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然法理论的演变是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该理论催生出近代正义理念。近代正义观的转型则孕育于近代理性自然法。《利维坦》对自然法和契约论的诠释,囊括了霍布斯正义理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内容。霍布斯将正义的评判标准转换为契约这种具体的规则形式。国家既不是至善的载体,也没有处于宗教权威之下,而它只是保护和平与安全的强大权威,这种权威来源于多数人的同意。在契约正义的理论框架下,霍布斯笔下的利维坦,主要包括利维坦的人性溯源、身份认同和法律向度三个方面。契约正义主导下的政治秩序建构沿循自上而下的建构路径,该路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失偏颇。针对这一问题,后世诸多政治哲学家试图超越霍布斯契约正义观的局限,进一步探究正义秩序的形成逻辑。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霍布斯是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他从人性论出发,以一个虚构的自然状态为起点,提出了自然法、自然权利的基本原理,系统地论述了以和平为目的的自然法学说。通过对这些观点的描述和分析,试图得出一些法学研究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法和结论。  相似文献   

3.
密尔的正义理论摒弃正义的先天来源及其不受功利审核的绝对性,认为主要可以从经验出发来考察正义问题。他秉承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也作了一些人性假设,以此来确定行为的对错标准;运用"密尔五法"于正义理论的论证之中,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正义原则的自身特点;十分重视正义感的心理分析,得出与文明性的正义观相对应的情感之特有性质。可以说,通过连贯地运用这些方法,其正义理论具备了相当高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霍布斯的人性观和自然法学说出发,可以分析他的国家起源思想。霍布斯由于深入、系统地发展了普遍利己主义的人性观、非道德的政治观和暴力国家观,从而奠定了其近代政治学创始人的地位。霍布斯的自然法作为一种非道德的社会行为规则对于解释制度创设具有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霍布斯政治合法性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霍布斯从抽象的人性原则和人类的理性与经验出发,阐释了国家的起源及其合法性基础,即人们自己通过缔约建立“国家”,但人们所缔之约是“带剑”的契约。为保障政治秩序和维护社会稳定,霍布斯主张给予主权者超越于法律和臣民之上的权力。同时他也主张为个人的自由留下空间:一是在“法律沉默下”的自由,二是自我防卫的自由;并规定了主权者的义务:保卫人民的安全是其根本义务,人民的安全是最高的法律。如此,霍布斯游弋于极权与自由的两极之间,耕耘一生也没有找到突破口,从而留给我们一个充满悖论又富有启发意义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6.
斯宾诺莎和霍布斯都采用自然状态假说,都从自然权利和自然法概念开始其政治哲学的叙述,都主张社会契约论,但是他们在政体上的主张却大相径庭。如何理解他们学说中的这种观点分合是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中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他们赋予自然权利和自然法概念的含义,讨论他们对自然状态的解释,揭示他们为摆脱自然状态提出的依据,阐释他们在权利转让以及政体主张方面的分歧。在比较其观点的过程中呈现其各自学说的隐秘走向。  相似文献   

7.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对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存在广泛的误读。本文通过对《利维坦》的文本分析指出,霍布斯的人性理论、自然状态理论、自然法理论和主权理论共同组成了具有高度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在他的理论中,激情与理性、行动者与结构、理论与实践有着丰富的辩证关系。重新发现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思想,对于当代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敌对关系 ,理性的生活要求人们遵循自然法 ,这样的秩序有赖于“利维坦”的权威来保障。国际社会无法产生“利维坦”这样的最高权威 ,因而长期处于无政府的冲突状态 ,每一个国家为求得安全只能求助于对权势的追逐。这一思想构成了近代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渊源。  相似文献   

10.
霍布斯在《利维坦》中对一些反对自然法的所谓"愚人"的意见的批评,恰恰构成了重新理解霍布斯的自然法学说的重要突破口。霍布斯与"愚人"的关键差异在于,"愚人"奉行一种"事事行为模式",而霍布斯主张的是"规则行为模式"。规则行为模式的合理性必须以一种特殊的平等——所谓前提才能得到证明,而霍布斯的自然法学说恰恰就显示出了这种独特的平等。霍布斯的自然法学说恰恰以平等为前提并且要求平等的对待,这种自然法所追求的目的是和平,但它只适合于一种事先人人都平等或者都相信自己处于平等之中的情况,而自然则要求人们确认和接受这种平等,并且以平等的方式放弃权利。  相似文献   

11.
霍布斯的道德哲学思想以对人性问题的探讨为基础,以人的自我保存作为出发点,推演出了人类的道德法则和社会政治法则,建立了一个以人性自私为基础的伦理学思想体系.霍布斯的道德哲学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他从对人性的考察出发,推演出自身的道德哲学体系,引起了后世学者的广泛思考.  相似文献   

12.
政治正义与契约论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理论与契约理论在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中均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一理论在近几十年以来迎来了一场复兴,乃至成为当代政治哲学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之一。契约理论的这一复兴首先起源于罗尔斯的著作。他的开创性成果在于将契约理论与政治正义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并用一种政治建构主义的模式表达出来。罗尔斯认为,只有经过一种建构主义的契约理论的验证,某种正义观念才可能在理性多元的当代社会中树立起来,获得理性且合理的公民的广泛认同。正是因为这种理论安排,使得罗尔斯的理论与传统的正义理论或者契约理论相比,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3.
政治权力系属一项复杂且令人迷惘的概念,原因在于动机与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因之,如何思考权力与正义理论之间的结构性问题,诚属重要。正义理论系属规范性的理论,它要对政治社会制度和个人行为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和衡量的标准。当代西方哲学家对正义理论的思考,往往系以分配正义为核心。探究政治权力与正义之结构问题,除了考虑分配正义之外,还应从程序正义与法律正义等面向解析。  相似文献   

14.
自然法理论在应对法律实证主义的挑战之前,就已经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一场深重的内在危机,并且为法律实证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在古希腊至近代自然观衍变的视域下,通过对霍布斯思想体系中\  相似文献   

15.
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法的形式正义以及与之对应的实质正义作了分析,认为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式正义:其一,与社会正义相对应的制度正义;其二,与具体正义相对应的抽象正义;其三,与实体正义相对应的程序正义。并认为三种形态的形式正义都与法治密切相关。文章分析了法的形式正义的标准和局限性,分析了法治对形式正义的局限性之包容态度。最后认为,推行法治首先就是倡导形式正义;为了推行法治,实质正义在两种情况下是可以舍弃的。  相似文献   

16.
科技正义与法之正义关系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科技发展模式由行政计划模式向市场法治模式过渡,市场经济使科技主体与立法主体的正义观发生巨大变化,进而导致科技法的正义内涵也在发生着演化.科技产生的社会问题激化了伦理道德与实在法之间的矛盾,立法者亟须发掘当代科技的正义内涵,并适时创制或修订科技法,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应从正义内涵入手,拓展科技的正义价值观,为整合科技法的价值目标提供理论基础,并且探析科技引发现行法弊端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正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正义论是一种关于社会正义的学说,其整体的问题结构是:仁→利→知→义→智→礼→乐。孔子提出了礼有损益,即关于制度规范之变动的思想,认为决定着社会规范建构及其制度安排的乃是正义原则。正义原则实质上是作为良知直觉(知)的正义感的原则化。孔子的正义原则实际上有两条准则:正当性、适宜性(地宜性、时宜性)。孔子认为,社会制度规范及其正义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利益冲突问题;作为大本大源,仁爱不仅因差等之爱而导致利益冲突,而且由一体之仁而保障利益冲突问题的解决。制度规范的建构还需工具理性(智)的参与。孔子正义论的最终目标是社会和谐,即乐。  相似文献   

18.
在罗尔斯的国家理论中,实现正义是核心。为此,他从哲学上建构了一个庞大的系统,试图论证只有自由民主国家才可能实现国家的正义。而国家正义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公私矛盾的调和。这样,罗尔斯就在哲学上构思出了“个我之善”与“公共之善”,企图在自由民主社会中调和这对矛盾。该文系统地分析了罗尔斯在国家正义上的哲学构思,揭示了即使在自由民主国家内部,公与私的矛盾也是难以调和的。因此,罗尔斯要实现的国家正义说到底只是一种理论上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正义论是批判正义论的典范,这归因于"批判性"是贯穿于经典著作的一条红线,也是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生动体现。正义批判论是无产阶级的正义论,它与资产阶级正义论在对待正义的立场、态度、方法与道路等方面存在根本分歧。正义批判论否定普遍、永恒的正义观,认为正义的实质是经济关系的价值映像,正义的判断标准是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有机统一,实现了正义观念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