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并且经济发达地区一直都是矛盾纠纷的多发区。这表明越是经济发展就越需要重视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走在前列,构建劳动关系有成功的经验也面临许多问题和压力,需要重视和加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
商业部门的劳动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劳动?它同一般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有什么不同,能不能说商业部门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或者都不是生产劳动?我国学术界已经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本文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意见。(一) 商业是在流通领域发挥职能的经济部门,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流通一般地仅是实现价值而不创造价值,流通时问是对于生产时间的一种限制,流通时间越长,必然会把更多的资金束缚在流通领域,从而影响生产的规模和效率。如果没有流通,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就无从实现,社会再生产过程就难以进行,所以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哲学分析和解决的“总问题”,是资本占有劳动与无产阶级的解放。马克思哲学在探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大众形态、学术形态和政治形态三种有机统一的基本形态。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以后的发展史中,却呈现出不同的演变和命运。马克思哲学的三种基本形态在当代中国的命运可概括为:大众形态得以倡导,但尚未完全实现;学术形态强劲,但疏离政治和大众的倾向较为明显;政治形态突出,但需进一步得到学理支持和大众认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廓清马克思哲学的完整结构,而且要营造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以推动其大众形态、学术形态与政治形态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从1997年全国第一个综合执法试点建立到现在,城管队伍已经经过了15年的发展。新闻媒体上越演越烈的城管执法冲突事件,给这个直面大众的城市管理部门蒙上了一层阴影。本文以昆明市五华区为例,探究执法者、被执法者以及第三方(其他城市居民)的心理情感和冲突感知,据此剖析城管执法冲突发生的原因,并从转变执法理念、完善法制建设、提高人员素质、调整执法方式、加强舆论宣传等方面提出解决冲突对策。  相似文献   

5.
网络的潜在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球越转越热、越转越“小”,原来诺大的地球, 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竟小成了“村”,互联网的触角已触及到了地球村的各个角落。互联网已成了大众的热门话题,人们在为互联网心花怒放的同时又夹杂着谈“网”色变的无奈,因为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和潜在危机。 网络对国家安全的挑战 国家安全的概念在网络时代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安全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国家正常而有效的存在是实现其他一切利益的首要前提。在前信息时代,国家安全的内涵对外表现为保障领土安全──避免与邻国发生…  相似文献   

6.
肖峰 《东西南北》2010,(11):77-77
凤姐,是一位被大众严重低估了的人物。 凤姐搅动了大众的是精心制造的一个“强烈反差”——一个“应该自卑”、“应该羞愧”的丑女,居然自信、自恋!居然反传统、反习俗地如此张扬!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5,(8):65-67
近几年,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化、移动化更是全面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大众的社交方式、传播方式、文化方式和消费方式等出现了一些新趋势。把握住这些新趋势,采取针对性措施使之更好地服务大众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的劳动体制是在战后初期美军占领体制下,进行了一系列劳动改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次劳动改革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措施摧毁了日本战前家务制的、半封建的军事的劳动体制,搭起了新的战后劳动体制的框架,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帝国>一书提出了21世纪的世界新秩序和全球化时代左派的后社会主义战略,其理论体系由"帝国"、"生命政治权力"、"非物质劳动"和"大众"4个基本概念组成.<帝国>理论在政治上属于无政府主义的共产主义;在哲学上属于超后现代主义;在战略上属于非马克思主义的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近年来,个别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爱劳动、不参加劳动,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鉴于此,该文从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的意义、实施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开展路径,以更好地实现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效益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效益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一般说来,投入与产出的正比例越大,效益也就越好;投入与产出的正比例越小,或者成反比,效益就越差,或者根本就没有效益。思想政治工作虽然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工作,是以人的思想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的,但也体现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也是劳动,也有自己的劳动成果。因此,它必然体现着付出的劳动同得到的成果之间的关系,即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及其它工作一样,也必须遵循以最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劳动成果这个效益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本质与人类劳动的完善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津 《求是学刊》2002,29(1):50-54
改革之前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脱离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之后的认识进深一步 ,开始联系生产力认识社会主义的涵义 ,但仍未能超出传统理论的既定框架。对此 ,必须深化对劳动的认识 ,才能在现时代内在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表现为要展开对人类劳动发展的全过程的认识 ,从原始社会劳动起 ,历史地辩证地认识人类劳动的发展变化 ,从中把握劳动的整体性和常态性 ,认识到劳动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认识到自起源至今人类劳动的不完善性 ,由此即可合乎逻辑地推断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人类劳动的完善化。  相似文献   

13.
费斯克以研究大众文化而著称.传统批评家往往因大众文本具有浅白、过度、煽情等特征,就对之加以贬斥和藐视.费斯克对大众文本的分析,反传统批评家之道而行之,即从后者所"忽略"或"诟病"的东西出发,重新评估文本中那些被"斥责的"、被视为"粗俗"东西的价值,并发现"文本中吸引大众认可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正是基于这种研究思路,费斯克对大众文本的特性进行了分析,从而反转了传统批评家的负面评价.费斯克关于大众文本"过度与浅白"特性分析,就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当前,"双创"背景下的劳动教育越来越被各界关注和重视,这是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劳动创新的重要途径.该文拟从劳动教育的内涵以及实施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双创"背景下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从而提出更好地完善劳动教育体系的策略方针,为更好地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相融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劳动能力在劳动社会学中的意义,是一个值得加以重视的课题。在目前国内为数极少的劳动社会学论著中,一般地考察了政治的道德的素养(包括劳动态度)与劳动能力的发挥和提高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在劳动集体中思想上的相互启示和促进的作用。在这里,不可忽视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特别是智力的自我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社会的过程,需要借助劳动集体的推动,借助社会因素的激发。个人的劳动能力在未被使用之前,是一种港在的力量,即马克思所说的“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的潜力”。这种潜力的储备、发挥和再生产,当然首先是靠主体的内驱力,但在许许多多的场合中,还存在着强大的社会推动力。这种力量,有时来自错综复杂的社会力量的交互作用,有时来自人与人之间在知识、经验和技能上的相互砥砺、传授、暗示。社会的激发,使个人潜能成倍地增长,并且得到充分的发挥。群体中经常大量地存在着“共生效应”,把个人的能力推到新的水准  相似文献   

16.
是什么因素创造了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桁林 《浙江学刊》2003,(3):149-152
经济增长来源于劳动积累、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 ,而技术进步归根结蒂也来源于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 ,因此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更进一步地 ,资本积累本质上也是劳动积累的结果 ,是劳动积累在特殊生产方式、特殊生产形式上的具体体现。这样 ,我们就将经济增长过程还原为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 ,并分析它在具体生产关系中的具体表现。资本积累从劳动积累中分化出来 ,从而实现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 ,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 ;而从劳动积累到资本积累、再到更高形式上的劳动积累 ,则是实现长期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修鞋,普罗大众几乎人人都与之打交道,生活当中谁都离不开的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工作,在当下的社会中,却越来越难觅其踪. 记者辗转在高密路寻到一位修鞋匠,她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大家都喊她杨大姐.没有太多的言语,没有花枝招展的外表,她默默地守候着自己依靠双手原始劳动的卖力工作,坚持给周围的住户和为修鞋远远跑来的人们,一只只、一双双地修复着他们的足下所爱.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命题: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中,劳动具有商品性质。并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命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作者认为,马克思关于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论述是以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不是交换的对象为前提的,其结论仅仅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具体规定,不应当作教条不适当地应用于社会主义。对劳动本身的价值决定,作者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作了证明。  相似文献   

19.
劳动社会学的发展劳动社会学研究范围的界限是模糊的,因为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也研究这个范围的问题。另外,哲学和伦理学的研究也有大量这方面的内容。一般认为,劳动社会学优先研究的是工业组织,这样就限制了它的范围。本文不打算叙述劳动社会学的历史,只是概略地回顾这门学科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在社会学领域中,劳动还没有成为能够形成一个专门的次学科  相似文献   

20.
论劳动差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科学地论证了劳动的差別。然而,理论界过去在这方面研究得却很少,宣传更不够。时至今日,有些同志对劳动的差别仍然不清楚,使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遇到了一定的思想障碍。开展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差别的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劳动的绝对差别和相对差别从双重见地考察,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有质的差别,也有量的差别。我们先来考察劳动的质的差别。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马克思已经明确指出劳动有质的区别。后来,在《资本论》中,他又提出了劳动的质的含义:“劳动的质,即劳动的性质和内容。”因此说,劳动的质的差别就是劳动的性质和内容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