关于澳门的文献,却未进行过专门的澳门研究,所以无法对志良这本文集作出全面和详尽的评价,但我还是有勇气对《东西》一书说点那怕是行外话的感受。这是因为在我与志良的多次严肃的讨论中,在认真阅读他所撰写的关于澳门政治发展的博士论文初稿中,在我访学澳门与一些澳门学者的交流中,我似乎解读出了《东西》这部论集中所隐含的理论意义以及由此可能提出的较为重要的理论问题;再者,该文集所论涉的澳门的地域虽小,但我却没有充足的理由认为其学术意义也小,因为区域课题的学术意义大小,取决了我们是否可能从其间提出重要的理论问题。从学术的角度言,《东西》一书正是向我们提出了一些须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这些论题大体上涉及现代化的理论、近代中国的研究、文化间的交流和互动等问题。无疑,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当不能要求一本学术随笔的论集作出系统且详尽的分析和讨论,并作出有效的解释;但是一如我们所知,学术研究的关键虽在于各项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以及得出这些结论的分析过程,然而更为重要的却可能是这些分析及结论所赖以为基的问题。志良《东西》一  相似文献   

5.
文殊山石窟     
《中文信息》2008,(5):118
文殊山石窟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祈丰镇,是一处规模较大的佛教石窟群。始建于北凉时期(401-433年)。洞窟依山势开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贩崖壁上,分布于南北1.5公里,东西2.5公里的范围内。现存窟龛100多个,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  相似文献   

6.
澳门概况     
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及其南面的仔岛和路环岛。全境南北距离11.9公里,东西距离7公里。东隔伶仃洋与香港相望,距离仅40海里;西与广东珠海的海仔镇只隔一条不到1公里的濠江水道;北与珠海市的拱北相连,陆界只有240米。澳门地势南高北低,主要由丘陵和平地组成。澳门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约为22.3摄氏度。澳门地区总面积为2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4128人,澳门人口中96%以上是华人。澳门在16世纪时曾经是东方最大的贸易转运地之一。但直至本世纪60年代以前,澳门经济十分弱小。从70年代到90…  相似文献   

7.
澳门的由来     
澳门一名最初见于明代的文献记载。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庞尚鹏的奏稿《抚处濠镜澳夷疏》中写道:“广州南有香山县,地当濒海,由雍麦至濠镜澳,计一日之程,有山对峙如台,即澳门也。” 澳门的“澳”,原意是指海边弯曲可以停泊船只的地方。明嘉靖年间有些外商认为商船停泊在香山县离岸太远,交通不便,以重金买通地方官吏,求得在今称为澳门的地方停泊。此后,许多外国商船皆集于此。 关于澳门的得名在清代还有另外的说法。清代的《澳门纪略》中说:“澳门,则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末的1999年是不平常的一年。举国上下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华诞,喜迎澳门回归,令人感慨万千。说起澳门,历来是中国的领土。早在公元前206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版图上,它为南海郡番禺县属;明史记载,因其南环规园如镜而得名镜澳,也叫香山澳,又因盛产鲜 ,故名镜。海,在古文字中“”与“濠”通用,素有与香江齐名的江之称。澳门得名于这里南台、北台两山相对如门。史料上记载,葡萄牙人入据澳门是在公元1553年的事,只不过乘1840年鸦片战争满清政府战败后世界列强瓜分中国气焰十分嚣张之机,葡人将…  相似文献   

9.
《中文信息》2008,(2):101-106
西山是洞庭山的简称,南北宽11公里,东西长15公里,面积79.8平方公里,系太湖第一大岛。也是江苏省的第一大岛。两山景区位于太湖南部中心,西山与东山景区相望,由太湖第一大岛--洞庭西山和周围岛屿所组成,以群岛风光和吴越以来的古迹见长,是太湖山水的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10.
燕下都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易县城东南,界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之一。城址东西长约八公里,南北宽约四公里,中部有一条南北纵贯的古河道,相传为“运粮河”,把燕下都分为东西两个城。“运粮河”东侧有一道与它平行的城垣,西侧尚未发现城垣遗存。 东城的平面近似方形。在中间偏北处,有一道东西横贯的城垣,称为“隔墙”,把东城分为南北两部分。东城城垣大都已湮埋在地面以下,从地面上仅可看到一些隆起的痕迹。墙基的宽度,除“隔墙”宽约二十米外,其余均在四十米左右。目前发现有城垛和城门各三个。  相似文献   

11.
北洛湾风景区位于海陵岛西南角,三面环山,南面临海。北洛湾海滩长约700米,沙质洁白纯净,沙滩坡度平缓,是绝佳的天然海滨浴场。东边将军帽山脚下,有一方圆数百米的天然泻湖。因高潮时如满月,低潮时形如月牙而得名为“月亮湾”。尽管湾外惊涛骇浪,湾内总是波澜不兴,正是儿童和初学者的戏水乐园。北洛湾东隔望岭与大角湾相邻,西隔马尾山与马尾岛相邻,  相似文献   

12.
澳门古称蠔镜,这是因为澳门半岛南部产蠔甚多,南北两个海湾“规圜如镜”,故称蠔镜。早在南宋倾覆之际,至迟在元末明初,我国南部沿海已有人定居于此。这里水产丰富,又有两个适于帆船停泊的浅水港,便于往采船只汲水、购物和躲避风暴。16世纪初,葡萄牙人便知道“除广州港口之外,另有一港名蠔镜,陆行三日程,海行一日一夜”。时称泊口为“澳”,因而蠔镜又被称作蠔镜澳。  相似文献   

13.
<正> 座落在湟源县东的西石峡,是一处危峰壁立,南北陡峙,地势险要,风景秀丽的地方。峡深约二十余里,是进入海藏的必经之地,也是通往海藏的第一险隘。西石峡西临北极山、东接西川原野,鳌头山在峡北形成天然屏障、峡内奇石簇生、千奇百怪;时而形似虎踞,时而状如狮蹲;湟水  相似文献   

14.
任何民族的历史艺术,都是该民族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艺术反映和民族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精美绝伦的唐代丝绸图案,作为中华民族历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而著称,为此,本文特试作探析.一、图案的对称与曲线美闻一多先生指出:“中国艺术最大的一个特质是均齐……均齐底美——即中国式的美”①.均齐对称,在我国造型艺术中占有特殊地位.如中国古代的建筑,即以对称均齐为基本构图形式.从现存实物和考古发掘看,宫殿、城堡、王都遗址乃至居民住宅,往往东西长度相当,南北相等.如偃师二里头夏代王都遗址,其台基平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约100米,略呈正方形.1976年在陕西峡山县京当公社凤雏村发现的一组大型西周建筑基址,其台基南北长  相似文献   

15.
阴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地区,它西起狼山,中段为乌拉山、大青山、灰腾梁山,东段为坝上高原的大马群山,至多伦。阴山东西约1200公里,南北50~100公里。阴山以南,湖泊众多,降雨充沛,水草丰美,宜农宜牧;阴山以北则寒冷干燥,无霜期短,有广袤的草原可以放牧。  相似文献   

16.
安徽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风景秀丽的黄山市境内,北望黄山,西临新安江发源地六股尖、牯牛降自然保护区,新安江两大支流一率水、横江从公园南北两侧流过。齐云山东西长16公里,南北宽6.9公里,面积11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7.
一、澳门经济的发展现状及特点“Macau”是澳门的英语名称,现在世界各国都是这样称呼澳门的。澳门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与香港相距约60公里,一向被看作是珠江三角洲的门户。澳门是一个半岛,另外还有凼仔、路环两个离岛。澳门是名副其实的袖珍城市,总面积235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广东省的一个渔村,北面有一狭窄地带,与广东省的珠海经济特区毗连,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对其本身及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澳门人口约40万,其中大部分市民集中居住在澳门半岛,小部分分居于两个离岛。澳…  相似文献   

18.
时代的发展使东西文化交汇成为必然,因而探究多元文明交接点的“边沿夹缝”带文化的建设和走向问题就极具前沿意义。如今正处东西文化“边沿夹缝”带的澳门是否会成为享廷顿所言的东西文明冲突的牺牲品,还是会成为调和多元化的先驱?这急需我们在澳回归前为澳门今后发展方向作一理性思考,在为之离去和归来情感宣泄之余,第一要著就是应理智面对她的历史与未来,为澳门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作一准确界定,反思探寻她在未来中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应有更积极的功能和意义。一、澳门的“文化角色”定位是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9.
“甘酒石”     
“甘酒石”又名“甘州石”。 这块巨石,南北长八米,东西宽五米,高三点四二米。它座落在河西走廊的咽喉——古浪峡内。峡之西口距古浪县城约八华里,这段峡长约十二华里。峡东为铁柜山,西为铁路崖山;两山平行对峙,巍峨高耸;古浪河由东向西而去,水流湍急,气势雄伟。 古浪峡地势险要,在军事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势,为历代岳家所争之地,当地群众称为“虎狼关”。“甘酒石”就卧在入峡六华里处一块较为平坦的台地上。 这块全县人民家喻户晓的巨石,是古浪县的一大盛景,被列为县级保护的文物。  相似文献   

20.
在澳门回归前夕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黄鸿钊教授的新著《澳门史》。这本书是作者在1 991年出版的《澳门史纲要》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与原书相比 ,新著《澳门史》有下列三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第一 ,内容的扩充 扩充的内容 ,主要集中在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交涉和当代澳门两个部分。例如 ,第 1 2章《1 887年中葡条约》、第 1 3章《清末的澳门问题交涉》、第 1 4章《民国时期的澳门问题》、第 1 5章《新中国成立后澳门问题的交涉》等章 ,均由原书中的“节“扩充而成 ;篇幅扩大了 2倍以上。再如 ,第 1 6章《过渡时期的澳门》、第 1 7章《澳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